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可知道,再过一些日子,便是皇后芳辰?”
芳菲并不清楚,但她也只是含糊地说一句:“似乎听说过。”
“照往年来说,我是定然要入宫道贺的。”朱宜真沉吟片刻,又说:“只是我这身子……到时也不知该不该出门。还是得请太医来看看再说。”
朱宜真现在的第一要务肯定是保胎,而不是应酬。但是不去参加皇后的生日宴,不是随便告罪一声就行的,得正经请了太医确定不能胡乱出门,才好向宫里说项。
不过朱宜真要跟芳菲说的正事还在后头,是关于送给秦皇后的寿礼。
今年皇后的生日宴,必然要与过往不同——不是更隆重,而是要更简朴。
这都是因为……朱毓昇主动将宫里的用度削减了的缘故。
如今朝廷财政并不宽裕,打算要紧缩开销。朱毓昇为了让这项工作进行得更顺利,主动以身作则,先把自己宫里的各种用度都减少了。
除了极必要的日常开支,宫里现在是能省则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皇后是不可能大排宴席庆祝生辰的,何况又不是整寿。
皇后本人,未必就甘心自己的生日宴办得太过简单。实际上,她还觉得挺委屈的,觉得自己当了这皇后以来,能享受到的东西也极有限……锦衣玉食是不假,但奢侈豪华却比前代皇后太后们差得远了。
举个例子,她听说当年詹太后住这紫宁宫时,每天晚上紫宁宫从宫门到正殿再到寝宫,一路都点着儿臂大的牛油大烛,照得宫室灼灼生辉,十分奢靡。
到了她当皇后,内务府拨下来的用度,也就够每晚在正殿和寝宫各点一些普通白蜡烛照明,这差距也太大了。
但秦皇后能被朱毓昇从众多候选人里挑出来入主东宫,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起码她很擅长做些表面功夫,对于朱毓昇的指示命令向来只有“遵从”二字,绝无异议。
就冲这一点,朱毓昇对这皇后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满了——他又不指望娶一个如詹太后般精明强干的回来,那样反而会让他觉得烦恼。
秦皇后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反正朱毓昇这位皇帝都不愿大办寿宴,自己的生日宴办得随意点儿,也就不算丢脸了,只要宫里人知道这不是因为自己失了皇上的宠爱就行。
说到失宠……
秦皇后才高兴呢。那罗淑妃不知做了什么,惹得皇上喝令她从御书房滚出去,之后皇上可是一次都没宠幸过她,反而在自己宫里住了好些日子。这怎能不让被罗淑妃压抑了好久了秦皇后顿生吐气扬眉之感?
罗淑妃那贱人,以为生了个儿子就能和自己比肩?也不想想,自己生的才是东宫太子。而且现在太子满了三岁,皇上亲自为他开蒙,请了翰林院的许多鸿儒来教导他……这可是作为储君来培养了。
后宫之中,母凭子贵,子以母荣,本来就是相依相生的。
为了让皇上更加待见太子,秦皇后更是努力做出贤德的样子来。这不,朱宜真才回京,就听说皇后下了懿旨,说她今年的生日宴不大办了,而且也不许官员与宗室送什么奇珍异宝上贺,“一应事宜以简朴为要”。
这姿态摆得够足的,心里是不是这么想,也就不重要了。
朱宜真把这前因后果一说,才对芳菲说道:“我正发愁送什么寿礼好呢。重了,皇后娘娘怕是要责怪我不尊旨意;轻了,对娘娘也不恭敬。恰好你送了这些新奇玩意过来……”
朱宜真笑了笑,指着芳菲送她的礼盒说:“不如我就让人到你香草堂里采购一些香露花茶,作为给皇后娘娘的贺仪送进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