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久之后,她又收到第二封信,对方说没有寄错,信就是给她的,他爱她。
姑娘一开始不信,可又舍不得中断通信,因为对方不只在信中诉说爱意,还会提及一些趣事,甚至知道姑娘的一些喜好,真的就像一个认识许久的老朋友。
慢慢地,姑娘也爱上了对方,她想要见他,他却迟迟不回应。
姑娘索性按照寄信人的地址,直接找上门。
那地址,就是这座古堡酒店。
可酒店里那么多房间,那么多人,姑娘根本无从找起,只得暂时住下来,不料对方的信便寄到了她的房门前,每隔三天,就会在门前地毯底下,出现新的信。姑娘也一样,将回信放到地毯下。
钱艾:“所以你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最后还是和对方继续写信谈恋爱?”
麻花辫姑娘点头。
钱艾听着都累:“我理解不了这种浪漫,有什么情啊什么爱啊,当面谈多好。”
“这叫朦胧美懂不懂。”徐望怀疑有一天如果钱艾谈恋爱了,对那人好的方式,没准就是“你爱吃什么,哥都带你吃”。
吴笙对徐望的回答很意外。
当年在信里,这位可是一直吐槽通信的方式太“复古”,字里行间没说过一句“朦胧美”。
“我来到这里十三天,算上还没拆开这封,一共收到他的四封信,”姑娘大方将信奉上,想要寻到人的热切,盖过了袒露隐私的羞涩,“从前的信都放在家里了,现在只有这些,你们看看,信里能找到线索吗?”
吴笙接过信,在桌上一一展开,并排铺平。
伙伴们聚到桌边,一起观察研究,信基本都是一个格式,开头一段情诗,后面讲一些趣事,和对姑娘的思念。
况金鑫问:“还是要按照诗的年代找吗?”
钱艾看吴笙,询问:“这些诗是一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