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情如果不是我们到过地球,我们自己也不会怀疑。
火星上好多工作都是由十几岁的少年完成的,比如在街边看店,比如在矿场开车,有些是课程的要求,但也有些完全没有任何回馈和好处,你会奇怪拿什么做激励,可是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参加的学生都是自愿,报名还往往盛况空前。如果在地球上,很可能会被批评这是统治者廉价利用他们,但实际上很多学生觉得那是很好玩的事情,比上课好玩。没有人因此挣钱,也就没有人想以此挣钱。
就像我们的一个比赛叫做创意大赛……〗
洛盈迅速而顺畅地敲下一大段文字,但写着写着突然停下来,写不下去了。
她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自己给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写的时候只是情绪流露,写出之后才感觉到这话语之间的种种复杂的地方。实际上,她给出的答案是人们的无意识,是系统运行下的盲目和不思考,而这本身是一种指责和批判,它与龙格的观点是一致的。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信任这种看法。她重新回顾了一下水星团的信件,觉得自己这样的回答太孩子气了,毕竟即使在水星团,分歧也如此大,又怎么能假设人们都是一致而盲目的呢。
她慢慢平静下来,停了笔,将草稿保存起来,决定搁置几天想得更清楚再继续回复。
她算了算时间,代表团离开十几天了,旅程刚刚起步,前方尚有八十多天航行在等待。她看到那条航船在远方越漂越远,带着内心的使命漂向一片真正的海洋。航船孤独而缓慢,但航线指向前方。她又从头读了一遍伊格的来信,被信中隐约低回的理想气息拨动了心弦。她看到他在路上,在做一件他认为他的世界缺少、但却必要的事情,这种相信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方向确定感,而这确定感使人安心。她回头看自己这十天的生活,似乎刚好形成对比。她不前行却不安定,不满足于现实,却不知道它缺什么。周遭世界在她身旁绕成看不见的云,旋转着将她包围,却不被视线抓捕。它隐隐透着不寻常,可她的目光无法穿透。她像一只水缸里的鱼,睁大眼睛却只能转来转去。
她怀念玛厄斯,它在黑夜里往来,如玻璃上滑落的一滴水,虽然只有群星作伴侣,却心无旁骛,从来不会失去方向。他们曾戏称它为卡戎,冥河的渡船,可是现在想来它却是最生机勃勃的地方了。
她想等瑞尼回来,再问一问瑞尼。
※※※
瑞尼晚饭后来到台球俱乐部。他习惯于平常每周来两天,周三和周日,这是他难得的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火星上严格笃信旧约的人已经不多,科研生活的时间表也不太刻板,但大多数人还是延续了祖先们七天记日和周日休息的古老习惯,从周一开始工作到周五,将周日当做与人相聚娱乐恳谈的时间。女人们会集中到某一家给孩子做吃的,男人们会分散到各个俱乐部,活动一下手脚,享受片刻身体对抗的乐趣,再和其他研究领域的男人们交换一些新闻和社会信息。除了游泳池和高尔夫,火星上各种体育场馆都不缺乏。
在周日的俱乐部里,总会有一丝消息涌动的气氛。人们能见到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听到一些变换的新话题。有的时候有得意扬扬和盘托出的夸耀者,有的时候有话语模糊暗中相互较劲的对抗者,也有的时候有工作不顺面容灰暗的满心怨气者。就像巴黎某伯爵夫人的小客厅、燕京某个人来人往的小茶馆、北海道男人们下了班先去喝上两杯的某小酒店。
男人们互相见了面,按照一套习惯的方式打招呼,然后在有意无意间传递出亘古不变的新闻话题:听说某某人又升迁了,听说某某人十分器重某某人,听说最近有某某重大变革,是个闻达自我的好机会。
“听说马丁最近升了实验室主任?”
“岂止!他当上了他们研究所三个中心之一的中心主任,管五个实验室呢。”
“他怎么升得这么快?”
“还不是因为当初跟的导师好。听说他导师最近升了系统长老之一,做的课题已经铁定是下一批火星重点项目了,他很器重马丁,好几个重要环节都让他拿去模拟了。结果他的引用率一下子就上去了,超了好几个前辈。”
“原来如此。难怪上星期看着他容光焕发的。”
“所以说啊,人还是得跟着项目走。”
说话的男人坐在休息区,穿着西装坎肩,擦着球杆,眼睛望着正在进行的比赛。一个男人略微秃顶,另一个男人有膨大的络腮胡子。小圆桌上摆着咖啡与茶点。两个男人都是一副随便而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提起一些他们根本不在意的小事,举止文质彬彬,嘴角却挂着只可意会的微笑。瑞尼和他们都是从小到大的老相识,在他们身旁坐着,身体靠着柔软的椅背,球杆在手里竖直支在地上,含笑地听着,并不插话。他很少说话,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也没有人会关心他是否有话说。
两个男人还在闲聊。
“这回你觉得有戏吗?”秃顶男人问。
“难说。我希望有戏,不过难说。”大胡
子回答。
“你们实验室参加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