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一果这边问:“颐风,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礼物,我们总要有回礼才是。”

童颐风:“自然。喜爱药材,你我二人送一份名贵的药材给吧。”

戚一果犹豫:“会不会显得太小气了些?”

童颐风:“说过,若是送他金银珠宝,他却是留不下。”

戚一果:“啊?为何?”

童颐风摇头:“我也不知。还是送药材最稳妥。”

戚一果想想说:“要不,咱们去问问贵送什么药材最合适?名贵的药材虽说值钱,但也不一定是最需要的。”

童颐风想想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你我现在就去。”

“好。”

皇贵还在屋里听卓季画大饼时,德贵却是已经知道顺给各主宫的人送了一份精油皂。德贵看得更深些。卓季这么做一是要各宫的贵主帮忙宣传。二,也是大气之举。他、明和惜贵妃那肯定是会有的,但卓季作为陛下宠侍,若是只给他们几人,倒显得小气了。毕竟这东西虽然稀罕,但不是精贵之物,各宫送一套,也符合卓季的身份。而且各宫现在的贵主背后都是目前深得陛下重用的股肱之臣,这后宫一团和气了,于陛下而言也是一份轻松。

昭和淳前来询问送顺什么药材合适,德贵给出的建议却是不要送药材。

“你二人一个是宿州人,一个是锦州人,都在江南。这江南下去就是南粤了。顺一直想多收点南丁香,而这南丁香就产自南粤及以南的地方。本宫是知道顺手头上没多少,本宫也一直在寻人帮他收,但量不多。你二人若是家中有门路,便帮顺寻些南丁香吧。”

昭和淳一听高兴极了,能为顺做些事他们自然是乐意的。昭立刻说:“侍身知道了,侍身这就给家中去信。”

淳:“侍身也马上去信回家。”

德贵:“给顺的回礼不急,但要送到他的心坎上。这南粤若是有什么稀罕种子,你们也让你们家人找找。”

“侍身谢提点。”

昭和淳走了,福全不解:“主子,昭和淳若是回礼太慢,会叫人觉得怠慢的。”

德贵淡淡道:“顺又不是旁人,会在乎这些虚礼。该送什么药材给顺,不是能随便叫人知道的。送些顺喜欢的,但又不是必须的反而最好。他二人有此心,本宫提点一下也无妨。郸阳宫最需要的是安稳,顺不讨厌他二人,他二人也识趣守本分,那本宫就让他们安稳。不过你说的也是,顺不在乎,却保不齐有人会在背后挑事。你去翔福宫提一嘴。”

“奴婢这就去。”

卓季从华阳宫回到翔福宫不久,温妃、萧妃、瑾、琼嫔的回礼就陆续送了过来。四人的回礼都没有太夸张,有亲手绣的小件绣品,有自己做的家乡小吃。宫里的妃侍们虽然多是出自大家,但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是他们从小到大的必修课。入宫后,学一两道菜品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跟他们相比,卓季女红最拿的出手的恐怕就是打补丁了。古代的扣子和现代的扣子不一样,他还真不会缝。所以某位皇帝陛下这辈子也别指望他的爱侍给他绣个荷包,做件衣裳。

卓季对这些回礼表示喜欢,然后给了翔福宫的厨子用葡萄干做酵母的方子,要他琢磨琢磨,尽快出成果。这天,前朝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太师上奏,表示因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无法再为陛下、为俣国作出贡献,希望陛下允他卸去太师一职,告老还乡。韶平秋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是皇贵的两个兄长也都出面,表示父亲(祖父)年事已高,无法再应对繁重的政务。

六部的尚书,陈长庚、隋国公等人则都说了几句求情的话,永安帝表彰了一番韶太师这一生无论是对他还是对俣国朝堂的贡献后,却还是准了。其实很多人都猜到陛下一定会准,即便是出来求情的人中,诸如史玉、隋国公、陈长庚等人,与其说是为韶太师求情,不如说是在韶太师离开朝堂前,给老太师留几分面子,不至于叫他走得那么凄凉,临老了都没几个人为他说话。

永安帝准许韶太师辞官,不过没有让他还乡。怎么说韶太师都曾是他的老师,又是秦王的曾外祖,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都不能就让韶太师这么回乡去。韶太师辞官,他妻子的诰命也被收回,与此同时,太师府也要让出来。太师府是御赐,换句话说,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如今韶太师不是太师了,这御赐的府邸也自然不能继续住了。当然,韶家不缺钱,更不缺宅子,只不过韶太师这么一辞职,还是令不少人唏嘘。因为韶家的一个决定,韶太师不得不辞职,而不是因他寿终正寝而自动离职。韶太师若是以太师的身份辞世,那他死后的待遇和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死后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古人对身后事的排场比活着时的地位更为看重。韶太师这一举动,就是韶家对陛下的交代。

收了回礼,卓季换了家居服,窝在罗汉床上休息。王保和原秀从外面进来,小慧正跪在主子身后给主子按摩太阳穴,卓季有些累。

王保低声说:“主子,陛下回宫了,说是去毓娴宫。”

卓季闭着眼睛“嗯”了声,王保顿了顿,接着说:“奴婢听说,韶太师今日朝堂上,辞官了,陛下准了。”

卓季睁开了眼睛。原秀立刻道:“福全过来说昭和淳去贵那儿问给主子您送什么药材合适,贵让两位给主子您弄些产自南粤的稀罕东西。说是两位家中都在江南,离南粤近。”

卓季好半天后说:“我知道了。王保,你去毓娴宫,问问陛下今晚在哪过夜。”

“是。”

第146章 他如此为我着想

永安帝到毓娴宫的时候,挺着大肚子的惜贵妃已经在门口候着了。永安帝面色平静地进了毓娴宫,在惜贵妃要行礼时也是立刻伸手扶住,看不出丝毫的冷落,似乎他回宫后一直未来东八宫只是忙得顾不上。永安帝不到东八宫,东八宫的妃嫔们就难以见到皇帝。而永安帝到不到东八宫则取决于惜贵妃有没有失宠,毕竟陛下的爱侍是顺,住在西八宫。若不是东八宫还有一个贵妃娘娘,陛下一年到头也不会有几次往东八宫跑的时候。即便是刚提上来的静嫔娘娘,其实也并不受宠。住在毓娴宫的妃嫔们见陛下对贵妃娘娘并无任何异常,都放下心来,看来贵妃娘娘没有失宠,陛下是真的忙得没顾得上过来。

惜贵妃在永安帝身后一个位置的地方跟着,快进屋时,惜贵妃出声:“陛下,妾身有事与陛下说。”

永安帝让人留在屋外,只带了张弦,惜贵妃也只带了如意进屋。永安帝进屋坐下,惜贵妃却是在如意的搀扶下艰难地跪下,如意也跪下了,而永安帝面上的平静被不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