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桐约见大山,谈的竟然是希望他能投资房地产一事?
董洁吃惊之外,更多的是欢喜。她忍不住叫出来,“太好了!”
大山狐疑的重复道:“太好了?”
“我的意思是,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件事——呃,哥,你的想法呢?”她极力抑止,眉目间仍然盈满喜气。
董洁曾经在北京生活多年,知道房子向来是困扰来京发展的年轻人的最大问题,房价的飞速上涨,使得工薪阶层没办法承受,然而又必须要买。她亲身经历过一事:签买房协议时,房价只是七千元,仅仅两年时间,这房价就翻了一翻。
哥哥被人称为中国首富,的确,先期开放的中国,国人对时装的需求最多也最大,他们因此从中获益匪浅。但,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个行业,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财富上超过他。十余年后,排行榜上的豪富,大多数靠的都是房地产开发致富。
钱挣多少才叫多?哥哥或许并不介意有多少人超过他,风水轮流转,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人能永远站在巅峰。但是,童年贫苦的生活留下的印记太深,又做了十多年的生意,董洁明白大山事业心很强。服装行业的春天即将过去,以后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是时候向别的渠道发展了。
房地产呢,虽然她没有从业经历,不像时装设计是她本职工作,了解颇深。不过入行并不需要本人具备多强的专业知识,况且,拜那个房地产最火的年代所赐,通过电视上的一些财富故事和人物专访,她大概知道北京、包括上海、广东等地一些非常有名的建筑。
这些盛名在外的建筑坐落的大体位置和让人津津乐道的模式也知道一些,这就是她足以仰仗地最大优势。而且现在他们再不是十多年开始艰难创业时、那对一无所有的小孩子。现如今,资金、人脉、关系、名气、眼光他们一样不缺,加上她领先的信息优势,一定可以成功,而且一定可以取得比后来那些房地产名家更大的成功!
一边胡思乱想——其实也谈不上胡思乱想。只是想的比较多比较散比较兴奋些——董洁一边仔细听大山讲话。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你跟我说:想挣钱,就得做生意,而做生意,不外乎衣、食、住、行——”
他还是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地孩童时,成为有钱人是他最大的梦想。有了钱就能够填饱肚皮不挨饿。有了钱就可以给年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瞧病,有钱了还可以出去找妈妈。于是大山就连做梦都想着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怎么花都花不完。下地、采药、看护小妹的大山没有时间和村里同龄的孩子玩在一起。年幼的小妹是他唯一可以谈心的对象。到今天大山还能清楚记得。当他大声跟奶奶宣布这个理想时,奶奶她笑呵呵的摸着他的头、或者拍拍他的手点头“嗯哪,我们家大山长大了啊,一定是个能干的孩子,会挣很多钱。”笑容尽管慈祥,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单纯的附和,像所有疼爱孩子的长辈一样。而那个托着腮认真听他述说梦想的小小女孩。却对他充满十足的信心。并且认真与他筹划该怎么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