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武德十二年,按大华的习俗讲,青黛已经十一岁了,这大半年,小丫头似抽条一般,开始长个儿了。鉴于以前小时候长个时营养没跟上,这重活一世怎么也不能重蹈覆辙,青黛见天的拿出些月例银子让桃花托小厨房管事妈妈帮着弄些新鲜牛乳补钙,天天不断,怎么也要补出个瘦长型,不要继续包子状。
王阳托人带信儿来说王陶二月十五那日到京。那日正巧花朝,青莲和青薇早就备好了五彩纸,说要一起去京郊“赏红”。念着小表哥这些年对自己的关怀,青黛想着亲自去接他,便推了自家姐妹,跟着王家的人去城外十里亭接王陶,顺便跟着王阳和曾氏去踏青。
十里亭位于上京城南玉林苑西,是入京的必经之地。到了花朝这日,皇家玉林苑外围是向游人开放的,所以往来经过十里亭要去玉林苑游玩的人甚多。青黛跟着王阳夫妇大早上就从城里出来了,先去了玉林苑,趁着人少时在园子里逛了一圈。午间在玉林苑附近王家的庄子上用了饭,下晌才到了十里亭等王陶一行人。
此时,那些游玩的人们都在回城,十里亭也不再如上晌那般喧嚣日闹。
青黛坐在十里亭中,身旁满山的碧桃,如粉色的花海,烂漫芳菲,妩媚可爱,间或一阵风起,秫秫落下的花瓣随风飘进亭来,一时间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一帘花雨落,掬起一段香。
本是坐看美景之时,不想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打破了亭外的宁静。
顺着不远处的官道望去,一队人马疾驰在地面上扬起一片灰尘。待到近些后,约莫可见二十余骑朝十里亭的方向而来。
曾氏望了一眼,起身帮青黛戴上了围帽,转头对王阳说:“我怎么瞧着领头的好像是齐王?这时节纵马而来,总不会是去玉林苑游玩?”
王阳回头说:“兴许是路过,且在亭中看看再说。”
不一会儿,那二十余骑行至十里亭。一侍卫模样的人打马先一步到了亭边,“亭中何人?我家王爷要此休息,烦请亭中诸人回避。”
王阳瞧见来的人,忙出亭相迎,“翰林院王阳,见过诸位王爷、世子。”王阳看到了侍卫围在当中的有宁王、和王、齐王世子,另外一人年纪比这三人小些,他觉得面生,想来不曾见过,但能与这三位在一起的,定也不是普通人。
“王阳?”一个身着紫地暗花直裰的少年打马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居高临下地望着王阳问道,“你父可是江宁巡抚?”
王阳挺直腰杆,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启禀宁王殿下,家父正是王赣。”
“你就是皇兄钦点的那位范先生弟子啊!”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骑马走到宁王身边。少年跳下马来,笑着朝王阳拱拱手,“在下李瑜,仰慕王阳兄久矣。”
这正是那王阳不识的少年,听其直报名讳,暗自讶异,没想到这位当今圣上的胞弟竟会对自己行礼,急忙揖礼道:“忠王殿下折煞王某了。”
“哪里哪里?你的文章我在皇兄处拜读过,皇兄还称赞你与成国公世子文采斐然,妙笔华章,可谓是吾辈才子中的佼佼者,当得起‘双绝公子’的雅号。”李瑜态度真诚,完全没有皇家子弟的傲慢,让王阳对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殿下心生好感。
王阳躬身谢过,“忠王殿下过誉了。”
李瑜虚扶了一把,目光无意间瞥到十里亭中,“你与家人在此处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