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本来不同校

豆蔻劫 槛外潇湘 2768 字 3个月前

苏思暾第一次感觉到茫然,也是第一次对自己的有了怀疑,我真的有他们口中那么聪明么?为什么连个区区一中都考不准,还谈什么大学?

看到这样的成绩父母除了明显的很失望外,倒也没有责备苏思暾什么,大概是看到了她哭的伤心,不舍得再说了。

爸爸看着成绩单,问苏思暾准备怎么办,苏思暾嚅嗫着说不知道,第一次底下了她骄傲的头颅,不负责任的回答父母:“不知道”。

没有想过复读,一中上不了,那就是二中,四中。

二中虽然建校时间与一中差不多,但是不在县城,这就表示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文君尧了,被苏思暾潜意识中排除掉了。

四中是新建的学校,升学率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且还是偏文科的。苏思暾这时候坚定地认为自己将来一定是个理科生,如此一来竟然一时没了选择。

长长的暑假每天都是煎熬,苏思暾心灰意冷的度过了一个自上学以来最长的假期。

各个高中都开始报名了,她还不知道去哪里,焦虑苦恼,一整天一整个不说话。

报道的第二天,爸爸回来告诉她,她可以上一中。听到这个消息,苏思暾怔愣了好久,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

原来一中的老师都有一个推荐名额,这个是为了给老师自己的孩子预留的。而苏思暾恰好有一个姨夫是一中的政教主任。他的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说好了可以把名额给苏思暾。

苏思暾首次碰了壁,虽有些怀疑自己,心底却也没有抛却骄傲,自觉的这样作为一名扩招生,进入一中,让她低人一等。

何况她清楚的知道,文君尧对她的影响有多大,要不要分开两校,从此不见了,久而久之,便也不念了?

这种犹疑,坚持不到一分钟,最终还是没有抵得住见他的诱惑,没有拒绝爸爸的安排,进了一中。

姨夫带着苏思暾去报名,办公老师在填写资料,轮到班级时,问道:“主任,分到那个班?”

“18班!”苏思暾差点就脱口而出,最后的时刻咬紧了牙关。

“13班,这一届13班的班主任最严,这孩子贪玩,要好好管管!”听到姨夫这句话,苏思暾压下心底的失望,有些窘迫的底下头,又有些忐忑,不晓得班主任究竟怎么个严肃法。

报名后,苏思暾选择了住校。因为报名晚,所以分到的宿舍还没有住满,宿舍里只有一名女生,还是认识的。

和她同一个初中的,不过是一班的。女生胖胖的,矮矮的,不过性格开朗的很,还是很好相处的,所以苏思暾刚到新环境的忐忑就平息下去了。

不过新室友不到两天,就想家了,想到一回宿舍什么都不干,就只会哭泣的地步。

苏思暾是理解不了这种想念的,初中的学校是封闭式的,和舍友这种走读生不一样,天天都能回家。初一初二是一周回一次家,初三是一个月回一次家,哪里还会想家想到哭。

成长中总要学会接受分别的,从小学的一天一别,到中学的一周一别,一月一别,到大学的一学期一别,甚至一年一别,到工作后的一年一别,甚至几年一别,我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和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到最后成立一个新家,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空间。我们总不能每次都哭泣,要慢慢学会尊敬理解父母的同时,减少对他们的依赖,一步步学会为人处世,充实自己,独自成长,成长从来都是一条孤独的路。

苏思暾又是个不会安慰人的,只能默默的帮她打水带饭。

周四这天中午,她拎着两个热水瓶,刚出楼门口,就看见文君尧抱着两本书,从楼那边转过来。

苏思暾下意识的门口的台阶上停住脚步,等他。

经过女生宿舍门前,文君尧也一眼就看见了苏思暾,便带着微微笑意,向她走过来。

也就才不到两个月不见,升了高中的文君尧好像突然温润内敛了不少,意气奋发的模样给人的感觉与初中截然不同。

秋阳下带着笑意的音容让苏思暾的呼吸似乎都慢了许多,心情瞬间明快雀跃的让她有些不知所错。

“怎么站在这里?”文君尧熟稔的开口,笑意微醺,犹如这初秋的阳光,明熙耀眼却不炙热。

“等人呢!你才下课么?”苏思暾可不敢说在等你,而是拿着手里的两个热水瓶做借口。

“恩,老师拖堂,你分在那个班了?”

“13班,听季言凝说你在18班?”

“恩,我们在同一层楼上呢,这么些天竟没见着!”

两人都言笑晏晏的寒暄,还是同桌那时相处的样子,也还没有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