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武德十年春末。
青黛再次踏上了去往江宁的客船,除了看望外祖一家,另外还要参加金枝的婚礼。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依旧是碧水依依,绿树茵茵,但自己却不知几时能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致。朝中三年大考,上官鸿考绩评了个优等。因在河工水利上政绩突出,皇上点其入京任职,他们一家都要搬到京城去了。秋天,青蔷也要完婚了。前些日子,上官鸿带信来,让祖母带着青黛尽快启程上京团聚。下月,青黛便要随祖母离开梧州往京城去了。
到了码头,王陶早早就在那里等着了。一见青黛一行人下来,急着挥手喊道:“妹妹,这里!”
王陶今年虚岁十四了,早已褪去了三年前可爱少年的青涩形象。两年前他进入白鹿书院读书,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变化。承袭了王家的优良基因,如今的他身量要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来,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长衫玉立,唇角永远带着温润的笑意,俨然一副儒雅隽秀的少年文士的模样。
青黛笑着朝王陶招招手,“小表哥,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要来,就从书院赶回来了。”王陶迎了上来。
青黛站在原地仰头望了望,又上下比划了一下,撇嘴不忿道:“一年不见,你又见长了。”
王陶轻笑,“你不也长了吗?虽然长横了点……”某人眼睛立时水汪汪起来,无声控诉王陶戳到了她的痛处。没理会青黛鼓着包子脸,王陶拍了拍青黛的肩,“快走了,祖母和娘都等急了。”
青黛上了车,王陶骑马跟在车旁边。两人隔着车帘说话。
“定了几时走吗?”王陶眼睛静静地看着前方的路,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马鞭。
“下个月末启程。”青黛叹了口气,“也不知几时才能再回江宁。”
“明年我要参加秋试。”王陶状如无意地一侧头,目光淡淡地掠过车帘并不停留,又望向前路,“若是中举,后年我会入京参加春闱。”
王陶去年考中了秀才,甚至比当年王阳还要早,这么快就要参加秋试,可见他的才学不会比王阳差,家中定是对他寄予厚望。王阳去年春闱中了二甲第十五名,进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大华庶吉士选拔未曾定例,皇上登基后第一年科举曾选过十五人,近两科内未曾入选一人。去年一科选了十人,只有王阳是圣上御笔钦点的。王阳入了翰林院后,便与永宁伯曾家嫡次女完婚了,一时成了京中风头无两的后起之秀。
若王陶能在两年后春闱再次脱引而出,就算王家如今不在京中,但以后王家在京中的地位也会节节攀升,王陶因为早先科考时便已经订了亲,但王陶却没有。到时候王陶怕会成为京中权贵们联姻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