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接方清颖的爸爸。秦昭昭送他离开时千谢万谢,他只微笑:“你太客气了!”
乔穆接到电话气喘吁吁赶来医院时,外婆的点滴已经快打完了。他对亦秦昭昭千谢万谢:“秦昭昭,还好有你在,否则……”
秦昭昭满口没事,说扶着外婆下楼后正好遇上同学的表哥开车经过,顺路送她们来了医院。至于背着外婆在马路拦车的遭遇,她只字不提。
因为外婆年纪大了,以前又有过脑溢血,老人中暑最容易导致脑溢血心肌梗塞之类的并发症。严重的话抢救不及很容易猝死。医院方面就让她住院观察两天再走。
外婆要住院,得从家里取一些东西过来才行。秦昭昭守在医院,乔穆回家取东西。她怕他记不清要拿哪些东西,到时候会丢三拉四,就借了纸笔开一张清单给他:换洗衣物、洗漱用品、毛巾尿布、保温杯、卫生纸、风油精等等等等。
乔穆接过那张详细的清单看时怔了一下,尔后抬头看着秦昭昭发愣,似乎没想到会要带这么多东西。她解释:“这些东西是必须的,外婆都用得着。你快去吧,路上小心点。”
秦昭昭不知道,乔穆回到家后没有马上着手收拾要带去医院的东西。而是在房间的壁橱里找了半天,最后从旧物堆中翻出两样东西。
——一张贺卡。
贺卡上只写着一句简单的祝福:“乔穆,祝你新年快乐!”
——一封信。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乔穆你好,听说你今年不会回来过年,真得好遗憾。你的双排键电子琴一定学得很好了吧?你们艺术生的专业考试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开始了,我预祝你考出优异的好成绩,考上你心目中的理想学院。”
贺卡和信纸上流利娟秀的字迹,和他手里那纸清单的字迹是如此相似。不同处仅在于,贺卡以及信纸上的字体笔划上还有几分稚气,而清单上的字迹更为成熟。
21
外婆住了两天院,秦昭昭和乔穆轮流陪护。这几天他异样的沉默,她猜想是因为担心外婆的缘故。便劝他宽心:“乔穆,医生都说了外婆问题不大,只是留院观察罢了。你就放心吧。”
他深深看她一眼,突然问道:“秦昭昭,我们认识多久了?”
这个问题秦昭昭想都不用想:“很久很久了,我第一次见你时才五岁。你有没有印象?”
乔穆摇摇头,他对此没有丝毫印象。她五岁时就认识他了?那是十六年前。而他对她最早的印象,只能追溯到初中时代的那次车祸。当时他送她去医院,事情过后就很快淡忘了,毕竟平时从无来往。高中她也考到实验中学时,他还要想一想才能记起她是谁。
秦昭昭就知道乔穆一定不记得了。童年时代的初相见,只在她的记忆里留下了鲜明印象,乔穆的记忆却是空白。再试着跟他聊聊上初中后骑车进城读书的往事,他也没什么印象:“那时你经常在马路遇见我吗?”
“当然了,长机进城只有一条马路。我经常看见你,不过你从来没有留意过我。”
乔穆在脑子里仔细搜索,没有,确实搜不到什么印象。对于秦昭昭的印象,到高一时他才开始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记忆里最深刻的是那次她和林森打架动了刀子。
秦昭昭有些不好意思:“那次我是气疯了!不然我平时连杀鸡都不敢,哪里敢拿刀朝着人扑过去。”
“那次也是林森太过分了,谁让他总欺负你。”
提到林森,乔穆以为秦昭昭搞不好还要恨恨有声地骂上他几句呢。谁知她却替他说话:“其实林森他人并不坏,就是喜欢恶作剧。后来——他变得挺好的。”
乔穆有些意外:“是吗?”
“是啊!他其实是个挺不错的男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人品还是好的。他现在听说在福建当兵,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看来你后来对他的印象大有改观啊!”
秦昭昭承认:“有一句诗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想要真正认识一个人,有时候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