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太荣幸了,”卡图比先生冷冷地说,“您想多住几晚呢?”

“还不知道,卡图比。直到我决定好为止吧。”

“好的,我们恭候您的消息,肯普先生。”

14

开罗

“我从没干过这样的事。”昆内尔阴沉地说。已经是午夜了,他们正驾驶着昆内尔的小菲亚特。尼罗河对岸,此时的开罗依然热闹非凡,可扎马雷克已经十分安静了。他们花了两个小时才来到这里。加百列确定没有人在跟踪他们。

“你确定房间号是对的吗?”

“我进去过。”昆内尔说,“没干成我想干的事,只是去参加咪咪的一个派对。她住在6a。大家都知道咪咪住在那儿。”

“你确定她没有养狗?”

“只有一只营养过剩的安哥拉猫。我猜,自称是伟大海勒先生朋友的人应该不会怕胖猫吧。不过我得去搞定那个七英尺高的努比亚门卫。这怎么办?”

“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记者,骗一个门卫当然不成问题。”

“是啊,但这恐怕和做新闻还是有点区别的。”

“想想英国学生怎么搞恶作剧的。告诉他你的车子坏了,跟他说你需要帮忙,给他点钱。五分钟,只要五分钟。记住了吗?”

昆内尔点了点头。

“如果你的穆卡巴拉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加百列问,“我们用什么信号?”

“按喇叭,两短一长。”

加百列走下车,穿过马路,沿着海边走下一条石阶,然后他停了下来,对着一艘缓缓逆流而上的美丽小帆船凝望了一会儿。接着,他转身向南边走去。肯普先生用右肩背着他的高级皮包,没走几步路,咪咪的公寓楼就出现在路的尽头——那是一栋古老的扎马雷克建筑,外立面刷成了白色,每个房间外都有一个临河的露台。

建筑的一百码之外又有一条石阶。加百列在走上去前假装朝河面上望了望,以确定没有被跟踪,河岸上一个人都没有。他走上楼梯,穿过马路,走进一条通向大厦后门的黑漆漆的过道。如果这是他第一次来,他恐怕根本找不到目的地。好在他白天的时候来过一次,知道只需要走上一百三十步,就可以进入咪咪·费雷雷住的地方。

金属大门上用阿拉伯语写着“请勿进入”的字样。加百列看了看手表。和预计的差不多,从停车的地方走到这里用了四分三十秒时间。他推了推门,发现门和白天一样是锁着的。他从包里拿出一对薄薄的金属工具,弯下身子,眼睛对准锁眼。十五秒后,锁打开了。

他打开大门朝里面望了望,看到一条短短的水泥地走廊。走廊另一端的门半开着,直接通向大堂。加百列轻轻地走过去,躲到了第二扇门后面。他听到了大堂里大卫·昆内尔正塞给门卫二十镑让他帮忙去推车。听到交谈声停了下来,他从门边往里看了一眼,刚好看到那个穿着长袍的努比亚门卫飘进了夜幕里。

他走进大堂,在邮箱前停了下来,6a上面贴着“费雷雷”的标签。他走上楼梯,来到六楼。门前有一对盆栽棕榈树。他把耳朵贴在门上,房间里鸦雀无声。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看上去像是电动剃须刀的小工具,把它沿着门缝上下一扫。一点小绿灯亮了起来,这意味着这个小东西没有探测到任何电子安全系统。

加百列把工具放回上衣口袋,然后把他的传统开锁工具伸进了钥匙孔。可他刚刚开始工作,就听到楼梯间里传来几个女人的说话声。他冷静地继续开锁,手指尖紧张地变换着角度,脑子里却闪过了各种可能性。这栋楼有十一层。那个女人来六楼或者更高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他有两个选择:停止手上的工作直奔大堂,或者躲到楼上去。两个计划各有缺陷。如果下楼,那些女人看到一个陌生外国人在楼里,可能会起疑心;而如果朝上走的话,她们要是住在顶层,他依然无处可躲。

他决定继续工作。他想起了在学院时的演习,沙姆龙站在他身后鼓励着他,仿佛这决定了他和整队人的生命。他听到了她们高跟鞋的声音。其中一个女人突然笑着尖叫了一声,让他的心脏抽搐了一下。

当最后一颗钉子松开时,加百列把手放在那只弹簧锁上,去感受那令人满意的“咔嗒”一动。他推开门,悄悄走了进去,恰好赶在那些女人走到六楼时关上了门。他靠在门上,手上拿着开锁的小薄片,屏住呼吸听着她们笑着走上楼去。有那么一瞬间,她们的快乐让他感到憎恨。

他锁上门,从包里拿出一支雪茄大小的手电筒,用细细的光柱在房间里扫了一圈。他所在的是公寓的玄关,穿过去就是客厅。整个房间的色调是白色的,简约时尚,家具低矮舒适,沙发上有一堆彩色靠垫和抱枕,这让他想起了咪咪的夜总会。他慢慢地移动着手电,突然,一双黄色的眼睛进入了光柱,他猛地停住了。咪咪的胖猫正蜷缩在一张长软椅上。它意兴索然地看了加百列一眼,然后把下巴搁在爪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有一张任务单,任务按照重要性先后排列。最首要的就是咪咪的电话。他在客厅找到了第

一部,第二部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第三部在一间当作办公室的房间里。他在每部电话上都装了一个迷你装置。在“机构”的词典里,这东西被称为“玻璃”,可以覆盖电话和它所在的房间。只要在距离一千码之内,“玻璃”都可以让加百列把他的洲际酒店套房当作监听室。

在那间办公室里,他找到了任务单上的另一样东西——咪咪的电脑。他坐下,打开电脑,把一张光盘插入了光驱里。软件开始自动运行,将咪咪硬盘上的资料全部存到了光盘里:包括邮箱、文档、照片、音频以及视频文件。

下载的同时,加百列环顾了一下这个房间。他看了看桌上的一叠画报,打开书桌,看了看咪咪的文件。时间不多了,他只能大体地检查一下。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引起他注意的东西。

他看了看下载的进度,然后打开手电在四面墙上照了一圈。一面墙上挂着几张镶框的照片,大部分照片里都是咪咪和其他一些漂亮的男男女女。在一张照片里,他看到了咪咪年轻时的样子——肩上裹着围巾,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和她的脸一样,那些金字塔也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咪咪,新世纪潮流下的理想主义者,正准备通过“正能量”来拯救世界。

另一张照片引起了加百列的注意:咪咪的头枕在一个薰衣草色的枕头上,直直地盯着相机的镜头。她的脸颊贴着一个装睡的男人的脸。他的眼睛被帽子遮住了,所以只能看到他的鼻子、嘴和下巴——不过加百列知道,这对经验丰富的面部识别专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从肯普先生的背包里拿出一部小数码相机,拍下了那张照片。

他走回书桌,看到下载已经完成了。他拿出光盘,关上电脑,然后又看了一眼手表。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七分钟,这比他计划的多了两分钟。他把光盘放进背包,然后回到门口,在离开前确认了一下门外有没有人。

楼梯间空无一人,大堂里站着那个门卫,他友好地向加百列道了晚安。昆内尔正一脸木然地坐在车前盖上,加百列左转直奔解放桥的时候,他的眼睛一直望着地面,完全像个专业探员。

第二天早晨,肯普先生病了。卡图比先生听到他对病情详细而可怕的描述以后,认为是细菌感染,并告诉他这病来势汹汹,但去得也快。“开罗背叛了我,”肯普先生抱怨道,“我受了她的诱惑,但她却以怨报德。”

卡图比先生的预测看来是错的。肯普先生的肠炎延续了几天几夜。医生来了,开了药,但好像完全不起作用。卡图比先生暂时忘却了对肯普先生的反感,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工作。他给肯普先生端来了加盐的煮番茄柠檬汁——这是通过了时间验证的偏方——每天三餐一次不落。

疾病缓和了肯普先生的脾气。他对卡图比先生很友善,还对要打扫他洗手间的清洁女工表达了歉意。有时候,当卡图比先生走进房间时,会发现肯普先生正坐在窗户旁疲倦地盯着河面。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用收音机收听德语新闻。他戴着耳机,以免打扰其他人。卡图比先生开始想念以前的约翰尼斯·肯普了。有时候,他在大堂值班时,会突然很怀念那个坏脾气德国人穿着西服踏过大理石地板、昂着下巴随时准备挑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