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地动 (4)

锦屏记 弱颜 13472 字 4个月前

了个鬼故事,并不管总督府什么事啊。”平婆子道,“不过是不好白用了张家的酒菜,大家伙酒后,逗个笑,呵呵,呵呵。”

“扑哧”不知哪个丫头没忍住笑出声来。

张嬷嬷的脸瞬间成了黑锅底,齐二夫人的脸则成了紫茄子。

“好了,你们下去吧。”容氏挥挥手。

平婆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陪笑着退了出去。张嬷嬷看了看齐二夫人,低了头也退了出去。

齐二老爷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容氏则是深深地看了齐二夫人一眼。

齐二夫人几乎撕碎了手里的帕子,明明都准备的好好的,怎么事到临头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齐攸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善喜的事,是我下了禁口令。既然太太一定要知道,索性就说出来,也免得太太疑神疑鬼,反而不好。”齐攸就将善喜如何图谋要害荀卿染一尸两命的事情经过讲述了一遍。

“……一条人命牵涉在里面,卿染侥幸逃过了一劫。这件事情,因为牵涉到流放的罪人家眷,只得交到衙门处置。善喜的供词,”齐攸瞟了齐二夫人一眼,“那奴才为了免死,牵三扯四,说是有人许了好处给她。都是家丑,我也不信,想法子掩过去了。善喜已经被正法,太太可以放心。”

这事齐攸已经和容氏说过,因此容氏脸上只淡淡的。

齐二老爷和齐二夫人却都是吃惊不小。

“是哪个许了好处给她?你可仔细查了?”齐二老爷问。

“我,我放心什么?”齐二夫人脸色灰白,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你……,”齐二老爷睁大眼睛看着齐二夫人,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毕竟不好在儿子和媳妇面前训斥齐二夫人。

“老太太,老爷,”齐二夫人觉得嘴里发苦,试图辩解,“善喜那丫头,看着还好,又是老神仙批的好命格,谁知道……”

“老神仙”齐二老爷终于忍不住了,“哪里真有什么神仙?偏你就信那些鬼话。”

齐二老爷这已经是压住了火气,但是毕竟当着容氏,还有齐攸和荀卿染的面,齐二夫人不觉脸色通红,眼圈也跟着红了。

“太太担心那王勤家的,却是担心的对了。那件事更加的麻烦。”齐攸又接着说道。

齐二夫人身子不由的抖了一下。善喜谋害主子,这已经十恶不赦了,那王勤家的事做了什么事,让齐攸都觉得麻烦。

“……说是生子的方子,会照顾人,五妹妹硬要了她去。五妹妹吃了王勤家的方子,受了她的照顾,这几年都不曾有身孕,还添了许多症候。五妹妹正在吃药调理,冯家那边还需安抚,王勤家的已经被我看押了起来。”

“胡闹,胡闹。”齐二老爷气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若只是在齐家内部也就罢了,这害人都害到姑奶奶家了,传扬出去,谁知道人家会说什么。

齐二夫人眼睛一翻,往后倒去。

屋里顿时乱了起来,谁也没看到冬儿正在门外,见此情景,急忙抽身退了出去。

宜年居大门外,齐二奶奶带着人远远地走了过来。冬儿从宜年居出来,迎上齐二奶奶,小声地说了几句。

“……二太太昏过去了。”

齐二奶奶顿时停住脚步,问冬儿:“可有人看见你了不曾?”

冬儿摇头,“只外面两个洒扫的小丫头看见了奴婢,屋里正乱,没人看见奴婢。”

齐二奶奶略一思索,就叫过两个小丫头来,“你们去宜年居,替我看着些。”

“大太太正找我有事,去的迟了可不好。”齐二奶奶带了冬儿,掉头往回走去。

宜年居上房

屋内伺候的人不少,自然不会让齐二夫人摔到地上。荀卿染忙上前去,和众人一起将齐二夫人扶在椅子上坐了。

齐二夫人闭着眼睛,兀自不醒。

齐二老爷见老妻这般模样,要训斥的话只好咽了回去。

“奴才这就抬了软轿来,将太太抬回去,请太医来看视。”张嬷嬷不知什么时候从外面进来道。

许嬷嬷跟在荀卿染身边,这时便弯下腰,伸手手指,暗中用劲,掐齐二夫人的人中。

齐二夫人哎呦一声,睁开了眼睛。

大家少不得都松了一口气。

齐二夫人四周看了看,就看到齐二老爷黑着脸。齐二夫人推开众人,朝着容氏就跪了下去。

“老太太,老爷,是我识人不清。善喜,确实是老神仙给批的命格,王勤家的,那药,媳妇也吃过的啊。若是不好,媳妇怎么会留着她。媳妇是出于一片好心啊……”齐二夫人哭的声泪俱下。

“识人不清你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既是知道自己识人不清,为何还一个两个往染丫头屋里塞?咱们自家人听得你识人不清,外面人若知道了,该是如何想你?”容氏看着齐二夫人,“若不是染丫头命大,你想想,你可有脸面再见

老四,又如何和你老爷交代”

“媳妇知道错了。”齐二夫人低着头,“以后再也不会了。”

“你记住今个说的话。以后你只管好生安养,孩子们屋子里的事,你还是少搀和吧。”容氏道。

“是,媳妇记下了。”齐二夫人此时却是只要容氏和齐二老爷不再追究这件事,什么都肯应下的。

“你回去歇着吧。孩子们为了你的脸面,宁肯自己担了恶名,你这做长辈的又是怎么做的?你好生想想。”容氏最后道。

齐二夫人被人扶了下去,齐攸要跟着齐二老爷出去见客,也告退出去了。

“二太太年纪大了,性子固执,你莫和她计较。”容氏对荀卿染道。

荀卿染自然点头称是,一会摆上饭来,荀卿染就在宜年居陪着容氏一起吃了。

“你郑家姨妈就在府里住着,不比别人,你过去看看吧。”饭后,容氏道。

荀卿染答应了,就带着人往香萝院来。远远地,就见香萝院门口,站了一男一女,见荀卿染来了,都迎了过来。

“四嫂。”两人走上前来,和荀卿染见礼,原来是郑元朗和郑好儿两个。

郑元朗面庞削瘦,一身素色长袍,腰间扎着青色的腰带。郑好儿满脸的笑容,一身家常的棉绫衫裙,头上梳着简单的发髻,只插了一根珠

钗并两只扁簪,再无别的装饰,看着朴素可亲。

三个人寒暄着进了香萝院,就往上房里来。

上房内,郑姨妈斜倚在榻上,见荀卿染进来了,就要从榻上下来。

荀卿染忙上前,将郑姨妈扶回榻上,又给郑姨妈请安。

郑姨妈忙让郑好儿扶了荀卿染起来。

“染丫头快起来,到姨妈身边坐。姨妈身子不舒服,没去接你。”郑姨妈道。

荀卿染就在郑姨妈旁边坐了,见郑姨妈脸色发黄,忙问:“姨妈这是怎么了?可请了太医来,吃的什么药?”

“并不是什么大症候,每年总要有这么一回,不过是年纪大了的缘故。”郑姨妈并不愿意多说,拉了荀卿染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几年不见,染丫头越发漂亮了。”

“姨妈打趣我。”荀卿染笑道,“我见了好儿才是眼前一亮。”

“染丫头淘气。”郑好儿嗔道。

就有小丫头进来,说是外面伙计有事要回禀。

“大妹妹陪着婶娘和四嫂,我出去看看。”郑元郎站起来道。

“郑二哥请便。”荀卿染起身道。

“你去吧。”郑姨妈嘱咐郑元朗,“差不多的事情,就让底下人去操办,你也该好生歇上几天。”

郑元朗答应着退了出去。

“孩子们可带来了,快抱进来给我瞧瞧。”郑姨妈道。

荀卿染就叫奶妈抱了福生和宣儿过来,见过了郑姨妈和郑好儿。

郑姨妈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很是爱抚了一番,福生憨厚敦实,宣儿活泼机灵。

“染丫头是个有福气的。”郑姨妈感慨道,“可回去看过你父亲和母亲了?”

“父亲随了礼部的几位大人去西山皇陵办差,过两天才能回来。到时候回了老太太和太太,就和四爷过去请安。”荀卿染道。

说着话,郑好儿已经吩咐小丫头端了托盘上来,上面是两个黄橙橙的金项圈,并四个荷包。

“是我给孩子们玩的。”郑姨妈道。

郑好儿又取了两套小衣裳出来,“不知道福生和宣儿的身量,只估摸着做的,四嫂莫嫌弃。”

“好鲜亮的活计。”荀卿染赞道,“大小也合适,正可以端午的时候穿。”

“你喜欢就好。”郑姨妈笑道,“她知道你针线好,总和我说,可惜没机会跟你多学学。”

两套小衣裳,针脚细密,衣襟上俱是绣了五毒的图案,颜色鲜亮,活灵活现,不知用了多少功夫。宣儿知道这是送给她和福生的,极喜欢,见那些蝎子、蜈蚣什么的好像活的一般,伸手想摸又不敢摸,福生胆子大,伸手摸了一把。

“妹妹,没事的。”福生告诉宣儿,“不咬人。”

宣儿见福生摸了没事,也伸手去摸,觉得好玩,咯咯地笑了起来。

“看这小兄妹多么和睦。”郑姨妈笑道。

正说着话,就听得一阵细细的婴儿的哭声。

“是郑二哥家的萏姐儿吧?”荀卿染问道。

“是的,”郑姨妈叹了口气,“看来是睡醒了。”

郑姨妈就叫人抱了萏姐儿过来。萏姐儿比宣儿晚生了几个月,看着却比宣儿小了许多。

荀卿染从奶妈怀里将萏姐儿接过来抱在怀里。

萏姐儿因为方才哭了一阵,小脸红红的,细眉细眼的像足了郑元朗。

桔梗已经将备好的金项圈、长命锁等送了过来,郑姨妈略一推辞,就让奶妈接了。

“好俊俏的小模样。”荀卿染笑道,萏姐儿身子虽有些瘦小,五官却是不错。

“哎,可

怜见的。。。。。”郑姨妈叹气,眼圈就红了。

荀卿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自然是早就知道,黄氏生萏姐儿的时候十分艰难,还没出月子就过世了,因此萏姐儿才一直放在郑姨妈这里照顾。

“可不是,谁能想到,那么好的一个人,却如此短命,可怜了萏姐儿。好在还有姨妈照看着。”荀卿染心里也不好受,生命无常,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她与黄氏不过只见了几次面,对黄氏的模样早就模糊了,如今想起来,只记得黄氏笑的很温柔,还有那只手心湿冷的手。荀卿染叹气,可怜了这个孩子,还有。。。。郑元朗。

“郑二哥,还着素服。”荀卿染道。

郑姨妈点了点头,“那孩子,是个重情的。这一年多,就没见过笑模样。每天只是忙着生意上的事,这么下去,我都怕他支撑不住。”

郑姨妈说着,越发伤心。

“。。。。朔儿是个不成器的,文不成武不就,学着做生意,他又是个实心眼,哎。”郑姨妈叹气,“朗儿样样都好,却是好好的一个媳妇又这样没了。。。。”

荀卿染在容氏那边已经听说,郑元朔自己出去做了一笔生意,吃了亏,折了本钱。

“娘,谁又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那,哥哥是第一次做生意,只当是花钱买了个教训,慢慢就好。”郑好儿劝道,“咱们家本也不缺那几两银子,娘多想想姝儿。”

“姝儿上个月刚生了个哥儿,母子平安。”郑好儿向荀卿染解释道。

郑姨妈果然好了些,抬头看看郑好儿,又触动了心事。

“不怕染丫头你笑话,多亏了还有我这个女孩儿,是最知疼知热的,平日里总开解我,我才好了些。可怜她,也是个苦命的。若是个哥儿,我这辈子也就别无所求了。”郑姨妈拉着荀卿染的手,说着就掉了泪。

看来郑姨妈这病,主要还是心病。

“姨妈,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常言道否极泰来。我看好儿也是个有福气的,姨妈只管放宽了心吧。”荀卿染安慰道。

祈年堂上房,齐二夫人躺在矮榻上,头上绑了根布带,时不时地呻吟一声,屋内几个小丫头都屏声敛气地低着头。

“张嬷嬷来了。”一个小丫头挑起帘子禀报道。

张嬷嬷被两个小丫头扶着从外面走了进来,到了齐二夫人跟前,就跪了下去。

“奴才给太太磕头。”张嬷嬷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齐二夫人从榻上抬起头来,就见张嬷嬷鬓发湿漉漉的,咬着牙跪在那里,裙子上隐约有血迹。

“奴才办事不利,连累了太太,奴才该死。”张嬷嬷磕头,又道。

齐二夫人心里也是这样的想法,本打算要训斥张嬷嬷几句,只是看着张嬷嬷的惨象,又主动将过错搅在自己身上,不由的火气就消了些,说出话来也缓和了许多。

“你也知道连累了我,你也是积年的老人儿了,怎么办的事,险些被你害死。”齐二夫人数落道。

张嬷嬷有苦难言。方才她才服侍着齐二夫人从宜年居回来,就有管事媳妇传容氏的话,说她妄生是非,挑唆主子,让她去领罚。齐二夫人一回来就犯了头疼病,自然顾不了这件事,即使顾得了,又如何,容氏的命令,齐二夫人也只能听从。因此她老老实实地去领了二十板子。

她又是知道齐二夫人的性子的,知道齐二夫人必会迁怒到她身上,因此挨完了板子,也不去敷药,立刻就忍着疼过来,指望着齐二夫人看到她的可怜相,不再计较。

看来齐二夫人这次吃亏狠了,没那么容易放过她。张嬷嬷暗地里狠了狠心,跪在齐二夫人的榻前,伸出手开始抽自己的嘴巴。

“奴才该死。太太和善仁慈,奴才们跟着太太,就养成了一颗实心,平婆子那般狡猾,奴才着了她的道了。奴才该死。”

张嬷嬷手下用了力,一会功夫脸就红肿起来。

齐二夫人觉得张嬷嬷的话很入耳,摆摆手,“罢了,罢了,你还嫌那板子轻了。”

“去拿上好的棒疮药来。”齐二夫人吩咐屋内伺候的丫头。

张嬷嬷知道齐二夫人这样是不会再追究她了,因此也就停了手。

“太太,奴才冤枉啊,”张嬷嬷继续说道,“那平婆子跟我说时,明明是说善喜闹鬼,到了老太太跟前却变了说辞。她这是给奴才使绊子啊。”

“她这是故意做了圈套让我钻?”齐二夫人从榻上坐了起来,恍然大悟道。

张嬷嬷眨了眨眼,她自是只出来齐二夫人嘴里这个她,可不是指的平婆子。

齐二夫人低头仔细寻思,越寻思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她却完全忘了,这件事情是她挑起来的,若是她心中对荀卿染存有一丝宽容善念,也决不至于闹的如此灰头土脸。

“她竟然敢算计我!”齐二夫人恨的直咬牙,头也随着越发的疼了起来,“哎呦,可要了我的命了。”

齐二夫人抱着头,疼的直往枕头上撞。

几个丫头都吓得慌了

,张嬷嬷也忙站起身,上去抱住齐二夫人。

“太太,太太,别撞坏了头。”几个人不住声的喊。好在很快有小丫头端了药进来,齐二夫人喝了药,颓然躺倒在枕头上。

“我心里憋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哪家的婆婆像我这般没脸。”齐二夫人呜呜的哭了起来,“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齐二夫人这是咽不下这口气,张嬷嬷又何尝甘心被打了二十板子。

“太太有什么打算?”张嬷嬷问道。

齐二夫人低头沉思。荀卿染进门以后,对她可以说是恭敬顺从,不过却是表面上的,哄着她罢了。她吩咐给荀卿染的那些正儿八经的事情,荀卿染不是表面应的好,背过身去根本就不办事,就是一直和她装糊涂。她可是眼睁睁看着荀卿染和齐攸越来越亲近,最后完全将她这个做婆婆的话当做耳边风。

现在,荀卿染跟着齐攸在外任上四年,又得了诰命,生了女儿,已经不是刚进门时那个立足未稳的小媳妇了。也所幸荀卿染生的是女儿,若是一举得男,不知要被容氏和齐攸捧到天上去。

在知道荀卿染和齐攸就要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在想,要想个什么法子,杀一杀荀卿染的威风。而结果,当她看到回来的人里根本没有善喜和王勤家的时候,她不仅仅是愤怒,而且还有恐惧。这几年,荀卿染竟然一直都是一人独宠,荀卿染竟然敢处置她给的人,竟然还将这个消息瞒得滴水不漏,让她一直以为善喜还好好地在做齐攸的姨娘。

她因此决定要狠狠地给荀卿染一个下马威。可是,这下马威最后的结果,是荀卿染毫发无伤,而她却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面。

容氏这次并没有责罚她,只是打了张嬷嬷,那却是在打她的脸。而且,二老爷当时就在场,看那个脸色,是给她面子才没有当场发作。

当时她假装昏倒,打算躲过那场难堪。可是荀卿染却不放过她,指使了那个许嬷嬷弄醒她,许嬷嬷手下可是丝毫没有留情,那尖利指甲刺到她的肉里了。

齐二夫人不由得伸出手指摸了摸自己仍旧在疼的人中。

荀卿染羽翼已经丰满,这让她心里没来由的格外慌乱。是的,是慌乱、还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不,我怕什么?”齐二夫人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

“我养你们这些人是做什么的?”齐二夫人抬起头,看着屋内的几个心腹,“你们平时不是都挺有主意的!”

这是在向众人问计,屋里几个人都低下头来。

齐二夫人的目光转向张嬷嬷。

张嬷嬷牵动嘴角,却实在笑不出来,屁股上的伤更疼了。她可还没有糊涂,对于今天为什么会挨打,心里明明白白的。齐二夫人要怎么折腾,棍棒都不会落到齐二夫人身上,但是她们这些跟着的人,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自然不能这么罢休。”张嬷嬷道,“只是,太太还要稍安勿躁,从长计议。”

张嬷嬷为齐二夫人分析当前的局势,“四奶奶刚从平西镇回来,如今正得老太太喜欢,四爷也护着她。还有老爷,经过今天的事情,只怕会对太太有所误解。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宜再跟四奶奶起冲突了。”

“太太,奴才劝您先保养好了身子。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那,机会有的是。”张嬷嬷又继续劝道,“四奶奶就是做了一品的诰命,那也依然是您的儿媳妇,总在您的手心里。况且,还有宫里的娘娘那。这端午节就要到了,太太不是还要进宫去请安?”

若是没有宫里的娘娘,若不是顾忌着齐二夫人节前要进宫请安,只怕老太太的处置就不是只落在张嬷嬷这个奴才的身上了。

齐二夫人听张嬷嬷讲的有道理,又想到自家大女儿在宫里,顿时就有了底气。

张嬷嬷见齐二夫人脸色缓和,便哎哟一声呻吟。

齐二夫人这才想到张嬷嬷还带着伤,正要说话,就听外面小丫头禀报说是二奶奶来了。

“让她进来。”齐二夫人对外面吩咐道。

“你下去吧,好生将养些日子,伤好了再回来当差。”齐二夫人又对张嬷嬷道,“去帐房领十两银子,用什么药,我派人给你送去。”

张嬷嬷连声谢恩,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

“太太的头疼病又发作了?”齐二奶奶从外面走进来,给齐二夫人请了安,便关切地走上前,打量齐二夫人的脸色。

“可请了郎中来,吃了药不曾?”

“不用什么郎中,这是老病根了,原来的药吃着就不错。”齐二夫人道。

齐二奶奶招了招手,冬儿端着托盘走上前来。

“我正在库里清点东西,听说太太的这老病就发作了,就寻了这些天麻来。一会交给厨房里,太太每顿吃上一些,是极好的。”齐二奶奶道。

齐二夫人点了点头,让丫头将天麻收了。

“你们都出去吧。”齐二夫人吩咐道。

屋里伺候的丫头都退了出去,冬儿看了齐二奶奶一眼,也跟着退了出去。

“我如何又犯了这头疼的病,你可知道?”齐二夫人问齐二奶奶。

齐二奶奶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紧。齐二夫人犯病的缘故,她当然都已经打听清楚了。齐二夫人和荀卿染之间的事情,她都看在眼里。齐二夫人从未和她正面谈过,她自然乐得置身事外。如果可能,她想一直这样。

“我一听说太太病了,就赶忙过来了。”齐二奶奶道,言下之意是不知道缘故。“可是哪个奴才惹了太太生气?”

齐二夫人叹了口气,将发生的事情和齐二奶奶说了。

“……我不信善喜和王勤家的有那么大的胆子,只是如今,却只能由得老四和老四媳妇怎么说。”齐二夫人道,“迎丫头,这些年,你也看在眼里。我是怎么做婆婆的,大奶奶我疼惜她要照看老大和璋哥儿,早就免了她的请安的。但凡吃的用的,我都替她想在头里。老四和染丫头都正年轻,老四又是有出息的,我对他们寄望的多了一些,管的严了一些,也是一片爱护的意思。谁能明白我的这份苦心……”

“太太莫伤心。四弟和四弟妹都还年轻,太太自然要管教,慢慢地他们自然就知道太太的好了。”齐二奶奶陪笑道。

“老四自小是老太太带大的,又常在外面,我也不去说他。染丫头,却让我伤透了心,原说是你方家姨妈看着长大的,应该没错,谁知道,却是这样的性情。大爷那里,得住他们自己就不错了,老四,看来也指望不上……”齐二夫人说着说着,委屈起来。

“太太莫这么说,不是还有我和二爷,五弟也是极孝顺的。”齐二奶奶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