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之时,屋内竟隐隐传来与之应和的箫声。声音从无至有,从弱到强,却也是说不出的悠扬动听。
但那箫声,与其说是应和还真不如说是为了压制那少年的琴声而起的。
少年的琴音,在打压下变得低沉而无章,似一个久困牢笼中无法自拔地罪人在挣扎攀爬,曲音低若不可闻,几被湮灭。
少年绝美的脸上,在此时,竟恍惚间露出个遇到知音的完美笑颜,忽然,一阵破晓之声骤起,竟一瞬间逼地那箫音无法动弹。
琴声仿如破晓仿如阳光,冲开牢笼的诅咒,将无法自拔的灵魂拯救而出。在那一瞬间,箫声虽仍是无比曼妙却竟成了陪衬般,反将那一屡孤魂拖的更高。
众人皆醉,不自禁地闭眼聆听,生怕亵渎了这高贵的灵魂,这灵魂的主人。自此他们才知,少年在刚刚那一关根本就未尽全力。
琴声却是毫无征兆的嘎然而止。
房中的箫音似带着满腔疑惑,却也不得不渐低而止。
众人皆是一惊,不甘愿的勉强回神,面面相觑,均不知发生了何事。
屋内一个淡然低沉的声音响起:‘公子为何于关键处停了下来?’
神医少年露出个兴味的笑容,道:‘先生见谅,在下只是想提醒一下身后的同伴,似乎忘了自己该做的事。’
站在他身后的少女面色一红,啐道:‘得意什么?你又不是没闪神过。’
此时我们才醒起,刚刚第二关,也是那少女的歌声。或者说是闻所未闻的歌词,震惊了众人,如此文采确实当得奇女二字。
思及此,众人不禁对即将来临的精彩雀跃不已。
琴声重又响起,屋内的箫声此次不再应和,仿佛也是静静地等待更大奇迹的降临。
少女清悦的声音于此时响了起来,不论于我,于在场的众人还是那仍未露面的高人,这一曲却是真真正正征服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