拒绝了刘大婶的午饭邀请,杨梅是到了医院之后才感觉到后悔的。
奶奶住在住院部的三楼,杨梅和乔云到的时候,就见着杨老倌正和于婆婆在一碗粥上较量着。
杨老倌要把粥喂给于婆婆吃,于婆婆却又要让给老头子吃,两人正相持不下。“你还是个病人呢,不多吃点东西怎么好得快?”
“你这都一天水米未沾牙了,又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哪里熬得住!”于婆婆说道,“也不知道梅儿一个人在家里怎么样了,在谁家吃的饭。”
“老头子,咱们早些回去吧,家里的事丢不开手。”
杨老倌坚决的摇头,“那可不成,李医生可是说了,你还得在这里住上半个月呢,断了的骨头要是再移了位,可就治不好了。”
“治不好就治不好,反正我也老了,不中用了。”于婆婆的神色着急,“要是你没了工分,梅儿跟着咱们下半年吃啥?”
场上便一静,两位老人心里都沉甸甸的,没了说话的兴致。可不是这么个理儿,现在杨老倌要在医院里看护病人,没办法挣到工分,下半年分粮的时候肯定是分不到多少的。
但老婆子的病一定得治好!“你说的是啥话?啥中用不中用了,孩子挣的钱给你看病,莫寒了孩子的心。”杨老倌能想到的安慰之语,也只有拿杨梅来说事儿。
“奶奶,你就好好的养病吧,只有养好了病,跟往常一样能动能走了,才能照顾我啊。”杨梅快步进了病房,扬了扬手里的纸包,“加餐的菜来啦!”
这一包鳝鱼段是杨梅特别另做的,没有放那么多辣椒,但味道一样的好吃,营养还丰富,最适合奶奶吃了。要不是路途太远,她都准备好好熬了汤给奶奶送来了。
“梅儿!”于婆婆见到外孙女儿大喜,杨老倌也是眼神一亮。只不过他表达情愿的方式没有于婆婆热烈,见那祖孙两人已经搂成一团,他在一旁用有些埋怨的语气说道:“怎么今天又上城里来了呢?怎么来的?还搭供销社的拖拉机?”
“是呢,还是李师傅给捎过来的。”杨梅一边任由奶奶从头到脚的探看,一边笑着冲爷爷回答,老人这都是担心她呢,尽管方式不一样,总要先让老人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