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军职如何,古代官职她并不了解,只懂得些许,还是从电视上书上看来的,各朝代又有不同,乱糟糟的分不清。
张氏瞪她一眼:“他那也叫官?人家参军可是从七品,有品级的。”
林晓霜愕然,合着她的小连长在这个社会连个品级都没有,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看来还有得奋斗!
和王二宝分开后,张氏带着她穿街走巷,她是第一次进城,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古城墙,古道,她从来都没看过哎,和脑中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她以为古代的马路肯定赶不上现代跑汽车的公路,没想到出乎意外,那青石铺就的路面比四车道的还宽,王二宝之流的马车牛车不能进主城,只能停在外围,城中路面干净整洁,两旁高楼林立,三四层的都有,楼上雕梁画栋,楼下可以看到楼上衣着光鲜的人从窗口廊间闪过。
“没想到南方也有高楼啊!”林晓霜轻声嘟囔。原由却是她想到了以前读过的一首诗,诗名和开首语都是“北方有高楼”,那时她还想,古代人建的木结构建筑,能高到哪里去,没想到不用去北方,现在她在南方就看到高楼了,虽说不过三四层,每一层的空间却都比现代人的格子间高得多,整体上楼层也就显得很高,古人诚不欺人。
张氏没注意她说了什么,回头说道:“别只顾着四处乱看,跟紧些,小心走丢了。先送了货,娘再带你好好逛逛。”
“哎!”林晓霜答应着,小跑几步跟上张氏,来到一处府邸,绕到后街,到了侧门边站定,张氏对着门子说道:“烦请大哥通报一声,我找杨家大嫂,是来送绣活儿的。”
门子打量了娘俩几眼,点了点头,也没说话,进去通报了,不一会儿便出来个中年妇人,头发梳得油光光的,簪了一只鎏金翠玉云雀钗,身着淡绿衣裙,笑得一团和气。
“林嫂子来了,随我进来吧。”
“霜儿,叫杨大婶。”
“杨大婶好!”林晓霜规规矩矩地道了个万福。
“这是你女儿?”杨大婶眼睛眯了一下,“真是乖巧!几岁了?”
“十二了。”张氏答道,牵了女儿的手,随在妇人身后进了侧门。林晓霜低头跟着,偷眼打量,院子很大、很宽,走了半天都不见半个人影,静悄悄的没一点儿声音。
这就是大户人家的院落了,她有些失望,还以为会看到很多漂亮丫环或者英俊小厮,谁想除了半老徐娘一个,啥也没有。
孟氏兄妹
到了一间敞亮的屋子,想来是个会客的偏厅,杨大婶让她们母女坐下,张氏将手中包裹递了过去,她检查了一下,看了看绣品,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很是夸赞了张氏几句,随即让她们侯着,去回主人拿钱。
杨大婶前脚刚走,后脚就进来个丫头,用细瓷茶杯倒了两杯水,给母女俩斟上,微笑着站在一边。林晓霜本来想问问母亲这是什么人家,见有人在旁,不好多问,只得捧着杯子喝水。
“这位是林大嫂子吧,我叫莲儿,我家夫人请你过去说几句话。”不一会儿,一个穿浅红衫子的丫环掀帘子进屋,笑眯眯地对张氏说道。
张氏有些意外地站起身来,心怀忐忑:“莲儿姑娘,夫人找我……可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不是,您别担心,夫人很满意林大嫂子的绣活儿,正好新得了两匹好绢,想请您给做个大件儿的,所以请过去详谈。”
“哦哦,好好,那……”张氏回头看看女儿,莲儿很是机灵,马上明白过来,冲侍侯茶水的丫头吩咐道,“小妹妹就在这里等着吧,翠儿,去厨房拿些点心果子来。”
张氏见状,对女儿说道:“霜儿,你在这里等着娘,别乱跑,我去见见夫人。”
“娘,您自管去,我在这里等你。”林晓霜答道。
张氏这才跟了莲儿出去,翠儿冲林晓霜笑了笑:“小妹妹你且等一会儿,姐姐去给你拿好吃的。”
等人走出去,林晓霜冲着门口做了个鬼脸,她不想承认自己小,这动作却孩子气十足。
等了一会儿不见人来,她开始腹谤,这家人怕是不乐意招待她这个乡下人吧,拿盘点心拿那么久,真有够抠门儿的!无聊地打量四周,她从地砖看到家具,又从家具看到墙上,然后发现了壁间的一幅画。
她站起来,向着那幅画走了过去,那是一幅雪景,竟好像长城俯瞰图,山峦起伏间城墙蜿蜒,好一派冰天雪地。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难道这里也有长城么?有可能,长城本就是古代人修筑的边防工事。这画是正宗的国画啊,比亲笔签名送了一幅给老板的那个艺林学院老头子画的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