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广州, 生活又重新步入正轨,大家上班的上班, 上学的上学, 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高味重新开张了,店里的卤味已经成了一大特色, 有很多稳定的老客户, 高凉打算今年再开上至少两家分店。所以她现在就开始物色合适的店面了,上半年他们就能够还清所有的欠债, 到时候就有钱开分店了。高凉知道自己现在还李俊毅的钱还有点难度,但是只要分店陆续开起来, 还钱只是迟早的事, 说不定将来她的分店开到全国各地, 赚的比李俊毅还多呢。
李俊毅也终于有了新动作,开始在工厂增添设计部了。本来照高凉的打算,去年下半年就应该准备的, 但是他们顾虑朱文武的感受,所以没急着弄。如今朱文武工厂也开起来了, 欠款很快就能还完,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正是甩开膀子干的好时机。
春节之后是招工的旺季, 李俊毅派了人去人才市场坐班招聘。90年代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大学生还包分配工作,大家都捧着稳定的铁饭碗不舍得撒手,北上南下还不是一种普遍认识, 所以真正的人才并不那么好招。招了半个月的工,才招到两名设计师。
高凉便对高盼说:“你们同事有认识的熟人,或者你同学中有非常优秀想换工作的,都可以介绍过来。”
高盼开玩笑说:“我毛遂自荐可以吗?”
“你愿意来当然可以啊。不想设计童装了?”
高盼笑着说:“我就开个玩笑,还是设计童装吧,我喜欢做童装。要是俊毅哥厂里打算开设一个童装部,我可以跳槽过来。”
高凉当然也不强求妹妹,年轻人都希望不靠家里,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那你赶紧帮我物色人来吧,急缺!”
“我帮你问问,可能有的,我那些同事都干了好几年,认识不少人。”高盼说。
没过两天,高盼的同事果然推荐了一名资深设计师过来,李俊毅总算松了口气,可算有个挑大梁的来了。本来李俊毅和他谈得好好的,工资待遇都说清楚了,还让对方做设计主管,结果到正式上班那天对方又不来了。
高盼跟同事一打听,原来对方嫌弃办公环境太偏僻太简陋了,跟他的心理期待值相差有点远。李俊毅气死了,说:“居然是个只敬罗衫不敬人的,算了,算了!”
高凉见他这么失望,有些心疼地安慰他:“没事,咱们就慢慢来吧,等咱们发展起来了,他想进还进不来呢。”
“没有他,我就不信我这品牌做不起来!”李俊毅的牛脾气上来了。
他们打算从一开始就走品牌路线,设计属于自己风格的服装,然后开专卖店。但是现有的两名设计师恐怕撑不起一个品牌店服装的设计,因为一个是才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年轻设计师,没有担任过主创设计,另一个还只是个很有灵气的设计新手,都很年轻,让人怀疑能不能挑大梁。万事开头难,只能先做着,所幸他们有经验丰富的打版师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