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施恩,后继有人了 (20)

权妃之帝医风华 阿彩 12811 字 4个月前

当的情况下,我们的胜算并不大。”

……

小兵们根本碰不到秦寂言,这是将士们私下在聊天。程将军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会流露出一丝的担忧。

他也想过让秦王给皇上请求,多派十万人马。大秦兵强马壮,多抽调十万人马,并不会影响什么,可是秦王没有同意。

皇上定了二十万人马,他便带着这二十万人马出征,没有一丝怯意。

程将军知秦殿下的意思,用二十万人马,打败赵王二十万人马,那才叫军功,要是用多出一半的人马,就算赢了这一战也没有多少意思。

只是……

一想到离出行前,凤将军隐晦的交待,程将军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27dzs 好看的小说)

真得,希望这一次能平平安安出征,顺顺利利回来,他真得不想太子的事重演。

秦殿下要是出事了,他们整个程家九族也赔不起。

抬头,看着从帅营走出来的秦殿下,程将军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跟上去……

秦殿下不想说的是事,他就是再问也没有用。

顾千城与言倾等人,终于翻过了那座山,只是他们人多,并不敢直接进城镇,而是依旧选择走森山老林。

顾千城和唐万斤来的时候,就是这么走的,他们此时算是原路返回,一路都熟的很,甚至不要顾千城交待,唐万斤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细心如封似锦立刻就明白了,“你们能这么快赶到西北,就是走这条路来的吧?”一路翻山越岭,千城该吃了多少苦?

“嗯,在京城听到赵王带着家眷跑了,我们怕路上遇到他,也怕来不及,便挑了一路最近的路。”也是最难的路。

言倾听到顾千城与封似锦的对话,抬头看了顾千城一眼,在顾千城发现前又移开了,冷漠的坐在一旁,与顾千城保持最远的距离。

有些人,会用独属于他的方法去爱一个人,爱的不着痕迹,爱的没有负担。

顾千城一行人为了安全,一直在森山老林转悠,虽然辛苦了一些可却胜在安全,不用担心被赵王的追着跑,更不用东躲西藏,只是……

赵王查不到他们的消息,他们也查不到外面的消息,甚至到现在他们都不知,大秦的储君定了,更不知秦王已带着二十万兵马朝西北赶来。

带上了承欢这个重伤患,还有一群不怎么能吃苦的少年们,顾千城与唐万斤的速度放慢了许多,刚开始总要停下来照顾他们,就连言倾的亲兵与封家的暗卫,对爬山淌河也很不适应,不是吃不了这个苦,而是完全跟不上顾千城与唐万斤的步调。

一行人磕磕绊绊走了七八天,才慢慢地磨合好,而因此承欢与他的小伙伴们,更加得佩服顾千城和唐万斤了

唐万斤就算了,他是小伙伴眼中的英雄小唐哥,没有他做不到的事,可是顾千城呢?

明明就是一个姑娘家,居然比他们还厉害,简直不可思议。

小伙伴们大受刺激,一个个暗自较劲,他们不求和英雄小唐哥一样,可不能比顾千城一个女子差吧?

顾千城发现这群少年的举动后,无声的一笑,问过封似锦能不能跟上,确定他没有问题后,顾千城悄悄的加重难度,好借机锻炼一下少年们。

承欢因为身上有伤,一直被众人轮流背着走,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进步神速,不由得有几分气馁,等顾千城给他换药时,承欢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姐姐,我是不是特别没用。”

“瞎想什么呢。”顾千城在承欢脑袋上拍了一记,“你的伤过两天就好了,追上他们就成了。”

“啊?这么快?”这才半个月不到,那么严重的伤就能全好?

“快半个月了,差不多了。”承欢伤得虽然严重,可却没有断骨头,药里加了唐万斤的血,要是能好好调养,不要半个月就能好。

伤好后的承欢悄悄加入特训的行列,刚开始几天他一直跟不上,手和脚总是磨出血来,身上也多是淤青与血肿,别说躺下就是站着也疼,可承欢能吃苦,比所有人都能吃苦,也比所有人都对自己狠。

知道顾千城当时训练时,累得走不到只能爬回住处时,承欢觉得自己更没有理由退缩。

他要不强大,如何保护千城姐姐?难道,他要一辈子靠千城姐姐保护?

顾承欢拼了命的追赶众人的脚步,等到他们走出西北的范围时,承欢已经和小伙伴们不相上下了。

而当了一个月来月的野人,他们终于与外界接触了,也知道……

大战已经开始了!

给读者的话:

来得有点晚……

第一卷 708虐打,有大情报

顾千城和唐万斤一行人从西北走出来已是一个月后,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赵王赶到西北,并做出布局。

赵王知道言倾与封似锦被劫走后,大发雷霆,却没有处置西北的将领。不是赵王不想,而是

不能……

赵王手上的人就只有这么多,能担起将领一职的也只有这几人,他要把这些人都处置了,谁跟他上阵打仗?

他自己倒是可以,可他作为主帅,他不可能每一次都冲锋在前,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手底下的能将这个时候绝不能出事。

至于他的儿子?

大儿子秦云楚因为女人彻底废了,这次逃出来居然死活要把顾千雪带上,这让赵王对秦云楚更加得失望,可秦云楚却一点也不在乎。

理由很简单,秦云楚已经知道自己失了赵王的心,别说未来的太子,就是赵王世子他也坐不稳。而且秦云楚蠢归蠢,可也明白赵王造反胜算不大。

既然都是死路一条,他还需要在乎赵王怎么看他吗?

从京城到西北的一路上,秦云楚一直在折磨顾千雪,为了让顾千雪活得久一点,秦云楚一路都用最好的药养着她,就算顾千雪自杀也给救了回来。(27dzs 好看的小说)

短短一个月,顾千雪便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见到光就害怕,见到男人也害怕。可赵王府上下却没有一个人同情她,尤其是他们抵达西北后,知晓救走封似锦与言倾的人是顾千城后,赵王府上下就更不待见她了。

“同样是姐妹,她能来西北救人,你怎么就只能躺在床上,给男人弄呢?”秦云楚又一次将怒火发泄在顾千雪身上。

顾千雪嘴巴大张却不敢发出声音,眼睛瞪得大大的,原本水灵的眸子此时暗淡无光,只有说不出来的惊恐,身体本能的抗拒,却阻止不了秦云楚施暴。

“你看看你……天生就是做表子的料。随便一弄就成了这样,都不需要本世子费力。”秦云楚随手取过一根马鞭,直接抽在顾千雪的身上。

啪啪……不过是数鞭,便出现一道道血痕,顾千雪却不敢动,因为她很清楚,她今天要是躲了,只会挨更多的打。

秦云楚把顾千雪抽得半死后,就准备走,可不想一直像木偶一样的顾千雪,突然抱住秦云楚,一字一字的道:“千城,她……身上有武家留下来的宝贝,所以老太爷才会喜欢她,秦王才会喜欢她。”

“你说什么?”声音太小,秦云楚并没有清楚,他只听到千城的名字。

“千城有武家的宝贝。我偷偷听我爹说过,皇上当初流放武家,就是为了武家的宝贝。那宝贝是武家帮太子保管的东西,现在在千城手里,相信我,你一定要相信我……”顾千雪抱着秦云楚的大腿,不厌其烦的重复,言词肯定,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可事实却是……

顾家大老爷当时也只说,他猜测武家定是帮太子藏了什么宝贝不肯拿出来,这才被流放了。

顾家大老爷只是私下随口一说,并不能当真,可现在顾千雪却一口咬定,就说顾千城手上有宝贝。

她活得这么悲惨,顾千城凭什么过得比她好,她要把顾千城拖进这个泥潭里。

“你说得真的?”秦云楚虽然自我放逐,可那是因为他没有了希望,没有未来。现在听到顾千雪这么一说,他感觉自己又有希望了。

“不敢骗世子爷。世子爷一查便知。”现在人都在西北,顾千雪不认为秦云楚还能查到京中的事。

“这件事我肯定会查,你最好没有骗我,要是骗我……”秦云楚看了一眼角落里的马鞭,顾千雪瑟缩了一下,却没有松开手,反倒是抱得更紧。

秦云楚满意的点头:“我现在相信你没有骗我,只是你为何早不说?”秦云楚这是不满了。

“早……一家人,我怎么可能做对千城不利的事。”顾千雪面上悲哀,心里却是冷笑。

她早能想到这件事早就说了,要不是被秦云楚打狠了,她压根就不记得这事。

“你倒是有良心,可惜顾家人不把你当一家人。”秦云楚拍了拍顾千雪的脑袋,就是像哄小狗一样,“如果真能从顾千城手上,拿到太子的留下来的宝贝,本世子必记你首功,到时候……许你世子妃之位。”

“多谢世子爷。”顾千雪也如小狗一般,趴在地上磕头。

秦云楚得了消息,片刻也不停息,直接去找赵王。赵王对秦云楚这个儿子非常厌恶,可听到他说的话还是不由得认真了。

“你确定?”顾千城崛起的太巧了,与秦寂言的关系也太巧了。顾千雪那番话虽然没有证据,可也能解释顾千城为何能与秦寂言交好。

“父王,当初顾千城是要被送到家庙里去的,最后却被顾老太爷叫了回来,我当时查了一下,据说是顾千城走之前,给顾老太爷送了个礼,从那以后顾老太爷就对顾千城另眼相看。”秦云楚为了证明自己的话,特意把这件事说出来。

他有一段时间对顾千城非常感兴趣,查了她不少事。

“你当初怎么没有告诉我?”赵王沉着脸问道。

秦云楚吊儿郎当的说了一句:“我当时也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左右顾千城回不回来与我无关。”

“好了,这件事为父知道了,你下去吧。”赵王不耐烦

见到秦云楚,得了这个消息立刻把幕僚找来,将此事说了一遍,让几个幕僚分析此事的准确性。

赵王此次叫来的全部都是跟了他三十年以上的老人,都参与过当年谋害太子一事,听到赵王这么一说,有几个记性好的,就想到当初一些不寻常的事。

“当初太子之死就不寻常,太子文武双全,虽说末村一事有皇上的手笔,可就凭皇上还要不了太子的命。太子死的蹊跷,我们都当是巧合,现在看来太子应该是死在另一拨人手里,而且那些人找太子恐怕就是为寻东西。”

“先生何出此言?”赵王一听,眼睛都亮了。

难道那个废物儿子这次真做了一件对事,让他查到了一些隐秘的东西?

第一卷 709檄文,告赵王书

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平时也不怎么得赵王重用,只是他忠心耿耿,赵王一直好生待他,此时见赵王主动问起,为了表现一二,此人将自己这几年的推断一一说了出来。

“太子是何等人物,我们在场的诸位都清楚。当年皇上也没有想过取太子性命,凭那个阴谋确实可以毁掉太子的名声与势力,但要太子的命却不是容易的事,太子当时死在末村,多少人都不敢相信。”

“确实,本王也是不信的,要不是找到太子的信物,与残留的皮肉,本王还当太子是躲了起来。”太子死讯传来时,赵王即高兴又不安,为了确定还悄悄去看了一眼。

“能杀太子的人,必然不是什么末村村民,也不是王爷您的人,周王与宁王手上也没有这等人物,皇上手上虽有这样的人,可却不会对太子对手。这些年我时常在想这个局,我总觉得我们所有人都被利用,是有人借我们的手,把太子骗到末村,再把太子杀了。”

“先生这么说,可是猜到了是什么人?”赵王急切的追问,白胡子老头却是摇了摇头,“王爷,这种事可不能凭推断。我仅能从当年的事情中,猜测对方应该是找太子要什么东西。王爷可还记得太子出征后,宫里曾进了刺客,太子东宫曾有人潜入过吗?而且与太子亲近的人家,有好几户也失窃过,那些人是偷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可那并不算什么,那些人有本事在京城行窃,怎么可能将那点银子看在眼里,现在想来他们必是在寻找什么东西。(27dzs 好看的小说)而且,太子死讯一出来,太子妃就纵火,王爷不觉得奇怪了点吗?”

要死的方式有很多,一把火把一切烧干净,还提前做准备,要说出去没有动机,都没有有相信。

“先生这么一说,当年的事确实可疑。当年太子妃火烧东宫,把寂言抛出来,并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保护寂言?”赵王隐约发现,当年的事这么一拼凑,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这一切都是小人的猜测,这些年小人无事,便思索着当年的事,毕竟当年那个局,简直是天衣无缝。”白胡子老头不敢把话说得太满,谦虚的道。

“先生这话说得半点错,能将天之骄子的太子杀死,当年的局确实堪称完美。”这一点赵王也不否认,而且他也承认,要凭他自己,他是没有那个能耐的。

从幕僚口中得到这个答案,赵王越发的相信顾千城手上,必然握有太子遗物,他正愁找不到出兵的借口,现在他就以讨伐奸臣武氏后人为由好了。

赵王抵达西北的第三日,便以讨伐武氏后人,取回太子遗物为由,发兵北上……

赵王要造反,当然不能呆在西北让秦寂言来打,他必要一路打到京城,夺取皇位。

虽是造反,可总要有个名目,老子皇帝健在,侄子已是储君,赵王要寻个出兵的理由,还真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理由在,赵王怎么可能放过。

赵王当即写了一篇檄文,文中详细的表明他与太子之间的兄弟情深,他此举就是代太子讨伐私吞太子遗物的武氏后人,要求秦寂言交出武氏后人顾千城。

赵王在檄文中,详细写到太子当年与武家兄弟的交情。在遇险时,太子托他们保护一件重要的东西,让武家后人将此物交给秦氏后人。

结果,武氏后人拿了太子遗物,却没有将东西交出来,一直私下保管着。这件事顾家二小姐顾千雪与顾家大老爷都可以作证,顾家大老爷曾亲口说过,武芸手上有太子遗物,现在此物就在武芸之女顾千城手上。

赵王在檄文上,再三强调自己并非造反,他只是不忍心父亲与侄子被奸人所骗,这才起兵,只要秦寂言把顾千城交给他,他就立刻退兵,回京请罪。

檄文第一时间送到秦寂言手里,秦寂言看到赵王通篇大义凛然的话,不由得冷笑……

赵王还真是拿了一个好借口,这个理由旁人也许会认为是胡扯,可秦寂言却猜到赵王必是猜到什么,才会说同这些话来。

看样子,千城手上的半本《夷国志》十有八九是他父亲的东西。

也许,回京后他该找景炎谈一谈。

“殿下,此事我们怎么处理?”同个副将看向秦寂言,等他拿主意。

如果用一个女人,就能平息这场战争,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秦寂言将赵王的檄文随手丢在桌上,冷冷的道:“你们莫不是以为,按赵王的要求办了,他就真是会退兵吧?”这群武将是要多天真,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们照做,赵王就没有再出兵的理由。”师出无名乃兵家大忌,就像哪怕所有人都知赵王是造反,可赵王还是要扯一块遮羞布一样。

“只是没了这个理由。”秦寂言出言纠正,同时说道:“要是赵王得到顾千城,把人杀了,说太子遗物在本王手上,你们是不是也要把本王交出去?”

“末将不敢。”一屋子武将,齐齐跪下。

“本王料你们也不敢。”秦寂言并没有让众人起来,而是将这一纸檄文丢掉他们面前,“别说没有什么太子遗物,就算真有太子遗物,本王这个太子的儿子还活着,他有什么资格来要太子遗物。”

“殿下说得是。”众武将立刻反应过来,一个个忙低头认错,秦寂言也不是真要罚他们,只是想从根源上打消,他们把顾千城推出去平息战争的可能。

“让文吏代本王写封告赵王书,将本王的意思说给他听。”文字上的诱导,并不是只有赵王会,相比赵王,他这个太子的儿子,大秦的皇太孙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

“末将明白。”一干人再不敢多言,立刻找来宫中的文吏,让他尽快将皇太孙告赵王书写好。

在秦寂言的润笔下,告赵王书一天就写好了,秦寂言没有让人送给赵王,而是直接公布天下,贴在各个重要城镇的衙门……

第一卷 710躺枪,关我什么事

秦殿下在告赵王书中,将自己的正统身份点明,便直言赵王昏庸,听信谗言,不查明事情真相,便信口胡言。

顾千雪是赵王府世子的侧妃,顾家大老爷与武芸早已和离,对武芸恨之入骨,这两人说的话也能信?

再说,他这个太子的儿子还活着,虽说没有什么太子遗物,就算真有太子的遗物,也轮不到赵王大张旗鼓的出征来要。

赵王此举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天下百姓不是那么好蒙蔽的,赵王妄想为自己的谋逆一事寻理由,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不小心,秦王殿下就把天下百姓都给代表了。不过,站在天下百姓的立场上,确实很容易让普通百姓找到代入感,感觉这事和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虽不至于帮到秦殿下什么,可至少赵王在攻破某城时,城中的不会主动投降,不会给赵王筹粮、筹银。

除此这外,秦殿下在告赵王书中,告诫赵王尽快回京请罪,不要做无畏的牺牲,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因他一个人的错,而致使无线的人战死沙场。

秦殿下又一次代表了天下百姓,可没有人觉得秦殿下说得不对,因为秦殿下这话简直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秦寂言又道,皇上宅心仁厚,英明贤德,只要赵王不酿出大祸,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必会饶过他和他的一干追随者。(27dzs 无弹窗广告)

如果说,秦殿下的告赵王书,前面还只是鄙视赵王的人品,后面就直接是挑拨离间了,告赵王书一出,赵王发现他手底下的人明显躁动了起来,居然有人真得想要投降,让朝廷赦免他们的罪。

赵王气得一连斩杀数百人,才将这股内乱压下,而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赵王立刻清点人马后,发兵北上……

各城镇虽然有驻守的兵马,可他们完全不是赵王的对手,赵王二十万大军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连攻下三城。

胜利的喜悦,再加上真正参与了造反,让赵王的人马终于安分下来,这些人也不敢再多想,一心一意跟着赵王造反。

之后,赵王又亲自指挥了一场战役,顺利攻下第四城。胜战对赵王来说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整个西北大军也因此气势如虹,自信十足,一个个都觉得哪怕只有二十万人,要打进皇城也是可能的。

可就在此时,秦王给他们当头一棒!

秦王没有去攻城也没有去守城,而是在西北大军的必经之路上等他们,在赵王准备攻打第五座城时,将赵王拦在野外。

“天下子民都是我大秦的子民,本王不忍百姓受苦。赵王叔,我们便在此决一死战。”秦寂言坐在马上,神情冷傲,面色从容,自信十足的样子,让人咬牙切齿。

当然,最让赵王不满意的,还是秦寂言这一番话,简直是踩着他树立自己爱民如子的形象。

不过赵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毕竟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哪里不知秦寂言这是激将。秦寂言越是想要他生气,他就越是不生气,至于这一战?

早晚是要打的,现在开战秦寂言虽然占了以逸待劳的优势,可他也占了士气高昂的优势,双方交手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

“要战便战,哪来那么多废话,你为了一个女人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你有什么资格说你不忍百姓受苦。”赵王也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秦寂言说秦寂言的,他说

他的,有些事真与假并不重要,只要说得多了,自然就有人相信,而有人信后,这事就成真了。

“王叔造反便造反,偏偏拿个女人说事,叫天下人如何看待你?王叔你可知,你谋逆一事让皇爷爷多伤心?”秦寂言也不是吃素的,战场上主帅的口舌之交,说得好完全能激起士兵的士气。

秦寂言这话一落下,众将士就立刻想到,皇上出他们出征那天的老态,不知谁喊了一句“乱臣贼子,人人当诛!”,秦殿下带来的二十万人,齐喊了起来,那一瞬间的气势,就让赵王的军队怯了。

而秦殿下,从来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见状拔出腰间的配剑,“杀!”

“杀!诛赵王,平内乱!”就这一句,便引得众将士气血十足,一个个不要命似的往前冲。

赵王的人马可因为他们“理亏”一瞬间就有些弱了,虽然赵王及时改变了策略,可仍失了先机,一时间尽处在被打的局面,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见状,赵王不顾身份贵重,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一瞬间引得西北大军气势高涨。可是秦殿下也不比赵王弱,甚至在战场上秦王单人实战能力,比赵王还要强。

主将这么勇猛,他们还能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