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迎春打春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迎春打春

荷花这边忙得热闹,齐锦棠却也没闲着,回家后眼瞧着就是立春了,跟县里的几个官员大致沟通了一下修整河道的事儿,大家自然都很是高兴,没想到齐锦棠出去过个年还能带回来这么好的消息。

齐锦棠自然不会说自己花了多少功夫,所以县里的人全都以为是荷花的大哥那边有什么本事和门路,对他的态度也与以前大不一样。

不过现在还在年里,公务上的事儿就也暂时放在了一边,马县丞就跟齐锦棠开始讲立春的仪式,南方特别重视立春,每年的迎春礼各地都会办的很隆重,虽说清溪县不是农业为主的地方,但是也马虎不得。

齐锦棠听了马县丞的讲解,这才明白县衙大堂东侧的那个青石开凿的石头池子是做什么用的,原来那池子还有个名字叫做迎春池。钦天监的官员去年六月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今年春牛和芒神的样式、颜色,图纸已经发到了各府州县。县里的迎春节目都是早就选好排好的,如今只剩下立春的前一日,从迎春池中取无根水和泥塑好春牛和芒神,由百姓送到县衙安置,然后在立春这日由县太爷住持打春牛的仪式。

初八这日,县里的各级官员都按照品级穿着朝服,坐着各自的轿子,全都摆起仪仗,按照品级高低一路浩浩荡荡地来到城门口迎请芒神和春牛。

芒神和春牛是当地的巧手匠人前一日就做好的,泥胎塑身,彩漆勾画,中空的里面装着五谷杂粮和各色干果。芒神身长三尺六寸五分,手上鞭长二尺四寸,衣颜和带色都是按照每年的天干地支确定的。春牛身长八尺,尾长一尺二,绘着各色的图案。除了前面最大的一个春牛之外,后面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也有用竹篾编织又糊上彩纸的,都是百姓们自己做了来凑热闹的。

齐锦棠下轿后,率领众官员上前,衙役高举仪仗和“春”字牌,领着迎春的队伍,拥着芒神和春牛到县里的农坛,祭祀芒神和春牛。上前跪地展开“喜报阳春”的红贴来报春,听完赞礼官诵读祝词,随后到农坛后的一小块特意开辟的春场内扶犁耕了两垅地,表示代御亲耕,劝民农桑,以迎春气而兆丰年。最后迎春的队伍把芒神和春牛一起抬到迎春池边安放,等着第二天的鞭春大礼。

荷花白天虽然听见外面热热闹闹的,但是也没顾上问是怎么回事儿,晚上回家见齐锦棠一副疲惫的样子,忙打发人烧热水,伸手接过他的朝服问:“怎么,今个儿忙什么了?怎么还穿了朝服出去?”

“明天是立春,南方重视这个节气,有好多仪式,今个儿跑到城门去折腾了一圈儿回来,又到田里去耕了两垅地,回来之后他们硬要出去喝几杯,结果就弄了这么晚才回来。”齐锦棠说着脱掉沾了泥巴的鞋子,伸了个懒腰躺在榻上,有气无力地说,“你明个儿忙吗?若是不忙也领着下人出去看看热闹,听说很是热闹。”

荷花坐在榻边轻轻给齐锦棠揉着太阳穴,见他很快就睡熟了,忙摆摆手,示意端着水盆进屋的苗儿放轻声音,结果拧得半干的帕子,给齐锦棠擦了脸和手,扯了条丝被给他盖好,也没舍得叫他起来,叫人在屋里加了炭笼,两个人便在外屋的榻上凑合了一夜。

立春这日早晨,荷花刚起身儿理好衣裳头发,马勇家的就进来请示道:“奶奶,北边儿立春的时候吃食有啥讲究?还是按着当地的习惯来?”

“说说看当地都有什么讲究?”荷花一边往手上擦护手的脂膏一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