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过午饭,就去地里干活了,知秋去了刘婶家继续干上午的活。
眼见着就是11月底了,前几天公社里有新分了粮食,知秋家也分了些,不多,省着吃足够新粮食下来了。
这段时间知秋天天跟着下地,知秋娘心疼孩子怕冻了手和脚,给缝了个棉手套,每天晚上拿羊油擦手擦脚,再包起来。幸亏这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怎么疼也没个说偏心的,这要是孩子多了也就没精力和心思来操心这些了,再说了哪有那么些东西呀。
今一大早天还黑着呢知秋娘就起来去碾玉米,村里就这一个碾(大石磨),家家户户都用它,以前还没解放时是地主家的,后来给鬼子占了修了个炮楼,那碾就在炮楼里,如今解放了,炮楼当时被炸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仍然在风雨飘摇中坚持着。
村里吃饭都用这个,碾玉米啊,地瓜干啊,麦子啊,都是自己推碾。
知秋娘到炮楼时,有人已经在前面了,提着灯,走进了一看是刘贵贵老婆,俩人打了个照面,嘿嘿笑了。
“我还以为你没来呢,碾点蜀黍,做粘糕,我家三小子相对象呢,后头老于家给介绍的。说姑娘爱吃这个,我这不以为你来不着,赶紧来碾点。不好意思的笑笑。
知秋娘看着簸箩里的蜀黍也不是很多,就说“没啥事,你先碾吧”,
刘贵贵老婆连忙用扫竺把碾盘扫干净,把蜀黍倒上去,就开始推碾,知秋娘也没歇着,拿着扫竺往碾里边扫碾出来的,两人一个推一个扫。
“知秋娘,你听说了”,
“听说啥了”,
“那个知青,叫啥韩山来着,回城了”,
知秋娘看了刘贵贵老婆一眼,这有啥稀奇的,又不是没有过,往年都有知青病退,也有知青家里托了关系给办回去的。
刘贵贵老婆用胳膊推了推知秋娘,挤眉弄眼的“你家知秋跟王英挺好的,就没听说啥”,
知秋娘停下扫竺,“啥事”,
“老王家出事了,就是这王英。不知道从哪听说韩山回城不是探亲,是人家家里把他给办回去了。她就偷着跑了,说是去找韩山去了”说完就嘿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