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宽敞巨大的山洞,朝外的洞口非常宽,有一百多米的宽度,洞顶也很高,足足有一二十米,呈喇叭状地朝外敞着。这样便使得整个山洞里的光线非常充足。
整个山洞的面积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山洞里天然地分出了三级台地。一边的第三级台地上居然修建有供人居住的房舍,而最下边的台地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四个年龄尚幼的小孩。
四个小孩子的面前,一个穿着粗布长衫带着金丝眼镜的先生模样的人,手里拿一本线装书,正躺在一张藤条编的逍遥椅上,闭着眼睛优哉游哉地摇晃着,摇头晃脑地听这几个孩子大声地朗读“望天书”。
看到这样的情形,张幺爷顿时眼睛都瞪直了,说:“这究竟是哪儿?咋就像回到我小时候的情形里去了?”
佘诗韵说:“你小时候也是在山洞里读的书?”
“不是,我是说那教书的先生,还有读‘望天书’的小孩子。”张幺爷说。
佘诗韵这时有几分骄傲地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孩子,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以后他们可都是会有大用场的。”
张幺爷说:“大用场?什么大用场?一个个别教成迂夫子一样了。”
佘诗韵说:“幺爷,你一个种地的,好多事情是不会懂的。”
正背着手朗声朗气地背着“望天书”的孩子听见背后石门的一阵响动,都停住了读“望天书”,一起回过头,一双双乌黑黑的大眼睛天真无瑕地看着张幺爷和佘诗韵。
几个孩子的模样把张幺爷顿时就弄得震撼了。因为这几个孩子各个长得就跟年画上的童男童女似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又大又黑,男孩子剪着锅盖头,女孩子梳着翘羊角辫子。
这不是从年画上走下来的孩子是什么?
张幺爷惊讶地说:“这是从哪儿找来的童男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