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带着嫂子下地点种子去了,林氏在堂屋地上铺了草席让大宝在上面趴着玩。
老话都说七坐八爬叉,大宝有七个半月了,正是学爬的时候。这孩子性子皮实,只可惜那胖嘟嘟的小肚子一直贴在席子上,怎么也抬不起来,只能用四肢来回弹瞪,样子很滑稽。不知道哪一下用对了劲,才笨拙地爬了一下,更是惹得韵秋和全哥儿笑的行。因为大宝那一下是往后倒着爬的!
正在挑拣落生种子的林氏也抬起头笑了,“小孩子不都这样,刚学着爬的时候,肚子不知道怎么使劲,不定怎么着就退着爬了!”
林氏正从簸箕里面挑选大个的花生,然后剥了壳做种子。因为挑拣的都快够用了,林氏就不再让韵秋和权哥下手了,说,“不如让全哥儿带你去河边提水倒满那边的水缸里,等毒日头下去了好浇菜用!”
韵秋家里没有井,家里吃的水都是大郎从附近有井的人家那里挑回来存到吃水的缸里,去的最多的就是朱大娘家。平时,家里喂猪浇菜啥的用的都是从河边提回来的。猪圈旁边还有两口缸是用来装提回来的河水的。
河坡下面的草地里,不时的有蚂蚱和蛐蛐蹦来蹦去,附近人家的鸡在悠闲地捉虫吃。远处,还有散养的鸭子一群群的浮在水面上游来游去,间或嘎嘎的叫两声。韵秋看到河边的茅草芯已经老了,长出了白色的毛絮。如果赶在春天的时候,刚长出来的嫩嫩的茅草芯是可以抽出来吃的。
小时候,韵秋就和村里的孩子一起跑到河边抽茅草芯子吃,多的两只手都拿不住了。
全哥儿给韵秋指了指一处有很多大石头的地方,说平时嫂子和娘都在那里洗衣服的。
两个人各自蹲在河边用手里的木桶盛了水,韵秋的是大半桶,全哥儿的是小半桶。
虽然全哥儿说自己平时都是提这么多的,韵秋看他还是很费劲的,他瘦的都能数清腰侧的肋骨了。
韵秋心疼的说,“以后咱俩分分工,姐姐来提水就行了,你在院子里负责浇菜好不好?”
两个人把水倒进猪圈那边的水缸里,韵秋告诉林氏让权哥去玩吧,她自己就行了。
林氏说,“没事,就让全哥儿跟你一起做吧。原来家里的猪草可都是他割的,咱乡下孩子哪个不是从小都要做活的,他又是个男孩子,哪能这么大了还到处疯玩!”
韵秋一想,林氏的话也有道理,越是穷人的孩子越要早些学会承担生活。大哥十二三的时候就开始养家了。
家里统共也就两只水桶。
韵秋想了想,就从厨房拿了个盆子给全哥儿端水用,这样一来她自己可以两只手各提半桶水。
就这样,两个人一趟趟的从河边往家里提水。
韵秋手都勒红了,她就想试试用扁担挑。
林氏看到了她拿扁担就说她,“累了就歇歇,你没使惯那扁担,拿捏不好劲儿两只水桶会左右摆动,小心磨的你肩膀起了水泡!”
林氏这么一说,韵秋就歇了心思。老老实实的歇了一会就又和全哥儿去了河边。如是又提了三四趟才提满了两缸水。
林氏拽了她的手,看了看红紫的勒痕,叹了口气。
韵秋忙安慰她,“娘,没事,做习惯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