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这个人虽然只在京城当了大半年官,可是留给大家的东西却多不胜数,他用这些东西强势地在人们心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想忘记他都难。就像今天上朝一样,六部之中,有三部的折子都和楚辞有关。
待刑部尚书回到位子上,又一个声音响起。天和帝本以为这次总和楚辞没有关系了,但没想到,还是和他有关。不过,是和他被指派去的地方有关。
“臣,有本要奏!”兵部尚书跨了出来。
“准奏!”
“近日闽地水师在巡防周边海域之时,发现了一些没有大魏和周边列国标志的船只,这些船只俱是两头尖翘,行船时速度十分快,一看见我大魏军船便绕道,这么久了,竟一直不能查探清楚他们的底细。”
“竟有此事?”天和帝脸色凝重,“他们的衣着打扮也看不清吗?”
“这些人十分小心,在距离军船很远的地方就会掉头。军船也曾追过几次,可每次都会让他们逃脱了。”
“给祝威去信,让他这段时间加强巡逻,莫要让人趁虚而入。这群人来历不明,恐对我大魏不利啊。”
“是。圣上,还有一件事,恐怕也与他们有关。”
“何事?”
“近日闽地多个靠海的村子都有水匪的痕迹,被劫的村子轻则破财,重则被打成重伤。此事本该由当地县衙处置,可这事就发生在闽地水师发现这些船只之后。所以闽地水师元帅祝威怀疑,此事与他们脱不了干系。”
“真是岂有此理!朕没有吩咐将他们一网打尽,他们反而还欺负到朕身上来了!世间绝无这么凑巧的事,一定是那群人干的!给祝威去信,让他们务必在一个月之内,将这些水匪全部剿灭!”
“是,臣领旨!”
此事一出,接下来的奏折就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了。大部分的臣子对兵部尚书的奏折没有多想,可有一个人,却不得不多想了一些。
寇静站在武将的这一列,自听到消息之后,他就变得有些担心。辞弟此次外放,去的地方就是闽地。他的任务是治理当地学风,依他的性格,必然是事必躬亲的。若他在巡视途中,碰到了水匪可怎么办?
那些刀口上舔血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慈悲之心,若是辞弟和他们遇见,必然凶多吉少。
寇静有些后悔,要知道闽地此时正在闹水匪,他就不该让楚辞一个人去那边。至少也不该只给几个暴雨梨花针,而应该给他一把手铳防身才是!不,手铳也不够,应该让他拉一门“天罗地网”在身边的!
一想到他的辞弟有可能遇到危险,寇静整个心都揪起来了。回到神机营之后,他立刻铺纸写信,准备寄给楚辞,让他一定小心为上,出门时多带几个护卫。可是,他身边算得上护卫的只有张虎一个人!
想到这里,寇静又抽出了一张纸,写给徐管家,让他从寇家的商队里抽一队好手过去保护楚辞。
……
楚辞不知道自己即将接到一大队护卫,他此时坐在马车上,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因为,甘州府就近在眼前了!只要进了甘州府,再走一天,就能到达袁山县,那时,他就能见到阔别已久的亲朋好友了!
也不知道母亲和哥嫂身体好不好?珊珊长大了多少,会不会叫小叔了?不知道小远和钰儿跟在先生身边乖不乖,有没有给他惹麻烦?
他想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幸而,他马上就能知道了!
第263章 教坏小孩子
“先生,这就是您小时候进学的地方吗?”傅明安走在青石巷内,看着前方暗红色的大门,门上有一块匾,上书“袁山县学”四字。
“是啊,它和国子监比起来要小太多了,但是里面的夫子们和同窗都很好。”楚辞看向那熟悉的大门,眼里满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这个地方是承载着他的梦想启航的地方,若不是夫子们的悉心教导,哪有今日的楚辞呢?
“哇,老爷,这块石碑上写得是您吗?”常晓上前几步,看着竖立在大门左侧的那块和人差不多高的石碑,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
傅明安和张虎两人也好奇上前,张虎不认字,便让常晓读出来。楚辞听后,羞耻心瞬间爆棚,天哪,这块石碑到底立在这多久了?!上面写的东西十句有九句是胡乱编造的,简直都要把他夸到天上去了。
不同于楚辞的羞耻,傅明安他人三人看了石碑上的介绍之后,倒是对楚辞更加崇敬了。
几个人在门口的动静被县学的门房发现了,他走出来问道:“敢问几位到这来有何贵干?如果是找人的话,不妨——你你,你是楚、楚……”
门房瞪大双眼,那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取悦了楚辞,他轻笑一声,说道:“我是楚辞,此次回县学是为了拜会孔山长和夫子们,不知小哥还记得我吗?”
“哎呀,当然记得了!”门房猛地一拍腿,就往里头冲去,嘴里还叫着,“状元郎回来啦!状元郎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