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齐王站起来:“儿臣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永安帝让两人坐下,说:“国事,父皇在这个龙儿出生前,是没有心思了。你二人要多操心。”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尽心,不叫父皇分心。”
永安帝长叹一声:“宫里就少一个哥儿,指不定就在顺肚子里了。”
皇贵擦着泪说:“不管是哥儿还是皇子、公主,那都是臣侍们的宝贝。”
德贵、惜贵妃和明双手赞成,可不是么。且不说宫里多少年没有新生儿了,就凭这是顺腹中的孩子,那就是他们的宝贝。
皇贵:“陛下,此事太后应是知道了吧?”
永安帝:“太后已经知道,朕把小慧和常敬派去太后身边,也是怕他二人坏事。”
永安帝喊来太子和齐王,特别是太子,不避讳告诉他这件事,就是让他安心。他的太子之位不会因为顺腹中的龙儿而有任何的变动。太子安心做他的太子,好好监国,好好为他这个父皇分忧就是。齐王作为辅佐,自然也需要知道这件事,才好配合。
永安帝是真的很怕卓季知道后抓狂,接受不了。三个月到了,永安帝告诉皇贵他们就是未雨绸缪。若等到瞒不下去的时候卓季当真受不了,皇贵他们就得帮着劝说、安抚。再者,宝贝龙儿要出生了,这宫里也得事先准备起来了吧。奶娘由林燮山去找,这照顾龙儿的教养嬷嬷,贴身宫人,都得准备起来了。
等到永安帝从华阳宫回到翔福宫,卓季已经起来了,正在吃柚子。永安帝问:“何时起来的?”
卓季:“半个时辰前。陛下,来吃。”
卓季把剥好的柚子递过去,永安帝弯身,就着卓季的手吃掉一块。
永安帝回翔福宫了,太子和齐王也去忙了,德贵、惜贵妃和明都没走。明的眼眶还是有点红红的,脸上带着喜悦,惜贵妃双手合十:“这是天意啊,老天爷一定要保佑顺。”
德贵:“顺是带福的人,肯定会平平安安的。不过陛下如此的谨慎,看来顺也确实可能没法子接受。不然三个月满了,陛下不说大赦天下,也肯定迫不及待地宣发了。”
皇贵:“顺有身心障碍症。这侍寝什么的都还好说,孕育龙嗣对他而言就勉强了。但怎么说龙儿都有了,也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陛下说预产期在翌年五月底,正好天暖了不受罪。贵,不如太子和齐王选妃的事,先放放。等顺生了之后再说。”
德贵:“也好。这龙儿生下来可是咱们郸阳宫的宝贝珠子,万一选好的妃侍跟这小宝贝八字冲撞了。”
皇贵点头表示赞成。太子和齐王都没有心仪的人,所以无所谓选谁做正妃、侧妃,这一前提下,自然要多方面考虑了。
明心急火燎的:“顺生之前我怕是都没心思做生意了。不行,我回宫去给家里去封信。叫他们送些好东西进宫。”
明说走就走,一刻钟也不多留。惜贵妃:“咱们几个亲手给小宝贝做几身贴身的衣裳吧。顺不会女红,他自己恐怕也没这个心思。这要万一当真是个哥儿,那就真是咱郸阳宫独一无二的宝贝了。”
皇贵:“你这主意好。咱们自己做的衣裳总是放心些。”
德贵:“那我也不多留了,我去立锦堂看看。”
惜贵妃:“我与你一道。”
皇贵:“那就一道吧。咱们选好料子再给明送过去。”
三人带着各自的仪仗浩浩荡荡去立锦堂,差点没把立锦堂的管事吓尿了。
所有知情的人在卓季尚被蒙在鼓里时就开始为他和那个还有差不多七个月才会出生的小宝贝激动忙碌了。虽说十月怀胎,但其实不会满十个月。对于选妃延迟的事情,太子和齐王无所谓,他们两人现在最关心的也是顺母父腹中的那个弟弟或妹妹?
卓季还不知道,永安帝也就不让皇贵他们去翔福宫,一切照旧。永安帝煞费苦心转移卓季的注意力,只要外头不下雪,他就会带卓季去看戏、看歌舞,看比赛。若天气不好,他就带着卓季在屋里写大字,或者他弹琴给卓季听。颤巍巍地坚持到卓季腹中的孩子三个半月了,这一天在胡鹏举检查完,卓季又午睡了之后,永安帝问胡鹏举:“确定是一个?”
胡鹏举表情严肃地点头:“臣可以确定,当真是一个。”
永安帝愁得搓了把脸,眼看着肚子要遮不住了。昨天晚上卓季洗澡的时候盯着自己的肚子,差点没把永安帝吓死,赶紧跟他说话,转移走他的注意。
永安帝一直不问胡鹏举是男还是女,胡鹏举也没有主动告知的意思。永安帝:“孩子长得太快,会不会,有问题?”
胡鹏举沉默。孩子长得过快,很可能是巨婴症。
永安帝深吸口气:“只要孩子平安降世,无论他身上有何毛病,都无妨。”
胡鹏举:“福泽深厚,最多也不过就是孩子长得比旁人大些,壮些。够不够聪明之类的,仁者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