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北齐反应过来,调来大军防守,景炎就没有优势了。面对北齐大军,景炎的大军无法再往前推进,只能守在原来占领的城池。而北齐也无法将景炎赶出去,战事就这么胶着着,不管是北齐还是景炎都急得不行。
战事拉得太长,对将士们来说不是一个好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景炎作为战争发起的一方,将士们最初斗志高昂,可时间久了定会疲累。
而且,景炎手底下的兵,从来没有攻打过别的国家,他们更多的是习惯防守。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保家卫国,不是开疆扩土。
这一个多月,他们一直在北齐境内与北齐大军打,看着北齐普通百姓饱受战火牵连,景炎手底下的兵,心里很不好受,而且他们一出军营,就会看到北齐百姓仇视的眼神,这让他们更别的难受。
可是,面对普通百姓,景炎手下的将士根本下不了手,看着他们仇视的眼神,饶是圣人心志也会动摇。
他们攻打北齐,致使普通百姓饱受战火洗礼,这样真得对吗?
北齐百姓如此仇视他们,日后真能接受他们的统治吗?
大秦的将士从来不曾攻打过他国,一时间根本接受不了九姑娘。
同样,北齐大军也十分焦急,他们的兵力比景炎多出一倍,可却久久无法将景炎的人赶出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外人,占领他们的国土,屠杀他们的百姓。
而这种情况,以前在北齐从来没有发生过。他们一向是进攻的那方,战场永远在大秦的国土,被屠杀的也只有大秦的百姓。
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般,大秦的将士在他们的国土上,残杀他们的百姓。
时间越久,北齐大军就越焦急,甚至渐渐失去信心,怀疑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景炎率领的秦军?
双方心态皆有问题,都想尽快结束战事。可是,景炎不会将到手的城池拱手相让,北齐也不会甘心把这三座城池,送给景炎。
是以,就算双方再怎么想结束战争,也得认命的打下去。而这正是秦寂言想要看的,但是还不够,不够拖住景炎与北齐。
得知北齐与景炎的情况,秦寂言颇为担心西胡的战况,又问了几句。
大秦与西胡开战的更早,秦寂言也怕大秦的士兵会厌战。毕竟大秦近百年来,都不曾主起过战争,一直都是在防守。
但是,秦寂言并不会因此就放弃对外扩张。一畏的防守,只会让人觉得大秦懦弱无能,要不是这样,西胡与北齐也不会打退一次,隔几年又来打一次,如此反复,永远打不乖。
秦寂言承认他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就算无法灭了西胡与北齐,也要把西胡与北齐打怕,让他们百年内再不敢动攻打大秦的念头,让他们一提起大秦就颤抖……
给读者的话:这几天参加中作协的活动,重走抗战路,重温九一八事变,重温和抗日战争。晚上与作协老师谈论,说起日本一个小国会佷侵略成功,是因为他们惦记了我们几百年,我们一直在被贼惦记。而我们中国人包括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开疆扩土,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侵略他国,我们太仁厚。
爱去小说 27dzs 1314后手,关键一点
和北齐的情况不同。[ren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大秦对西胡虽然开战更早,但将士们却没有厌战心态,而且随着一次次的胜利,将士们的气士更高了,大有不踏破西胡皇庭,誓不归来的架势。
大秦在西胡战场的将士,会始终如一的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识,没有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与带兵的人无关,而是他们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
而且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将士们完全没有时间,去想他们对西胡出战有什么不对?
确定西胡战场的将士无事,秦寂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手下的兵就该有这样的斗志,无论是防卫还是主动进攻,都要有高昂战意。
要知道,这还只是开始,以后还有得是出战的机会,要是适应不了,大秦如何强大起来?
知道景炎在前线的情况不乐观,秦寂言就断了从战事上,给景炎找麻烦的念头。景炎这个时候要输了,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无法在战事上下手,秦寂言只得再把目光,放到倪月身上。
景炎很宝贝倪月,只要稍稍关注景炎动向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电子书下载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倪月的身份。倪月从长生门出来,没有多久就落到秦寂言手里,知道她的人还真不多。是以,就算北齐知道倪月的存在,也没有办法用倪月来要挟景炎,因为……
他们没有能力在景炎的层层保护下,抓到倪月。当然,秦寂言也不一定能在景炎的保护下,带走倪月,但是他不能,并不表示别人不能,比如:长生门!
倪月是长生门精心培养的圣女,知道长
生门很多秘密,长生门怎么会允许倪月脱离掌控?
把倪月的消息透露给长生门,确实是不厚道。可景炎用长生门的地图威胁他,又何曾厚道过?
只略作思考,秦寂言就决定把倪月的消息,透给长生门。只要长生门把倪月带走,依景炎对墨家人的重视,一定会放下手中的一切,跑去寻倪月。
到时候,他不仅可以杜绝景炎攻打大秦,还能多一个助力。
要给长生门传消息并不难,凤于谦带着大批水军出海寻找长生门,长生门不可能不知晓。
只要稍稍透露一点口风,说他们手上有长生门的地图,地图是长生门圣女亲手绘制的,长生门自然会去查倪月的事。
让锦衣卫首领退下后,秦寂言立刻给凤于谦写信,让他好好操作此事。
信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看着暗卫将信送走,秦寂言知道事情已不可回头。独自在书桌前坐了许久,然后摊开一张明黄的圣旨,提笔在上面写下传位诏书。
是的,传位诏书,或者可以说是遗诏。
他虽知晓长生门的具体位置,可却不知长生门的具体情况,此去长生门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秦的百姓可以等他三五个月,可却不能等他一辈子。如果半年内他没能回到大秦,大秦必须要有新皇帝,不然大秦必乱。
写诏书容易,可决定把皇位传给谁,却不是容易的事。皇室中有不少身份合适的人,但他们都没有那个能力。
相比皇室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大爷,和野心勃勃的荣王世子与周王,秦寂言更看好景炎。可他要拐景炎和他一起去长生门,他不可能把皇位留给一个,和他一样不一定能回来的人。
而且,景炎的身份也容易被人诟厚,真要传位给景炎,就是给他太祖父定罪了。秦寂言相信,景炎那人一定做得出挖他太祖父尸骨的事。
为了做个“孝子贤孙”,秦寂言果断把景炎排除在皇帝后选人中。
秦寂言的传位诏书,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顾千城腹中的孩子。秦寂言在诏书中言明,顾千城腹中的胎儿乃是他的血脉。
他要是一年内没有回来,顾千城活着回来了。她生的孩子若是男儿则为新帝,由身为太后的顾千城监国,焦次辅、刘正卿和风遥辅佐,封似锦加封帝师。
若是女儿则为封长公主,封地江南,亲兵一千。顾千城同样是太后,但却不居住在后宫,而是与长公主一同在封地生活。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而且是最小的一种可能。秦寂言回不来,顾千城也不可能独自回来,他们两个肯定是要么一起回到大秦,要么一起死在长生门。
这种可能秦寂言自然也是做了准备的,他写了两份诏书。另一份诏书要在他和顾千城,一年后没有回来再公布天下。
这份诏书中,秦寂言将皇位传给了五皇子,然后又任命焦次辅为首辅,封似锦为次辅,凤于谦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在诏书上写明,凤家与焦家非叛国不处以极刑。
两份诏书都落了印,待到墨迹干后,秦寂言将其封装起来。传位给顾千城腹中孩儿的诏书,秦寂言让暗卫送到风遥手里,并附上私信一封,在信里交待了何种情况下,可以打开这份诏书。
秦寂言把诏书给风遥保管也是有私心的,顾千城在朝堂上的力量太弱了,她腹中的孩子要顺利登基,她要顺利监国,必须要有重兵支持,风遥就是最好的人选。
传位给五皇子的那份诏书,秦寂言准备在离京前交给焦次辅,由焦次辅保管。五皇子正统出身,虽然为人不靠谱,但只要有文臣支持他,守住大秦江山还是可以的。
至于兵权?秦寂言会把兵符留下,但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那就与他无关了。他又不是五皇子的亲爹,他管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
安排好这些事后,秦寂言就为名正言顺的离京做准备。而要达成这个条件,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太上皇病危!
太上皇病危,作为天下人表率的皇帝自然要表现出他孝顺的一面,亲自出海去长生门为太上皇寻医问药。
自于大臣的劝谏?
秦寂言要是会听大臣的劝谏,朝臣就不会这么怕他了……r562
爱去小说 27dzs 1315病危,万事俱备
灾民安置工作刚告一段落,封首辅就病了一场。下载病稍好,就以身体不好需静养为由请辞。
作为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秦寂言自是不会同意,又是派太医,又是赐药,让封首辅安心养病,病好后再来为国效力。
封首辅感激涕零,然而身体实在撑不住,仍旧一再请辞,态度十分坚决。秦寂言仍旧不同意,甚至亲自去封家探病,劝说封首辅。
秦寂言此举,做到了一个帝王能做的最大限度,给了封首辅能给的最大荣宠。消息一出,天下哗然,清流举子皆在感慨圣上与封首辅君臣相宜,夸赞秦寂言仁厚贤
明。
秦寂言一走出封府,赞美他的诗词就传遍京城大街小巷。封老爷子与封似锦坐在小荷塘旁垂钓,得知这个消息,封老爷子笑了笑,“皇上比太上皇强太多了。”
当初,他辞官请退时,太上皇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生怕多留两句他就会不请辞,急切的让人心寒。
“圣上是来看您的,可惜您不肯见他。”封似锦直直地坐在那里,神情淡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复之前的谦谦君子之风。
“见了又如何?封家荣宠三代,够了。以后,你只要做好自己本职的事就好,切不可深入朝堂。”封老爷子说这话,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他们爷孙三代,似锦的天赋最高,也最适合做官,可偏偏除了时机不对,就是再有天赋也得埋没。
“爷爷放心,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爱去小说网27dzs”封似锦垂眸,掩去眼中的疲累。
封老爷子只看一眼,就明白他在想什么,轻轻地叹了口气,“似锦,你不是圣上,你没有任性的权利。”没有提顾千城的事,可这句话却足已表明,封老爷子在顾千城这件事上的态度。
他是不会同意封似锦出海寻人的,哪怕封似锦再三保证会安全回来也一样。
“爷爷,我知道。”封似锦苦涩的应道。
他知道,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不会任性,也不能任性。
“你在京城也是帮他。”封老爷子终是舍不得自家孙子难受,出声安慰道。
封似锦淡淡一笑,没有回答,眉眼间的轻愁却不见淡去。封老爷子还想说什么,可还没有开口,就看到封似锦在收钩。
鱼,上钩了!
谈话,中断了 !
秦寂言亲至封府探病的第二日,封首辅就写折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惭愧。感动秦寂言以帝王之尊亲自来封府探病;为自己不争气的身子惭愧,深深愧疚自己辜负了圣上的期待。
换句话说,他还是要请辞。
三辞三留,秦寂言与封首辅这对君臣做足了姿态。最后,在封首辅的再三请辞下,秦寂言“忍痛”同意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说秦寂言卸磨杀驴,也不会有人说封首辅是被逼离开朝堂。没有意外,君臣二人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封首辅请辞后,就空出了首辅之位。虽说大家心里都明白,秦寂言看好的是焦次辅,可仍旧有人不甘心想要争一争,但是……
秦寂言没有给他们机会,给群臣三天的时间举荐,又让封首辅推举,最后综合朝臣与封首辅的意见,首辅之位如秦寂言所愿,落在焦次辅身上。至于次辅之位,秦寂言没有给众人讨论的机会,直接定了刘正卿。
这也算是众望所归了,至少朝堂上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刘正卿本以为,他之前因地动的事与皇上闹了一场后,皇上不会提拔他,没想到最后还真是他,圣旨下来的时候,刘正卿不由得感慨,圣上,真是不简单,他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封首辅是甘愿退下,之前就陆续与焦次辅交接了一事,最后尘埃落定,封首辅更是爽快的把自己手上的人全部给交给了焦次辅,中途没有使一点绊子,把焦次辅惊得不行。
他原本以为,封首辅会和之前一样,给他使点小绊子。他甚至都想好了,要出了两个丑,好让封首辅高兴高兴。
他一个胜利者,完全没有必要与封首辅这个失败者较真。可惜,封首辅不给他表现胜利者风度的机会。
大秦的政务顺利交接,新的内阁大臣全是秦寂言精挑细选的人,有他们坐镇,大秦就算十年没有皇帝,也能正常运转。
事情都安排好了,秦寂言也不再耽误,没隔两天就传来太上皇病危的消息。
太上皇现在就只是剩下一口气,他的个人意愿对秦寂言来说一点也不重要,秦寂言需要他“生病”,太医立刻就会报他病危。
太上皇病危,秦寂言不仅派太医前往,自己还每天亲自去探望,不辞辛苦的来回奔波,短短半个月人就瘦了一圈,可太上皇仍旧没有好转。
朝臣数次劝说,要秦寂言以江山为重,别把自己累倒了。真要孝顺太上皇,可以把太上皇接回皇宫。可是,他们才刚开口,就有高僧说太上皇不宜离开寺庙,一旦离开就会有生命危险。
此言一出,朝臣再不敢劝说。就怕背上一个,害死太上皇的罪名。可不把太上皇接回宫,秦寂言一直这么来回奔波也不是办法。
朝臣给出建议,要不让秦寂言去寺庙办公,他们这些臣子每天辛苦的跑一趟,可提议刚说出来,又传来太上皇病情加重,命在旦夕的消息。
“退朝!”秦寂言当即丢下大臣,匆匆赶到寺庙。大臣们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跟了过去,只是他们无法进入寺庙,只能在庙外等。
两个时辰后,太医出来,对众位大臣道:“太上皇病危,圣上要留下来,亲自照顾太上皇。圣上有旨,请众位大臣回
去,不必再外面候着,明日正常上朝。”
“太上皇如何了?”大臣们知道皇上不会借机跑掉,心下稍安,开始关心起太上皇的病情。
太医重重叹了口气,“太上皇的情况很不好,孙御医正在为太上皇医治,具体情况下官也不知。”
太上皇的房间里,只有秦寂言与孙御医,除了这两人外,谁也不知太上皇的情况……
爱去小说 27dzs 1316出城,逼立皇储
第二日早朝,秦寂言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隔得远,朝臣看不到他的脸,可光凭声音就能听出秦寂言昨晚必是一夜没睡。全文阅读27dzs
众位大臣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暗暗担心。担心太上皇真有什么不好,更担心他们的皇帝又要出去,给太上皇寻医问药。
能在朝堂上立足的人,都不是什么笨蛋。太上皇这个时候病重,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谁也不相信,只是没有人敢说出来。
很快,朝臣们的担心就成真了。议完事后,秦寂言宣布,“太上皇病重,朕要出海寻长生门,为太上皇求药。”
“圣上,不可。”秦寂言一开口,立马引来朝臣的反对,但是……
“朕是告知你们,不是寻问你们的意见。”这就是秦寂言,一旦他做了决定,任何人也无法动摇。一如当初,明知私下离京会带来无尽的麻烦,仍旧毫不犹豫的离开一样。
“圣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圣上三思。”朝臣齐齐跪下,苦苦哀求。
“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们这是要逼朕立皇储,还是传位?”秦寂言似笑非笑的冷讽,话中满是威胁的意味。
朝臣脸色一白,咚咚咚的磕头认错,“臣绝无此意,请皇上明查。”圣上才刚登基,又没有子嗣,他们哪里敢提立储一事。
“既然不是逼朕退位,日后切莫再说这样的话。众位都是我大秦的栋梁,有众位在,朕很放心。(27dzs 无弹窗广告)”秦寂言一捶定音,完全不给朝臣说话的机会,“半年后,无论有没有寻到药,朕都会回来。众位爱卿这半年辛苦。”
“圣上,不可,万万不可呀!”朝臣再次哀求,一个个苦着脸,可是秦寂言压根不理,直接宣布退朝。
“圣上……”文武百官跪地不起,可秦寂言仍旧不理,直接拂袖回宫。
秦宵言早就在为离京做准备,现在朝堂安定,无外族入侵的威胁,秦寂言不觉得自己还要等下去。
退朝后,秦寂言就让钦天监挑个好时辰,他今天就出发。
钦天监收到这个消息,差点晕了过去,可晕了也没有用,皇上要他挑时间,他除非现在就死了,不然怎么也要把时辰挑出来。
在秦寂言出发前,掌事太监走了进来,行完礼后,恭敬的道:“圣上,那些大人还跪在大殿内,希望圣上你能回心转意。”
“告诉他们,朕今天就出宫。谁要阻拦,朕就按谋害太上皇的罪名论处。”不准他出京寻药,耽误了救太上皇,不是谋害是什么?
“这……”掌事太监一脸为难的看着秦寂言,可到嘴的劝说,在对上秦寂言冰冷的眼神后忙收回,低头应是,后退两步,匆匆离去。
“哼……”秦寂言冷哼了一声,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
他知道,因为他决意离京,有不少人已经在开始寻退路了。
海上风险难断,他此次出海能不能活着回来,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身边的人会有二心确实正常,但是……?正常并不表示他会纵容。
他身边的人个个都了解他,这些人要是背叛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
”既然起了二心,就别怪朕不客气了。”秦寂言的左手,放在腰间的软剑上。
这把剑代表暗风楼,代表江湖最厉害的杀手组织。虽然暗风楼已落没,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余下的杀手虽然年纪大了,可要杀几个人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没有任何犹豫,秦寂言命暗卫将自己的命令,送给了暗风楼几位杀手。让他们盯着名单上的人,一旦上面的人有背叛的倾向,立刻诛杀。
暗风楼那几个杀手,虽然对秦寂言不重建暗风楼有些不满,可因为秦寂言的身份,他们也不敢放肆,秦寂言交待下来的命令,他们就是拼了命也会完成。
后手留下,秦寂言仔细想了想,确定没有什么疏漏后,这才起身往外走。
一个时辰后,秦寂言的龙撵出宫。收到消息的大臣们,齐齐跪在宫门外,请求秦寂言以天下为重,不要离京,更有大臣以死相谏,幸亏秦寂言身边的禁军早有防备,先一把把人救下,不然今天真的要血溅宫门。
面对朝臣的强烈反对,秦寂言这一次没有漠视,而是从龙撵里走了出来,“朕先为人子,才是人君。诸位大臣亦是为人子,为人父之人。你们在劝说朕时,可又想过换作是你们,你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父病危,而不做任何努力吗?”
“朕五岁丧父,
随即丧母,是太上皇亲自将朕教养长大。太上皇是诸位心中是君是主,在朕心中却只是祖父。祖父病危,朕的父母无法在祖父面前尽孝,朕怎能漠视?”
“天下苍生重要,朕的祖父在朕心中同样重要。若是朕连教养自己的祖父都不顾,又如何顾得了天下苍生?”
“圣上,您三思呀!”秦寂言这话说得在理,又占了大义,朝臣们也不敢劝说,只能拼命的磕头。
秦寂言一脸凝重,却坚定的道:“众位大人切莫再劝,朕心意已绝。要不走这一趟,朕会悔恨终生。也请众位大人放心,朕不会拿天下百姓当儿戏,半年后无论朕有没有为太上皇找到药,朕都会回来。这半年,还请诸位大人多多费心。”
话落,秦寂言双手作揖,给众人行了一个礼。
“圣上……臣等不敢。”跪在地上的大臣吓了一跳,一个个纷纷侧过身,不敢受秦寂言的礼。
秦寂言才不管他们,自顾自的行礼后,便站直,说道:“焦爱卿,刘爱卿,朝中之事朕就交给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