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常顺拿过信后一字一字的慢慢看起来,看到一半信从手上飘然滑落,整个人陷入呆滞状态,知秋娘捡起信不知所措,难道孩子……,
“老头子,到底怎么了”,知秋娘使劲推搡着他急道,
“知秋……她,她信里说打了恋爱报告,对象是她部队里的一个团长,已经见过那边父母了,那边都同意了,这次来信就是问咱俩的意见”知秋爹恍惚说着,
知秋娘一屁股坐到炕上,团长啊!突然跳起来,仿佛要拼命“不行,咱知秋不能跟个老头子,这不是打量孩子小蒙骗人吗”,
“谁跟你说是个老头子了,人家团长才27”老叶头耷拉着脑袋抽烟道,
“你把信给我念念……,”知秋娘仿佛不相信,有这么年轻的团长。
“爹娘,他叫赵雁北,今年27岁是235团团长,个子挺高长相也很好,我们都已经打过恋爱报告了,组织上也同意了,如果不出意外等我到了年龄就结婚,事先没经过你们二老的同意,你和我爹要是生气,千万别憋坏了身子,回头见了我再教训我出气。不过他人很好,对我也好,我不是因为他是团长才答应的,你们放心……”
叶常顺念完把信放一边,就闷头抽烟,眉头皱成了个疙瘩,看不出一丝喜意。
“你这是弄啥,闺女有婆家你不跟着高兴还弄出一副丧门星的样子,我都不知道该说你啥好了……,咱秋能嫁个团长,这一辈子就吃不了苦了,”
“你以为那团长是好嫁的,这么年青干到团长的,家里肯定不是咱们这样的,我不是说咱们秋不好,只是这种人家……我是替她担心啊”说完背着手出去了。
自打信寄出去以后,知秋心里就一直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报告已经打了,婚事也成了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得完成,万一父母那不同意她该怎么办。
“知秋,你的电报,好像是家里来的,”班长拍着她的肩膀说。
知秋心砰砰直跳,在这个年代只有急事才会拍电报,平常事情写信就行了,难道出事了。
手有点抖的打开了电报,赫然只见俩字“同意”。
一瞬间知秋红了眼眶,班长以为她家里出事了,脸上不免露出了着急的神色。
“班长,没事,就是我娘想我了”知秋抹着眼泪笑着说,
班长心里认为她是在强颜欢笑,但是知秋不说她也不好探听什么,只好再三跟她说有解决不了的不要一个人撑着,有大家呢。见知秋有点心不在焉叹了口气心想让她静静也好。
班长出去后,她的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哗的往下掉,心里跟刀绞一样,那个委屈啊,不是她自己感到委屈,是替她爹娘。这么好的老人为什么就只有她一个闺女呢。为着这么一个闺女吃了多少罪遭了多少人的看不起,在村里连句硬话都不敢说,始终弯着腰,就是因为没儿子为他们撑腰。
现在更是像知道她心事一样特意拍电报让她尽快知道他们已经同意了,好让她不再心焦。
她何德何能这一辈子能有这么贴心完全替她考虑的父母,如果说重生的这个生活贫瘠的年代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么她的父母是她最的珍宝。
晚上要去赵雁北家,知秋想了很久,有件事她必须得跟他说了,而且他必须得答应。
这次不是赵雁北去接的她,而是赵家的警卫员。
到赵家后,赵母正在厨房里做饭,知秋连忙挽起袖子要帮忙。
“今天这个日子你是最不应该干活的,北北一会就回来了,你去外面等他,”赵母笑着说拦住了她。
厨房就那么大的地方,赵母在炖鱼,小琴在切菜,还有一个勤务员在和面实在是没有她落脚的地方了,只得笑了笑说阿姨那我出去等赵团长了。
“阿姨,小叶一直这么叫大哥的吗”小琴睁着小圆眼在知秋走后小声说。她是赵父老家的一个出了五服的亲戚,论起来排辈还要叫赵雁北小叔,但是这是在军区不好这么叫,就一直是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