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日子平淡无波,次年盛夏,赵氏足月生下刘学渊的次子,许是刘湛的投喂起了作用,小子出生时声音洪亮,小胳膊小腿有力的踢蹬着,来帮忙接生的妇人们都说小子壮得很。
刘学渊给次子起名为淙,大名刘明淙。
淙儿出生的这一年大楚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大楚与西夏久战无果,朝中势力一年一大变,半年一小变,光是丞相便换了四任,有数个大世家趁势崛起,也有数不清的家族无声陨落。
边疆战事不止,朝中勋贵又沉溺于朋党之争,国内物价飞涨,地方豪强土地兼并之事严重,国中流民随处可见,天下人心逐渐不稳。
大楚与西夏的一战最终以和谈为结束,大楚以割让三州之地为代价让西夏退兵。
这一结局就像一记强有力的耳光,把宣帝的脸都打肿了,他一登基就压迫世家势力的一系列举措,此时换来的是世家的大崛起。
借着这一役,世家再次占据上峰,世家势大的情况甚至比文帝在位时还要严重。
宣帝为了挽回脸面在来年开春大开恩科,意图通过科举把战败的窘态掩盖过去。
此次恩科云中书院有三名秀才应考,此三人都是刘学渊的得意门生。
刘湛跟着刘学渊到县城为三人送行。
武源县城的城门楼下,因刘学渊是戴罪之身不能离开武源县地界,因此不能陪同三人前往郡城应试,只能在县城里作别。
此次前往郡城应试的有吴正则、周清林及吕树生,三人均年轻气盛,此番应试也是踌躇满志。
刘学渊和学生在依依惜别,刘湛则蹲在树下纳凉百无聊赖的四下张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赶车的声音,是几辆囚车,囚车里关着老老少少足有二十几人,刘湛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不禁想起了三年前初来乍到的情景。
“时候不早了,你们去吧。”刘学渊扬了扬手示意学生们快些上路,看着马车越行越远,直至消失在道路尽头方感慨良多的转身。
“爹,我饿了,咱们去林记吃碗面条再回去吧。”刘湛是真的饿了,少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日怎么吃都总觉得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