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

么?”

“我在听你讲故事。”

“你只有一部分心思在听我的故事,”她说,“但其他部分在想别的事。你想拿走我的枪吧,还是在计划逃跑?”

“已经没法逃跑了,巴勒斯坦尼娅——我们两个都跑不掉。接着说吧。”

她望向窗外。“1948年5月13日,哈贾纳自卫组织的武装车队从阿科沿河岸出发了。他们的行动代号是本-阿米。这是‘tochnitdalet’的一部分。”她看着他,“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tochnit dalet’,就是d计划。”

加百列点了点头,想起了站在贝特赛义德废墟中的迪娜。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一个月?但感觉却恍若隔世。

“本-阿米行动口头上的目标是支援西加利利地区几个孤立的犹太人村庄,但真实的目标却是征服和吞并。事实上,当时上级的命令就是摧毁三个阿拉伯村庄:巴沙、济卜,还有撒梅里亚。”

她顿了顿,想看看加百列对她刚刚的话有什么反应,然后她继续自己的“演说”。撒梅里亚是三个村中第一个被消灭的。哈贾纳在黎明前包围了它,装甲车前的大灯把整个村子都照亮了。有一些哈贾纳组织的成员戴着红色的格子围巾,让站岗的人错把犹太人的袭击当成了阿拉伯的保卫行动。他向天空放枪庆祝,然后就被犹太人杀害了。犹太人伪装成阿拉伯人进村的消息很快传开,村里人一下子慌了。撒梅里亚的守卫者勇敢地投入了战斗,但他们当然打不过装备精良的哈贾纳。几分钟之内,人们就开始撤离了。

“犹太人希望我们离开,”她说,“他们故意没有把守村子的东边,让我们有路可逃。我们没时间收拾行李,甚至连食物都没来得及带。我们只顾着逃跑。但犹太人还是不满意。在我们穿过那片我们种了几个世纪的农田时,他们朝我们开枪扫射,五个村民死在了田里。哈贾纳工兵马上进了村。逃跑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听到爆炸声。犹太人把我们的天堂变成了一堆碎石头。”

撒梅里亚的村民跑到大路上,一直向北逃,最后到了黎巴嫩。很快,巴沙、济卜,还有东边几个小村子的村民也来了。“犹太人让我们去黎巴嫩,”她说,“他们让我们在那里等上几个星期,等到战争结束,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回去?回到哪儿去?我们的房子已经变成了瓦砾,我们只能朝前走。我们穿过国境,成为无家可归的人,彻底被遗忘了。巴勒斯坦的大门对我们永远地关闭了。”

兰斯:下午五点。

“停车。”她说。

加百列把那辆奔驰停到路边。他们默默地坐着,车身被飞驰而过的车辆震得微微发抖。电话响了。这次对方讲话的时间比以往都长,加百列怀疑这应该是最后一道命令了。她一言不发地结束了通话,然后把手机放进包里。

“我们去哪儿?”

“巴黎。”她说,“和你猜想的一样。”

“他想让我们走哪条路?”

“a4。你知道吗?”

“知道。”

“那条路直通——”

“直通巴黎东南部。我知道它通向哪儿,巴勒斯坦尼娅。”

加百列加速进入主路。车上的时钟显示着五点零五分。路牌上写着“巴黎145”。离巴黎还有一百四十五公里,也就是九十一英里。

“讲完你的故事吧,巴勒斯坦尼娅。”

“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

“说到黎巴嫩,”加百列说,“说到你们被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