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洵问:“你可知从前县城如何?”
“知道一些。”狗儿子赶忙道,“我爹经常来县城送钱粮,每回都是送到张师爷府上,回去的时候都回去县城酒楼吃酒,等入夜城门关闭以前离开。”
燕洵又详细的问了问,这边知道了。
以前县城就穷的叮当响,这样说也不太合适。就是穷人颇多,且穷的厉害,哪怕是县城的百姓,也是勉强没有衣不蔽体,没有食不果腹,也就是有衣裳穿,有些吃食,但是想要吃饱,想要穿得暖和,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歧元县就是再穷,也没到县城八成,甚至是九成百姓的日子都这么苦的程度。
而狗将军送粮食的那位张师爷呢,狗儿子是没见过,只听狗将军说过,“家中仆役成群,穿得都是绫罗绸缎。听说县城一整条街的铺子都是张家的,像下面村子里必须孝敬张师爷的人不止狗将军一个。”
钱粮在张师爷眼中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等沙狐和赤狐回来,就说起在路边看到的张家人。
“听说是张师爷的一个小妾,也不知道出来做什么。前前后后跟着的丫鬟婆子、小厮等人,我挨个数了,约莫有四十个。那软轿是金色的,瞧着十分耀眼。”
“有百姓说张师爷的这个小妾脾气十分不好,谁要是不小心冲撞了她,一时三刻就会被她亲手打死。”
“我听说县城有传闻,往后像这种人再出来,路边的百姓要下跪,这样才不算冲撞贵人。”
比起赤狐,沙狐打听的要更多一点,他的脸色也更加难看。
小孩头一回来县城,也头一回只打县城的日子竟是比上元村的日子更加水深火热。
“有一户人家,三个孩子,都瘦的皮包骨头,大的那个眼瞅着就要饿死了。爹娘出去给贵人磕头,想讨口吃的,被人给拉走了,没惊动贵人。他们说要是被贵人知道,也是打死的命。”
“那张家宅子院墙十分高,守门的汉子人高马大,我瞧着像是有修为。听说张师爷等闲不露面,不过很多人都听到过宅子里几乎是夜夜笙歌。”
“外面街上的铺子虽然日日开门,但寻常百姓根本不会去,手中没有银钱,都是各位大人的家眷会去光顾。”
“以前县城还有百姓自己组织的集市,城外村子里的人偶尔也会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