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好几天,金黄的稻子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王家的四亩地,每亩地的产量大概是三石,也就是三百斤左右,(古代的一石还真不确定,有的是一石=100斤,有的是一石=120斤,还有的是一石=944公斤,太乱了,这里用100斤吧,好算一些。),真是少啊,如果是现在杂交水稻,怎么的也得有亩产一千多斤吧,没法比啊,没法比。
所以这四亩地也才收了一千多斤,就这还是丰收哩,王福儿不知道要是歉收该是个什么光景,难怪大家的肚子都不饱咧。
就这样,还的交税呢,这个时候,那县令都会派官差下乡收稻子哩,里正这个时候就要配合这些官差了。
幸亏现在是按土地数量收税,要是按人头收税,王家肯定是颗粒无收了。等到王家村下来官差的时候,王福儿家里的稻谷就剩了只有一半了,因为登记在册的有五亩地,那一亩人家才不管你种啥哩。
王福儿想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是不可能有的了,而这个时候,王福儿的大姑王梅花过来了,丁氏和马氏心里都不舒服,因为这个大姑子过来,无非就是让自家男人去给他们家干活哩。王梅花嫁到了陈家坳子,女婿叫做陈富,干活慢,地里也有三亩田,每年都是这边活都干完了,那边还没收割到一半,而王梅花哥哥弟弟比较多,于是就过来叫人了。
丁氏和马氏心里想到:咱家干活累死累活的时候,你一家子怎么就不来哩?现在倒好了,直接就上门要人了,天底下便宜的事都让你占了。
只是这王梅花是直接跟赵氏说的,赵氏心疼闺女,大手一挥,好嘛,几个兄弟都要去帮忙,连大宝和二宝几个都要去。
丁氏和马氏,楚氏也不用说,要不是戚氏挺着个大肚子,估计也会让戚氏去。
赵氏在家里指挥惯了,除了王老头谁都不怕,这些儿子媳妇谁不听话,那就忍受她的尖牙利嘴,然后吃饭也吃不好。
“娘,我娘家那边还要我过去哩。”丁氏对赵氏说道。
“你娘家需要人,梅花那边就不需要人了?难道梅花就不是你小姑子了?别给我说这些有用的没用的,明天给我去,不去你也别进这个门了!”赵氏毫不客气的说道。
马氏装肚子疼,赵氏说道:“肚子疼又不是手疼,你又不是要生娃子,别给我搞这些,你要是不去,那就给我滚回你娘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