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山顶上,只有一个一览无遗的半球形物体傲然耸立,而站在这个天文台周围放眼望去,山下便是一个仿佛与自然完全融合的城市,里面的人们穿梭忙碌,大量工程机械四处飞舞,城市以一日三变的速度急速发展着。
当老原人一行人来到翔龙城之时,这里还只是搭建起了城市的骨架而已,不过二十天的时间,老原人一家就已经住进了从工厂运送而来的新式房屋,并置办好了家具。
因为是位于山体内部的房屋,无需担心强风的影响,所以可选择的方向多了很多。
最终还是老原人做决定,选择了一座拥有着独立小院,可以在花园种植些蔬菜植物的三层小楼,不过因为3区在立体式结构中被设置在半空中,院里没法像从前的村口一样种植高高的祖树,这让老原人有些遗憾。
而且,现在的屋子内部面积有些大,单单打扫一次看起来就够儿媳忙碌的,若非有那个少年志愿者以及其拉来的朋友帮忙,还不知道要忙碌到什么时候。
幸好现如今儿子成为了地面工业区的技术员,薪水不低,足以满足一家三口的全部所需,所以儿媳也能安心在家做主妇。
至于种田,浮空岛的农田被前期的农工们给占据了大半,后来移民过来的农民们,也只能等待政府安排,若是平时在地面的种植技术不咋样,那还是乖乖做城里人去找工作吧。
与老原人一家相同,随着43年年末将近,越来越多的地面移民开始向各个浮空岛汇聚,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市镇,不过大部分还是来自省城一类的地区,因为前两个地方的人是首先迁移的对象。
老原人一家来时,还只是第一期的浮空岛农民家庭和第二期的工人家庭在这儿,周围都只有一个个空荡荡的地基;而等到老原人一家从临时的旅馆住进新家时,周围的居民区已经热火朝天。
天空中的浮空搬运船正将一座座从工厂出产,用钢铁骨架做成的居民楼放到指定位置,下方的人则会在两三天内,就将居民楼的墙壁等地方装修完成。
“现在,地面80的朋人已经转移完成,剩下的,都是要协调之后遁甲人、月灵人和工业区朋人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第三期移民已经基本上结束了。”
行走在翔龙城内部,放眼望去,全是运输一体化居民楼等建筑的浮空船,这是第三期工厂开始的时候,为了满足立体式城市结构中,各个楼层迅速建设,而弄出来的【岛内使用】飞船。
因为每座浮空岛内部,实际产生浮力的浮石,只占全部浮石存量的30左右,被称为‘活性浮石’;而未被激活的浮石矿,则被称为‘休眠浮石’。
通过类似于反作用力的方式,临时激活浮空岛内部的休眠浮石的话,就可以让一部分飞船只配置极少量的浮石,就能产生比拟大型浮空船的浮力。
虽然这种方式制造的浮空船,只能在大型浮空岛内部使用,却因为价格便宜,效率高,成为浮空岛类生产、建设等机械的首选载运平台。
例如农田播种用的浮空岛飞船,就可以浮在空中,避开一米多高的挡风墙,将播种管道送入田地,速度甚至比地面上的农业机械还要快上很多,更因为主体不接触地面,而不会对农田造成过度挤压。
现如今在各个浮空岛内工作的这种岛内使用飞船,通过短短三年的发展,就已经出现了:工程建设用、货物搬运用、标准建筑搬运用、农田播种用等等众多的类型。
“空幻长老请看,根据我们的规划,第一期迁移的主要是农业人口,现在在各种机械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之下,各地浮空岛的可耕种农田土地,其中70都已经开始耕种;第二期迁移的主要是工程建设人口,现在这个城市,就是他们努力的成果……”
顺着身旁临时管理者的指向看去,一座座高低不等,位置不同的楼层已经初现面貌,对此,空幻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第三期,迁移的就是那些半农半工的民众,因为农田种植计划在各种浮空岛农业机械支持之下,产生了细微偏差,单单第一期农业人口既可以满足浮空岛的种植,所以这些半工半农的人,我们的计划是将其算入工业人口及其家人的类别;”
周围正在建设民居的大部分都是这种人口,从这里看过去,其中不少家庭似乎都缺乏壮劳力,这其实是因为这些劳力都留在了地面的工业区。
不过,按身旁这位临时管理者说,政府为每家每户都安排的志愿者,家庭搬运上都没什么大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靠他们自己找工作或者开店了,政府只会保障他们的基础生活。
“此外,第三期还有商业人口,他们在迁移到这里之后,就各自前往我们之前通知的各个区商业管理中心登记。而因为事先已经有了对应的政策,政府很快将他们的原营业执照更换成了浮空岛的营业执照……”
“那怎么这周围没几家开店的呢?”
此时空幻和临时管理员以及几名随从侍从,正走在翔龙城山体内都市的一个悬空街道上,周围有很多与道路相连的
建筑正在修建,不少看起来像是门面的建筑已经早早地修建完成,却没有几家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