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传言被软禁于凤暄宫的皇后,竟从来仪宫抱回了小皇子,这个消息彻底震惊了整个后宫。
谁人不知,皇帝之所以把皇后的儿子交给贤妃抚养,一方面是彻底“冰冻”皇后,封锁她所有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保住贤妃的命,如今小皇子抱回凤暄宫,事情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得宠的嫔妃,不得宠的嫔妃,都瞪大眼睛,准备瞧一出好戏,看皇后能否铲除心头大患,看皇帝能否抵住朝野后宫的压力保住贤妃,即使贤妃能侥幸保住性命,下半生至少也要在冷宫中度过。
空前绝后的,嫔妃们行动难得一致,暗地里悄悄给自己在朝为官的家人写信,催促他们务必逼皇帝下旨赐死贤妃,到处搜集关于死婴祸朝的传言,闹得皇宫沸沸扬扬,流言蜚语如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几乎压垮了承乾宫、来仪宫。
流言、压力,席卷了整个皇宫。
凤暄宫,却宁静无波。
皇后传出懿旨,玉体尚未完全康复,晨昏请安暂免,任何人不经通传不得打扰,除了每日去衍喜宫给太妃请安,皇后决不迈出寝宫一步,似乎与外界彻底隔绝了。
贤妃终日以泪洗面。
她失去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她的亲骨肉,在失去的同时,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一个,是她抚养了两个多月的小皇子,皇后娘娘的儿子。
她失去了陪伴在心爱男人身边的机会。
皇帝聍对来仪宫下了缄口令,想杜绝后宫流言传入她的耳朵,想尽可能地保护她。
怎么可能保护得了呢?
盛宠多年,后宫嫔妃早已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一次次的阴谋,一次次的陷害,皆因皇帝的袒护、宠爱而挡下,此刻,皇帝再也保护不了她,她们怎可能轻易地放过她?
朝廷上,她挡了多少朝廷重臣升官发财的道理,若没有她,他们送进宫的女子会被皇帝万般宠爱,不会被打入冷宫甚至被赐死,他们会平步青云,不会终日心惊胆战生怕后宫的火烧到自己身上,影响自己的前程。
尤其是权倾朝野的左相舒相大人。
如果没有她,皇后决不会一进宫就被皇上冷落,千辛万苦生下皇子后孩子就被抱到来仪宫来。
朝堂上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不需要任何人说,她也能猜透。
再怎样遮掩,心底真正的感受是无法遮掩的。
皇帝聍嘴角强扯出笑容,春夏秋冬眼底的担忧,其他人哆嗦的身子,她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不想让任何人为难,更不想让她心爱的男人面临危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了结自己,了结自己错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