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

十里红妆1 薄慕颜 12974 字 3个月前

不是嫌弃世子爷吗?现今他们家败落了,世子爷要不要奚落一番?”

徐灿冷冷的扫了一眼,“爷还没有那么下作!”

那女子像是习惯了他的这副臭脾气,不以为意嫣然一笑,“照这么说,世子爷是打算把傅小姐娶回来咯?唔……,现在倒也是大好机会。”

徐灿不理他,只顾一片一片的拣了雪梨往嘴里送。

“那谢家大公子欺人太甚。”那女子拍了拍胸口,一副后怕的样子,“听说当时他还拿着箭对着世子爷,真是好生猖狂!如今傅家大不如前,他虽救了人却没马上提亲,大约是不想娶了,正好世子爷娶回来给他添个堵……”

“你说够了没有?”徐灿雪梨也不吃了,冷声问道:“太夫人许了你什么好处?值得这般挖空心思来游说!”

“世子爷……”

“哼!”徐灿这人看起来莽撞的很,其实心里甚是清楚,“不管我娶谁,你也一样做不了世子夫人,用得着这么着急吗?傅姑娘被谢家那小子救了,当时爷就在跟前,无须你来提醒,少以为爷是那些没脑子的蠢货!”

“不……”那女子顿时花容失色,嗫嚅道:“婢妾没有……”

“滚出去!”徐灿一声断喝,看着那女子惊慌失措出了门,在后面喊道:“回头告诉那一位,爷这辈子就算打光棍,也不会娶她曲家的人!”

等人走了后消了消气,闭上眼躺回了长椅上静默不语。

谢长珩没有去提亲,大约是因为傅家老爷子的事,眼下傅家一定急着嫁女儿,这对自己来说是个好机会。

即便眼下傅家大不如前,也还罢了。

反正自己现在的处境,太好的人家也舍不得轻易嫁女儿,——只是谢长珩救人,终究在心里是个疙瘩,无法毫无芥蒂。

即便自己不在乎,可也不愿意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但如果就这么松手放弃,又心有不甘。

那个有着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心思透彻如水,遇到刺客反应敏快的少女,并非天资绝色,却总有一些与众不同吸引着自己。

徐灿在脑子里自己跟自己打架,微微皱起眉头。

“世子爷。”上次被葡萄砸了小厮在门口探头,往里打量,一脸小心禀道:“果郡王府的詹大人过来了。”

徐灿猛地睁开眼睛,当即道:“快请!”

宋氏越等越担心,按理说闹出了那么一段英雄救美,谢家应该马上就来提亲的,可是这等了好几天,还是等到谢家的人过来——

难道谢家不打算联姻了?

如果没有救人的事,谢家只是嫌弃傅家门第败落不愿结亲,那倒还罢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即便谢家凉薄也还能够理解。

可是现如今,女儿不嫁谢家还能嫁谁?这才刚从阎王殿门口打转回来,又要被逼到绝境吗?自己的女儿才得十四岁,还有大半生大好的年华。

宋氏一想到这儿,就吃不下睡不着,连着好几天都胸闷气短,心里难受得不行。

初盈自然知道母亲的心病,因此劝道:“谢家不愿意娶便不娶,我本来就不打算嫁去他们家的,便是将来都没人要了,娘你养我一辈子便是。”

“胡说!”宋氏又气又怒又心痛,狠狠骂道:“不许再说这样的话,谁说我要养你一辈子?!一辈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唾沫星子都把你给淹死了!”

“行行行,都是我说错了。”初盈赶忙改口,生怕把母亲气出个好歹来,想了想说道:“实在不行,将来咱们就跟着爹去青州,跟京城隔了千儿八百里的,谁还知道谁啊?爹好歹是一州刺史,难道还嫁不出去一个女儿?所以啊,娘你就别担心了。”

这话不过说说宽慰母亲而已,真要走……,也得等京城里的局势稳定下来,毕竟姐姐还在秦王府,——但愿这次的储位之争,不要把秦王给牵扯进去。

又等了一日,依旧没有等到谢家的人过来。

不过却听说了一个别人家的喜讯,依稀说来,订亲的一方和傅家还有那么一点点关系,——镇南侯世子和果郡王幼女春陵县主订下婚约。

初盈故作轻松笑了笑,“我看他们两家还挺般配的,倒也是一段好姻缘。”

宋氏听了怔了怔,半晌没回过神。

一想起从前镇南侯世子过来求亲,转眼傅家败落,人家就订了别人,虽说是自己当初拒绝了怨不得谁,到底忍不住替女儿心酸。

外面有丫头进门传话,“太太、四小姐,叶家二爷过来了。”

宋氏眼光一闪,若有所思的静了一瞬。

“娘!”初盈打断了她的凝思,往窗户后面躲了躲,不想让兰舟看见自己,对丫头道:“就说太太刚起来,让等一等。”然后撵退了其他的人,快速说道:“兰舟不知道是为什么而来,如果没事便罢,如果……,他要是提亲的话,娘你断不能答应他。”

“为什么?”宋氏的确有这样的猜想,“兰舟是个好孩子。”又道:“从前

我总想着傅家出了事,叶家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一直犹豫着。现今想想,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帮得上帮不上都无所谓,只要你过得好就足够了。”

“不是这样的。”初盈摇头,“娘你别急,免得遇事都乱了。”——

自己觉得一辈子不嫁无所谓,可是母亲不会这样想,她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良人,相夫教子、白头到老,更因为秦王府的事而变得急躁。

“可是兰舟……”

“他是不错。”初盈想起那个单薄斯文的少年,心里莫名有点难受,——他值得比自己更好的,而不是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纠葛之下,牺牲叶家的名声来娶自己。

静了静,接着说道:“人人都以为傅家和谢家要联姻,如果我嫁了兰舟,而叶家本来又败落如斯,难免会惹出许多风言风语。”顿了顿,“再者说了,兰舟不在乎不代表叶夫人不在乎,如果是叶夫人亲自上门提亲,或许还有一、二分可能,但如今……”

宋氏一怔,“是娘糊涂了。”——

如果叶夫人不喜,那又何必送女儿过去委屈受苦?

“娘……”初盈微有叹息,“不要再给兰舟希望,免得让他回去和母亲争执,闹得叶家上下不和,最后还让他更加失望。”站起身来,“希望只是我的多想而已,总之不能和叶家结亲,娘你知道该怎么说,等下我就不见他了。”

宋氏心里难受不已,看着女儿从侧门避开,出神了好一会儿,才颓丧道:“让兰舟进来说话。”

叶兰舟一袭淡蓝色素面袍子,依旧白皙清秀,却比从前憔悴了许多,彬彬有礼给宋氏请了安,“宋伯母。”目光在屋子里打量了一圈,有些失望。

宋氏忍住难过,颔首道:“坐罢。”

“宋伯母,今儿我来……”叶兰舟在肚子里练了许多遍的话,到了跟前,说起来还是结结巴巴,“要、要是……,谢家不愿意迎娶盈妹妹,那我可以……”——

果然被女儿猜中了!

此事宋氏已经冷静下来,明白叶家的不合适,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在肚子里不停的琢磨该怎么开口,才不会太伤对方的面子。

话还没有想好,便看见院子门口出现了一袭欣长的身影。

叶兰舟焦急不安的等待着,久久不闻回答,抬头发现宋氏的眼神有些奇怪,顺着视线回头看去,——谢长珩正朝这边走来,一如往常般丰神俊逸、淡定从容,绝不是自己这样心神不宁,他、他一定是来提亲的!

“长珩……”宋氏心里是说不出是高兴和欣喜,心里悬起的那块石头,渐渐的往下落地,忙道:“快进来坐。”

既然在这个时候过来,总不能是上门打脸,说我不要你们傅家的女儿吧。

谢长珩进门行了礼,侧首微笑,“兰舟,你也在。”

叶兰舟脸色惨白,强行撑着站了起来,颤声道:“宋伯母……,我先回去了。”生怕在下一刻,就亲耳听到谢长珩提亲的话,不等宋氏回答,便失魂落魄的出了门。

宋氏没有功夫追出去,——女儿的终生大事就要在此刻敲定,不等到答案,现在就算是天皇老子来了,也一样不顾上。

“前几日有事耽误了。”谢长珩先表了歉意,然后方道:“过两天,就会有官媒上门替谢家提亲,我今儿是提前过来说一声,免得伯母担心。”

自己若是不来,未免会让傅家的人悬心,会不会单纯是谢家长辈的意思,既然决定联姻,当然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所以才会走这么一趟。

“好好好!”宋氏一颗心落了地,差点失态当面滚出泪来,“难为你想得周到,有你这句话,我也就能放心了。”

谢长珩微笑道:“这事是小侄疏忽了,原应该早一点过来的。”

“不怨你。”宋氏一腔担心化作了感激,早先的埋怨也随之消散,只要女儿能够幸幸福福的,其余的都可以掠过不提,“那天要不是你赶来,阿盈她……”更何况,人家还救了女儿一命,“这就是你们命里头的缘分,总是要在一起的。”

“缘分?”谢长珩的眸光闪了一下,淡淡笑道:“应该是吧。”又道:“后日早上官媒就过来,母亲的意思,想让我二婶去请老王妃做保媒,不知伯母意下如何?”

谢家二夫人乃是安城郡主,——他说的老王妃,便是谢二夫人的生母豫亲王妃,给两家做保媒,这份量完全足够了。

宋氏自然是满意的,“挺好,倒是有劳老王妃了。”又问起谢夫人等家常话语,聊了有一会儿,放下了心,笑道:“看我……,拉着你没完没了的说,你是有正事的人,且去忙吧。”

“不要紧,已经告了假才来的。”谢长珩极有耐心,把礼数尽够了方才起身,“那伯母好生歇着,告辞了。”

出门下了台阶,看见了即将成为自己未婚妻的少女。

夏日阳光十分明媚,映照在那张削若莲瓣的娇小脸庞上,越发莹白如玉,正眸色复杂的看着自己,问道:“为什么?”

一次一次的接触以后,谢长珩已经不再

拿她当小丫头看,知道对方心思通透,也明白她在问什么,“我也不知道……”静了一瞬,眼里闪过一丝淡淡的倦怠,“你觉得是什么就什么罢。”

初盈收回了目光,没有对这个答案做出任何表示。

“我也想问一问。”谢长珩目光清明的看向她,“若只是因为老五胡闹的事,盈妹妹实在用不着太过动气,我自问不算太糟糕,更没有做过对不起傅家和你的事,但你却总是拒我于千里之外,又是为什么?”

初盈抿着嘴,——这要自己怎么回答?是像个小孩子一样的不满发脾气?还是扔下几句忿忿然毫无用处的话?还是说出自己是重生之人?

对于谢家,只是基于前世的记忆而产生的排斥,并没有到要死要活,都坚决不能嫁的地步。而且眼下除了谢家,并没有更好的人选,这门亲事已经敲定,母亲绝对不会容许自己拒绝的。

不管情愿不情愿,这辈子两个人都被捆在一起了。

既如此,自己还能再说什么?!

“我也不知道。”初盈原话奉还,垂下眼帘看不出表情。

谢长珩见她不肯回答,并没有勉强,自己也有一点疲惫,转而问道:“那两只小兔养得如何?”

“挺好的。”初盈觉得心头堵得慌,连虚伪客套的话都说不下去,低头道:“今儿天怪热的,我先回去了。”

谢长珩有一刹那的恍惚,——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亲事,弄成了现在这种疏离勉强的情形,可是既然做了决定,那就只有好好经营下去不能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1谢长珩这个人物有不讨喜的一面,但设定就是如此,至于他为什么会娶女主,详细的原因后文会一一描写。只能保证尽量不让人物走形,不过要他突然爱上初盈太过牵强,实在是不合逻辑。

2从《金玉》开始就一直琢磨怎么写好故事,怎么构架,怎么抖包袱等等,希望能够慢慢有所改善,能让自己和读者都比较满意。

3这一段男主人选争论的评论很精彩,都可以另外开一个文了,不管姑娘们是否继续看下去,先谢谢大家的一路支持。

4跟我同一批的好基友作者们,不少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工作、结婚、生孩子等等,已经不再码字。不过某颜打算继续写下去,不能接受本文男主的姑娘们,希望下一个坑有缘再见~

52、浓雾(上)

过了两日,一大早便有官媒过来提亲。

谢长珩的婚事,谢夫人大约准备了有十来年,一切都是现成的,加上两家都是急着成亲,----谢家想早点娶儿媳抱孙子,傅家想早点把亲事落定,因而三书六礼走起来十分顺利。

本来按理说,宋氏作为女方母亲应该拿捏拿捏,摆摆架子的,只是此刻哪还有做花架子的心思?因此并没有为难官媒,一切按着规矩来,收下了谢家的纳采礼,将初盈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取出,再由官媒转交谢家。

等到合了八字,上上大吉。

傅、谢两家自然都很满意,因为初容的婚事定在了次年二月,初盈作为妹妹,只能往后面定日子,初步定在了明年四月过来下聘,具体吉日再行商议。

宋氏松了一口气之余,另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那就是初芸的亲事。

姐姐没出阁,妹妹就先嫁人是要被人笑话的。

更何况还是庶出的姐姐,要是初盈先嫁了,不仅遭人笑话,宋氏还会被人质疑刻薄庶女,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初芸的亲事也定下来。

这件事,谢家那边也放在了心上。

谢夫人亲自过来了一趟,一则有事,二则顺便看看初盈,----未来婆婆看媳妇,一般来说少有这样的事,不过傅、谢两家是通家之好,又是另当别论。

“还没有定下来。”说起初芸的亲事,宋氏心下有些不快,只是不好当着外人说庶女的不是,含混道:“三丫头自幼在我跟前十分乖巧,不想委屈了她,给大户人家做填房总不好,想找一家能单独过日子的。”

高门大户的庶子,大多都是依附家族勉强生存,----以傅家三姑娘庶出的身份,想要嫁给嫡子,便只有往小门小户里面找了。

谢夫人心下有所领悟,开口道:“要说这样的,我倒是能说上一家。”

“哦?”宋氏听了,忙问:“想必是个不错的,却不知是什么人家?”

谢夫人笑了笑,“对方是个嫡长子,姓汪,是我们谢家的一户远亲,去年才刚中了举人。”又道:“要是这门亲事能够说成,那盈姐儿和芸姐儿两姐妹,可就是刚添一层亲了。”

宋氏心里明白,这位汪姓远亲一定隔了八竿子远。

谢家是百年世族的大家,少不了一些过来的依附之人,很多都是祖上八辈才能沾得上关系,----否则的话,对方又是嫡长又是举人的,怎么着也不愿意娶一个婢生女,想必那家人过得十分寒酸。

果不其然,底下谢夫人便道:“只是家境寒素了一些,从小就在我们家附学的,住得不远,平日里也时常有些来

往。”

----是时常过去打打秋风吧?

宋氏面上不动声色,笑道:“住得近才好,往后说话就更方便了。”

心下拿定了主意,这是一家,先头另外还找一家条件好些的,不过只是庶子,由得初芸自己去选,将来好不好也怨不得别人。

只是初芸的亲事一定,就不好再拿捏远在青州的陶姨娘。

不过担心归担心,到底还是眼前亲女儿的婚事要紧。

陶姨娘就算有了身孕,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即便是个男丁,生下来比宪哥儿还要小几岁,等养大顶多分点薄产与他,便算是尽够了嫡母的恩情。

谢夫人又说了一些家常话,转而扯到了初盈身上,含笑问道:“我还带了点东西给盈姐儿,不知她这会儿可得空?”

“她能有什么事?”宋氏当即侧首吩咐金盏,“去把阿盈叫过来。”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叫她别磨蹭,免得让谢夫人等久了。”

意思是,好好打扮一下再过来见未来婆婆。

女儿既然要嫁去谢家,今后就得看着婆婆的脸色过日子,眼下便是再没空,也得收拾妥当过来说话。宋氏虽然心疼女儿,但也不想让她在婆婆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一个好的开始,将来的路也会顺一些。

从来做媳妇的便是如此,这才刚刚开始,女儿且还有得日子熬呢。

唯一放心点的是,谢夫人看起来还算是讲道理的人。

遇上像自己婆婆那般不讲道理的,凡事偏心没个边儿,媳妇怎么做都不对,那才叫人头疼呢。

谢夫人慢悠悠的喝着茶,含笑说着闲话。

“娘,谢伯母。”片刻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进了门,先打了招呼,然后上前对着谢夫人福了福,等她点了头,方才恭谨乖巧的坐在一边。

谢夫人第一次仔细的打量未来儿媳,----从前替小儿子相看的时候,只觉得人差不多就行,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知根知底,没有那么多需要深究详察的。

一张小巧的瓜子脸,圆杏眼,肤色莹白如玉,天水碧的半袖上衣,月白色的银线挑花笼纱儒裙,仿佛水里一支亭亭玉立的清莲。

容貌算是出挑的,但也绝对称不上绝代佳人。

谢夫人心里实在不解,当初大儿子一直要娶初盈的原因。

两人年纪差得不少,儿子开始初懂男女情事的年纪,对方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丫头,再后来连面都不大见,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私情。

这种念头在她的脑子里一闪而过,时间非常短,毕竟一直盯着人看太失礼,从袖子里取了一块玉佩出来,“上次你在秦王府里受了惊吓,这是苏家祖上流传下来的,我做姑娘时就拿着了,现今给你,放在身边压一压邪气也好。”

若是拿谢家的东西出来,初盈是未过门的媳妇难免会不好意思。

宋氏暗叹谢夫人想得周到,再看那玉的确是有年头,光滑润泽、品相甚好,对女儿点了点头,“既然是长辈厚赐,就接着吧。”

初盈心里清楚,谢夫人正在悄悄的打量自己。

一个能让儿子等待两年之约,反反复复折腾出这么多事的儿媳妇,怎么能不让做婆婆的好奇?自己不能露出丝毫对谢家的排斥,更不能表现的太精明,反正自己的年纪摆在这儿,就拿年幼单纯做挡箭牌好了。

“多谢伯母。”初盈微微低了头,略带羞涩娇憨的道了声谢。

谢夫人暂时没瞧出什么,----未来儿媳看起来是个纯良的,只是年纪小了些,将来只怕要教的东西还多,少不得自己多费费神了。

等送走了谢夫人,初盈回了房,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还是做姑娘舒服,自己又是嫡出,在傅家基本上就是横着走。

将来……,又要整天去猜测别人的心思。

前一世因为从小看何九儿的脸色,又磕破了头,落了病,弄得整天自卑的躲在屋子里,连带身体也越养越差。若是换做这辈子一般底气十足,即便谢长瑜退亲,也还有亲娘给自己做主,绝不会因为初珍一句话气晕了头。

比同龄人多活了十几年,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多看透一些东西。

像先前谢夫人的打量……,只是一想到谢家,初盈就觉得有点头疼,----最后还是自己给自己解心结,不管如何让自己过得好就行了。

“四妹……”初芸声音温柔,在窗户口探头喊了一声。

初盈抬眸,看见了对方眼里隐隐的焦急,大致猜到了点,面上却不露什么,“三姐快进来坐。”朝着凝珠递了个眼色,示意等会儿上了茶都出去。

凝珠会意,笑着出去迎了人进来。

初芸哪里会有心思喝茶?等丫头们一走,便急急问道:“四妹,你到底跟娘说了没有?”语气里有几分埋怨之意,还有惋惜,“如今祖父辞了官,只怕叶家的亲事是不成的了。”

初盈见她有些语无伦次,便劝道:“三姐你别急……”

“我怎么能不急?!”大约意识到自己说

话口气太冲,初芸赶忙压了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要说我的年纪还不大,确实用不着急,只是四妹你都订亲了,若是我这边反倒拖在后头,外面的人总是要说闲话的。”

一副为妹妹着想担心的样子,----初盈便在心里叹气,大约在这个姐姐的眼里,自己是个只会在母亲跟前撒娇吧。

“你看这样好不好?”初芸换了个口气,眼睛里闪出一些明快,“二姐不是定在二月里吗?你是定在四月,嗯……,要是让母亲把我的日子定在三月,咱们家一个月出阁一个姑娘,说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这算得上是什么佳话?显摆女儿多吗?

初盈听她越说越不像,心下好气又好笑,只是犯不着打趣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便放柔了声音,“三姐你一向都是得娘心疼的,便是如今傅家不如从前,也不会随随便便嫁了你,且放心好了。”

初芸鼻翼动了动,毫无征兆的哭了起来,“四妹,我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