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劫中之劫 (1)

伏藏 杨志军 11899 字 4个月前

第二场考试就要开始,古茹邱泽喇嘛照例来到布达拉宫坛城殿尊师瓦杰贡嘎大活佛跟前请求指导。瓦杰贡嘎大活佛闭着眼睛不理他,额头上被他自己用三尺锡杖砸伤的地方已经结疤了,噌噌地跳动着,表示着大活佛内心的怨怒。古茹邱泽在尊师面前勾头伫立了整整两个小时,懊悔自己对“七度母之门”的迷恋,又知道自己是无法放弃的,便跪下,责罚似的磕了三个响头,悄悄离开了。

就在古茹邱泽喇嘛一只脚跨过坛城殿的门槛时,突然听到尊师沙哑而不失穿透力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只有一种情况拉萨河才会改变方向,那就是干涸。”

古茹邱泽愣住了,心想:我没有干涸,我不必改变流淌的方向。是吗,尊师?

瓦杰贡嘎大活佛又说:“九位考官中,还有四位支持你修炼‘七度母之门’,你不可失察,警惕是必须的。”

古茹邱泽浑身一抖,尊师说“四位”,而第一场考试他因五票而获胜,其中一票居然是尊师投给他的。难道尊师会支持他修炼“七度母之门”?

古茹邱泽喇嘛退回到坛城殿里,等待尊师给自己更多的忠告,但是尊师再也无话,巨大的沉默弥漫在殿堂之上。片刻,尊师消失了,他也消失了,等古茹邱泽再次看到尊师就在眼前时,第二场考试已经开始。

还是在持明佛殿,八座佛塔和莲师八神变之间坐着包括瓦杰贡嘎大活佛在内的九位考官。两个竞任者依然相对而坐,中间放着那把代表威严的三尺锡杖。格西喇嘛们环绕着考官和两个竞任者,用挑剔的眼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第二场考试只有一个步骤,那就是竞任布达拉宫峰座大活佛的双方互相提问诘难,再由考官投票评出优胜者。古茹邱泽喇嘛是上一场考试的优胜者,理所应当首先面对苯波甲活佛的挑战。

苯波甲活佛憋足了劲,动作敏捷地连击三下掌,又从脖子上取下念珠,使劲挥舞着,用奚落人的口气问道:“还是上一场考试你没有回答的问题,你的弟弟自杀了,你的妃宝叫你‘邱泽哥哥’,为什么,为什么?”

一提到弟弟,古茹邱泽喇嘛立刻陷入悲痛之中:弟弟自杀了,不是喇嘛却有着喇嘛情怀的弟弟自杀了。他哑然无声,伸出右手,手掌向上,用寂灭之态挥洒着晶莹的眼泪,告诉对方:“大悲成空,大空成有,有情亲才会有我佛,有我佛才会有恩慈,眼泪是恩慈的明灯,让明灯照亮你黑暗阴险的内心吧。”

苯波甲活佛又问:“修法的人无欲无思,无牵无挂,而你却俗泪涟涟,莫非‘七度母之门’是一个不佛、不法、不显、不密的低俗之门?”

古茹邱泽喇嘛闭目不答,脑子里全是弟弟、弟弟的自杀。

弟弟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主动申请回到了家乡。家乡曾经是黄河源头著名的草原,阿尼玛卿雪山高耸在北方,巴颜喀拉雪山挺身在南方。可是现在,雪山已经不白,草原已经不绿,河流瘦小着,架在河床上的转经筒已经不能随流转动了。只有一座座鄂博和嘛呢石经堆以固有的姿态高挺着,七彩的经幡由高而下,铺向四面八方,颜色鲜艳得似乎刚刚绘染过。

弟弟觉得家乡是需要他的,需要一个牧民的儿子、一个被与生俱来的民族自豪感鼓荡出抱负的藏族青年来施展他的才能。他激动地打电话告诉哥哥古茹邱泽喇嘛:“我现在是乡长啦,旦木真乡长,过几年我就是旦木真县长,我要好好干,要实现你们这些喇嘛活佛实现不了的理想。”但是两年后,就在他依靠银行贷款在乡政府所在地盖起一大片牧民定居点,以为从此牧民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他却自杀了。

修建定居点的那些日子里,弟弟逢人就说:“保护环境是大趋势,两年之内,黄河源头所有草原上的所有牧民都得撤到定居点,你们把牛羊早点卖掉,准备搬家,只要搬进定居点的,政府答应发放生活补贴和环境保护费。用这些资金,我们可以建立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开发旅游业,还可以偿还贷款。”没有人作出反应,就连爸爸和妈妈也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寺院里的喇嘛可不是这样说的。”弟弟说:“爸爸呀,我家的牛羊太多了,吃得草原都把土皮翻起来啦,土皮不到两寸厚,下面就是沙子石头,沙子石头要是露面了,风一吹,两三年就是沙漠。政府给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叫作‘牧繁农育’、‘西繁东育’,就是把瘦羊和断了奶的小羊卖给东边的农民,让他们圈养,用饲料喂大育肥,然后杀了卖肉。”爸爸激愤地回应:“草原上的羊是山神的孩子,怎么能圈起来呢?它们会吃饲料吗?不经过山神的允许,没有我们念经超度,杀了卖肉是有罪的。”

弟弟有一次打电话给古茹邱泽喇嘛,说起扎西老人一家的事儿,痛心地哭了。他说他动员扎西老人卖掉多余的牛羊,搬到定居点去住,扎西老人给他跪下说:“搬家就是要了牛羊的命,没有了牛羊我们还有什么?牛羊会一茬一茬地生,钱能生出孩子来?”弟弟说:“你还惦记着生孩子,如今草原都变成了黑土滩,就是因为牛羊生了太多的孩子。”扎西老人的儿子卖掉了家中的几只羊,气得老人中风

了,瘫痪在帐房里无法行走。有一天,家里没有人,饿极了的羊群和牛群围着帐房吃起来,它们吃掉了牛毛的帐房,也吃掉了老人,等儿子回来时,扎西老人只剩下一具牛羊啃不动的骨架了。白花花、血淋淋的骨架是弟弟亲眼看见的,弟弟说:“我真恨不得吃掉的是我自己呀。”

妈妈开始转山了,是家乡的丹巴喇嘛让她这样做的。丹巴喇嘛说:“转山吧,等你的虔诚感动了神佛,你那在拉萨做大喇嘛的儿子古茹邱泽就会回来,他一回来,雪山就会变白,草原就会变绿,到那时你们也就用不着卖掉羊群和牛群,到乡政府住房子去啦。”转山就是围绕着巴颜喀拉山群里的巴颜神山一圈一圈地转。妈妈是磕着等身长头转山的,转一圈得七天。她戴着很厚很厚的木头手套,围着牛皮围裙,每一次磕下去,都要念一遍六字真言,说一句:“儿子快回来,雪山白起来,草原绿起来。”草原完全沙化之后,弟弟挡在妈妈磕头转山的路上说:“走吧妈妈,我求你了。”妈妈说:“这里是巴颜喀拉山神保佑的地方,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为什么要走?你哥哥就要回来了,雪山就要白了,草原就要绿了,我不走,你也不要走。”弟弟说:“妈妈,等雪山变白,草原变绿,我们和哥哥一起回来。”妈妈说:“不转山不祈祷,你哥哥怎么能回来,雪山怎么能变白,草原怎么能变绿?”弟弟望着岩石嶙峋的亘亘山峰,突然跪下,磕了一个头说:“再见了神山,我们不得不走了,请保佑我们今后的日子吧,定居点的生活一定会比这里好。”然后站起来,抱起了妈妈。但等他把妈妈放到马背上,自己骑上去准备离开时,看到不远处的转山道上,又有了许多磕头转山的人,那些已经被他动员到定居点的牧人又都回来了。妈妈趁机溜下了马,走过去加入了转山人的行列。弟弟哭着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这样,磕头,磕头,一辈子受穷,还是磕头,磕头……”

弟弟给他打电话:“哥哥,你快回来吧,告诉妈妈不能再这样。”古茹邱泽没有回去。两个月以后,妈妈死了。

妈妈死在祈求儿子回来,祈求雪山变白、草原变绿的转山路上。雪山依然没有白,草原依然没有绿。古茹邱泽想象得出以后的事情,有人把妈妈背到天葬场,家乡的喇嘛们围着妈妈诵经超度,然后由天葬师解开裹尸的氆氇。喇嘛们退到地势较高的地方,点着了召唤神鹰的桑烟,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松枝柏叶冒火了。喇嘛们不断添加着酥油、糌粑和曲拉。烟袅高高升起,又随风飘散了。天葬师喊起来:“呜——呜——”喇嘛们齐声喊起来:“呜——呜——”乌鸦出现了,抢先落在了尸体上。接着,上百只秃鹫从四面八方飞来,越来越低地盘旋着,然后落下来,赶跑了乌鸦。乌鸦和秃鹫的叫声格外凄凉。啄食尸体的过程就是太阳升起的过程。天葬场上的尸体转眼便成了骨架。天葬师走过去,赶跑秃鹫,用一把明晃晃的斧头砍开骨架,又砸得粉粹,然后用血水把炒面和碎骨拌起来,捏成一条条的食物,摆成了一个个万字符。秃鹫们耐心等待着,一俟天葬师离开,便争先恐后地扑过去,把那些条状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

弟弟说,爸爸没有看见天葬的过程,他躲到山冈后面,跪在地上小声念着超度亡灵的经咒。弟弟没有念经,他边哭边说着一些世俗的话:“妈妈,你就这样走了,你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就这样走了。”爸爸严肃地纠正道:“你不要这样说,你妈妈过的是好日子,活在草原上放羊放牛就是好日子,转山就是好日子。她被神佛收走了,说不定已经脱离轮回了。”

妈妈死了以后,爸爸接着开始磕头转山。弟弟说:“爸爸,你能不能不要这样,磕头,磕头,一辈子受穷,还是磕头,磕头……”

弟弟再也没有奉劝过爸爸和家乡的人离开草原,当定居点无人居住的房子在荒风中迅速破败,计划中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开发因为牧人们的漠视而不能实现,作为一乡之长的弟弟无力偿还建设定居点的银行贷款时,他选择了自杀。自杀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爸爸妈妈、父老乡亲,你们不能一生都在磕头,磕头,磕头,然后心甘情愿地去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贫穷和落后,这种一千年以前的生活应该结束了。”

弟弟自杀了,妃宝喊起“邱泽哥哥”了。

妃宝是弟弟在县里上中学时的同学。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自从妃宝来到拉萨,成为古茹邱泽喇嘛的修法伴侣,她就不止一次地说:“总有一天我要离开你,我要过世俗的生活,我要生孩子,孩子的父亲最好是你弟弟,我看上你弟弟啦。”古茹邱泽从来不表态,不表态就是不愿意:为什么,为什么你看上了我弟弟而没有看上我呢?仅仅因为我是喇嘛?可我是一个修炼‘七度母之门’、有资格通过女性探索佛性本源的喇嘛。

如今弟弟死了,她就不能再说“我要离开你,我看上你弟弟”这样的话了。她不叫他“明王”和“喇嘛”,而改叫“邱泽哥哥”了。

苯波甲活佛再次击了三下掌,使劲挥舞着念珠问道:“难道不是过去造作的因导致了今天的果?自杀胜于杀人,现在的因又会形成未来的果,这万有因果的

道理,‘七度母之门’如何解释呢?”

古茹邱泽喇嘛打了一个激灵,像从梦中醒来,突然仰起头,做出一副辩经者常有的傲慢姿态,哼哼一笑说:“‘七度母之门’的第二门便是:有无果报?谁来果报?是命运,还是神祇?或者命运就是神祇?”

苯波甲活佛逼问道:“有没有?说清楚。”

古茹邱泽喇嘛击了一下掌说:“佛说为善必昌,若为善不昌,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若为恶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尽乃殃。”

格西喇嘛中有人叫了一声好。瓦杰贡嘎大活佛点了点头。

苯波甲说:“什么为善不昌、为恶不殃,莫非‘七度母之门’是迷惘之门,连僧童能解的前因后果都要重新强调?在我们西藏,富裕受人尊敬,贫穷遭人鄙视,因为富裕是好人得了福报,贫穷是坏人受了惩罚。所以今生今世的富裕和贫穷是前世的业报,贫穷者只能礼拜佛僧,奉行众善,期待来世的富裕。”

古茹邱泽说:“照你的说法,积德行善的只能是贫穷的信徒,而不是有钱的财东和富裕的高僧?”

苯波甲用手背击掌,吼一声:“不。”

古茹邱泽也用手背击掌:“不,我同意你的看法,‘七度母之门’让我们警惕的就是,僧高不行善,佛尊不作为,为富不仁义,有财不施舍。”

苯波甲说:“古茹邱泽喇嘛,你信佛贬佛,修法违法,难道你的‘七度母之门’是用来和佛门对抗的吗?”

古茹邱泽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有两种佛教:贵族的佛教和贫民的佛教。贵族的佛教以获得政权、领地、属民、财产为目的,因此领主之间、庄园之间、僧团之间、教派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止息过,一旦打起来,佛祖释迦、观音菩萨、大智文殊、大愿地藏全都抛弃了,黑刀白刃,你死我活。贫民的佛教则以修来世为目的,忍受今世的痛苦是为了获得来世的幸福,所以有无穷的朝拜,有欲望的节制,有生命的仁爱,有贫贱的喜乐,有苦难中的忍耐。”

苯波甲愤怒地说:“无论贵族还是贫民,所作所为都是前世决定的,战争有战争的缘起,忍耐有忍耐的缘起。你的弟弟自杀了,你的妃宝叫你‘邱泽哥哥’了,为什么?”

在场的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古茹邱泽喇嘛。大家都知道,佛徒无私掖,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作为布达拉宫峰座大活佛的竞任者,古茹邱泽必须像洗澡一样赤条条毫无遮掩地面对每一场考试。瓦杰贡嘎大活佛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古茹邱泽说:“最早的佛教发现,没有什么能让人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肉体的毁灭一直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我们的密法前辈试图通过苦苦修行达到生命不朽,灵识永恒,即让灵识从这个肉体走向另一个肉体,如同搬家,从旧家搬向新家,从破房搬向好房。于是有了‘迁识夺舍’、活佛转世,有了即身成佛、即世成佛,有了生命长存、不生不灭。”

苯波甲说:“你还是没说明白你的弟弟为什么自杀,你的妃宝为什么叫你‘邱泽哥哥’。”

古茹邱泽说:“圣教中许多人反对修炼佛法密宗,因为如果一个人不死,那就否定了因果报应的定律,做了恶事不下地狱,做了善事不上天堂。而‘七度母之门’告诉我们,‘迁识夺舍’、活佛转世的前提是灵魂的觉醒,即身成佛、即世成佛的前提是灵肉的清净,生命长存、不生不灭的前提是灵性的绵延。灵魂、灵肉、灵性的完美组合才能保证一个人在善善相报的脉线上长存不灭。一个人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佛智之下、佛掌之内因因果果、报应不休的必然。”

苯波甲说:“佛说生命无常,而你说一个人可以不死,这是反佛之谬理。”

古茹邱泽说:“万千佛法之中,真有生命不死的法门,那就是‘七度母之门’。‘七度母之门’的唯一成就者就是不死的象征。”

苯波甲警惕地问:“谁?谁是唯一的成就者?”

古茹邱泽一字一顿地说:“仓央嘉措。”

苯波甲“啊”了一声,鉴于对仓央嘉措的崇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古茹邱泽昂奋地说:“仓央嘉措的灵识以万千身变衍化转世,我弟弟就是仓央嘉措的转世之一,我弟弟没有死,他的灵识已穿过大地,从脚掌进入我的腹腔胸腔,我是古茹邱泽喇嘛,同时又是我弟弟旦木真乡长。”

瓦杰贡嘎大活佛失望地摇头想:你这样说,就是给自己挖陷阱了。

苯波甲激问道:“自杀也有传承,也会迁移灵识,你的俗人弟弟自杀了,难道你也要背佛而自杀?”

古茹邱泽喇嘛诅咒似的回应道:“如果你希望我自杀,下一个自杀的就是你,我弟弟的灵识明天就会进入你的肉体,你的自杀方式是跳进油锅。”

苯波甲恐惧得浑身一抖,用击掌平静了一下自己,问道:“你说你弟弟没有死,他的灵识已进入你的肉体,这是不是妃宝叫你‘邱泽哥哥’的理由?妃宝叫了你也就等于叫了你弟弟,叫了你弟弟也就等于叫了你,是不是?”

茹邱泽想说实话,但内心一片空白,不知道什么是实话,只好双手抚胸,半张着嘴,再次做出执空无声的样子,蔑视着对方。

苯波甲意识到无声就是空虚,对方已经被自己问到了要害,穷追猛打地说:“难道你不知道你的妃宝跟你弟弟是什么关系?”看对方无言,又说,“上中学的时候,妃宝和你弟弟就已经粗欲交合,俗男俗女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妃宝怀着你弟弟的孩子离开县中学,回家准备生养,遗憾的是孩子早产而死。当妃宝来到拉萨,成为你的修法伴侣时,她已经预知你弟弟将会跟你合而为一。她发誓要嫁给你弟弟,也就是说,她发誓要嫁给你,这就是为什么她叫你‘邱泽哥哥’的原因。哈哈,我没有说错吧,古茹邱泽喇嘛?”

古茹邱泽从来没听说过妃宝和弟弟的事儿,但他相信苯波甲活佛没有撒谎,这是布达拉宫峰座大活佛的竞任考试,是及其庄严肃穆的场合,无论对手怎样卑劣,也不可能胡编乱造。是苯波甲活佛派人仔细调查了有关他的一切?不不,是修炼密法的神通让苯波甲知道了所有。他强迫自己相信后者,强迫自己让仇恨飘然而过,让一丝钦佩油然而生。

瓦杰贡嘎大活佛一眼不眨地望着弟子,等待着。

古茹邱泽再也没说什么。

瓦杰贡嘎大活佛沉重地说:“投票吧。”他看着以尼玛考官为首的另外八个考官,心说这几个人里,到底是哪四个人在第一场考试中支持了修炼“七度母之门”的古茹邱泽喇嘛呢?这第二场考试,他们还会支持吗?他想着,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苯波甲活佛。

投票的结果出来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苯波甲活佛失控地跪下,仰天大喊:“佛啊,佛啊。”

古茹邱泽喇嘛愣坐着,半天不起来。

电话是阿若喇嘛打给王岩的,他的意思是想知道警察会拿香波王子怎么样,没想到王岩说:“你要想香波王子出来,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找一个人给他顶罪,能找到这样的人吗?”阿若喇嘛这才意识到,王岩也不希望香波王子被抓。他一边听王岩说着香波王子的案情,一边重复王岩的话想让身边的邬坚林巴也听明白,突然用眼神问邬坚林巴:“能找到这样的人吗?”又是一次没想到,邬坚林巴思索了一下,竟然说:“能。”

阿若喇嘛于是告诉王岩:“能。”

王岩说:“等着,我们去找你们。”

阿若喇嘛关了手机立刻问:“谁?”

邬坚林巴说:“智美,我可以去试试。”

邬坚林巴将智美约到药王山上的时候,那儿正在举行露天的琉璃法会。法会缘起于三百多年前,当时拉萨发生了一场瘟疫,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登上药王山的顶峰,向着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祈祷朝拜,瘟疫很快消失。从此这里成了供奉药王琉璃光如来的胜地和大藏医传道授业的所在,信徒们叫它曼巴札仓,即医学僧院。因为和人的身体健康有关,前来颂祷祈福的人特别多,常常是逢会必盛。

所有人都在念诵“药师佛咒”,即使像邬坚林巴这样的高僧和智美这样崇尚新信仰的人,也都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混杂在人群里,成了众声合唱的一部分。带着旅游团围观照相的导游告诉大家:“知道这是为了谁的祈祷?为了你啊,你听见了就是为了你。多好的机会,为了你的健康和长寿,赶快奉献香火钱吧,证明你已经接受祈祷。”有个游客问:“多少钱?”导游说:“一分不嫌少,十万不嫌多,随你的便啦,重要的是虔诚。”这些外地游客纷纷掏钱,投向里三层外三层的喇嘛。念经的喇嘛对钱视若无睹,像对着飘落的树叶,游客们便投得更多。

邬坚林巴和智美祈祷了大约半个小时,然后离开法会,走向药王山东麓山崖下的查拉路甫石窟。

邬坚林巴说:“你当然知道查拉路甫石窟是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的茹雍王妃主持开凿的,她为什么开凿这个石窟?”

智美说:“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墀尊公主都从自己的故乡带来了佛像,茹雍王妃想拥有自己的佛像,就开凿了这个石窟。”

邬坚林巴说:“可这不是她开凿的第一座石窟,第一座石窟被堵死了,是瞬间堵死的,所有的工匠以及浮雕神像都被堵在了里头。是什么能够瞬间堵死一座巨大的石窟呢?通常认为是山体崩塌,但无论当时还是后来,无论是挖掘还是采用先进的探测仪器,都没有找到崩塌掩埋的痕迹和石窟的位置,西藏的第一座石窟和第一批石刻佛像,就这样神秘失踪了。锲而不舍的茹雍王妃招募工匠,很快又开凿了第二座石窟,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查拉路甫石窟,遗憾的是茹雍王妃没有来得及在石窟内刻好佛像就去世了,现在的六十七尊造像虽然大部分仍然是吐蕃时代的作品,但都在茹庸王妃之后。”

智美问道:“你为什么给我说这些?”

邬坚林巴不回答,又说:“其实药王山最著名的还不是供奉药王琉璃光如来的曼巴札仓和查拉路甫石窟,而是摩崖石刻。石刻的佛像绵延两公里,至少有五千尊,差不多就是一座从吐蕃到现代的石刻艺术走廊

。据《真如经》记载,其中一尊佛像是六世达赖喇嘛,但却不是仓央嘉措,而是藏王拉奘汗命令工匠按照自己的真身刻出来的,据说惟妙惟肖。说明当年拉奘汗在废黜仓央嘉措之后,一直想自己代替达赖在西藏的地位,但又做不到,只好把自己刻成佛像了却夙愿。”

智美点点头,没说话。

他们朝山脉南面走去,走不多远就看到色彩艳丽、大大小小的石刻佛像和经文排列在山体上。就像裙裾飘飘的神佛列队而聚,做法事,颂经咒,俯瞰万家灯火,把满腔的悲悯挥洒在山石天地之间。如果说在西藏红山布达拉是名符其实的万神殿,铁山加布日(药王山的别称)就是无可争议的万神广场。药王山顶是西藏电视塔,钢铁的耸立表明佛的光芒已经神变为无数电波,带着图像和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

邬坚林巴说:“研究和修炼清楚地告诉我们,空行护法在‘七度母之门’的传承里,授记了茹雍王妃第一座石窟的位置、石窟瞬间被堵死的原因、堵在里面的所有工匠和浮雕神像的名字,你难道不想知道?”

智美说:“不想知道,真的不想知道。”

邬坚林巴说:“那么摩崖石刻呢?研究和修炼还告诉我们,只有‘七度母之门’才能告诉我们,五千尊石刻佛像里,到底哪一尊佛像是按照拉奘汗的真身刻出来的六世达赖喇嘛,你不会连这个也不想知道吧?”

智美扫了他一眼说:“这个嘛,当然想知道。”

邬坚林巴继续说:“你的确想知道,你父亲对我说过,你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家族一直居住在西藏,也就蒙藏不分了。作为格鲁派的宣谕法师,你父亲从来没有过固定依附的寺院,一辈子都是一个漂流不定的云游僧,因为没有哪个寺院愿意终身容留你父亲。圣教内许多人都知道你们家族的传说:你们是拉奘汗的后代,你的祖父是拉奘汗第六代嫡传后人,你想知道哪一尊佛像是按照拉奘汗的真身刻出来的六世达赖喇嘛,也就是想真真切切看到祖先拉奘汗的形态相貌。”

“这对我重要吗?”

“很重要,你想知道你跟你的祖先拉奘汗长得像不像,因为在蒙古人和藏族人的意识里,祖先总会选择外形面貌酷似者注入最强盛的精神、最精华的灵识、最坚定的遗志,跟祖先最相像的也必然是最完美最出色的继承者。不像就是不肖,你当然不想做个不肖子。佛经里说,像即佛,嗣即佛,人即佛,雄即佛。你想证明你的祖先是佛,你也是佛。你到底是个蒙古人,比藏族人更重视血统和门第。更重要的是,你的祖先拉奘汗是你发掘‘七度母之门’的动力,它跟你对新信仰联盟的同情一起,成了你的两个翅膀,假如你是一只想飞的鸟,你就不能少了任何一个翅膀。”

智美说:“你好像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邬坚林巴又说:“如果没有拉奘汗对仓央嘉措的迫害,也许就不会有作为仓央嘉措遗言的‘七度母之门’。你和你的祖先拉奘汗一样,是信佛而背佛。从拉奘汗的角度说,他敌视仓央嘉措,更敌视极力扶持仓央嘉措的摄政王桑结,为的是夺取西藏的权力。为了权力他信佛,当时的西藏全民信佛,他不信佛就无法立足西藏。那么你呢,你作为拉奘汗的后代,同样敌视仓央嘉措……”

智美打断对方的话:“我不是敌视,是喜欢。”

“也许吧,但你更多的是利用。你比其他人更希望知道仓央嘉措遗言到底是什么,因为你和你的祖先拉奘汗一样,都想利用仓央嘉措羞辱圣教,使其黯然无光。拉奘汗为了权力,而你却为了所谓的新信仰。你能得到什么?得到新信仰联盟给你的金钱和地位,还是荣耀和风光?”

智美盯着邬坚林巴半晌无话,似乎说:你那刀子正戳到我心窝里,有点痛了。

邬坚林巴说:“我把你约到这里,说这些的意思是,如果你还抱着原来的目的,就不要再发掘‘七度母之门’了。”

“我知道你很担心毁教之门真的毁了圣教。”

“我担心的是你,如果‘七度母之门’不是毁教之门呢?”

智美说:“那我就毁了‘七度母之门’,我们不需要对新信仰联盟不利的仓央嘉措遗言。”

“我没说错吧,你敌视仓央嘉措,也敌视你的竞争者香波王子。我劝你放弃,要么放弃你对新信仰联盟的同情,要么放弃你的掘藏。你知道,西藏大部分活佛喇嘛都是仓央嘉措的崇信者,都无法抗拒地受到了世间成就‘七度母之门’的第一人仓央嘉措的熏陶。”

“也包括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