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帝没好气地道:“裴谦雪不是都同你说了吗?那巫祭大典上,木牌测算出来的结果,就算是朕也没法轻易插手更改。”
“你倒好,连这种给自己势力添砖加瓦,不费一兵一卒的买卖和机会都不抓紧。”
他恶狠狠地在奏折上落下一笔:“届时那木牌要是没能选到你,你让朕的老脸往哪里搁?”
宗洛嘴唇嗫嚅两下,忽而睁大眼睛:“那薛御史......”
有什么东西如同丝线一样串起来了。
当初他在皇城内孤立无援,薛御史是第一个找上门来,公开站队三皇子党的重臣。
更别说......众人皆知,三公九卿皆是渊帝器重的臣子。
丞相裴谦雪为最高级别行政官员,总揽政务。沈太尉,最高级别武职,统领诸君。薛御史,监察百官,纠察事务。
这三位无疑是大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薛御史是宗洛坚定的支持者,裴谦雪是宗洛挚友,就连沈太尉也对他颇为欣赏,隐隐约约有投橄榄枝联姻的意图。
除了这几位,九卿里都没有公开站队其他皇子的,个个夹紧尾巴做人,生怕渊帝敲打。
“到现在才发现,还是朕高估你了。”
渊帝哼笑一声:“刚回朝的质子,又无母族势力支持,不过是会打仗而已,难道我大渊还缺将才?”
“薛御史位列三公,年高望重,一把年纪了还亲自登门拜访支持你。若不是朕的授意,难不成你还真以为你是什么香饽饽。”
宗洛抱着湛卢的手指止不住颤抖。
是啊,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原来早在这么早之前......一切就有迹可循。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自年节之后, 天下局势越发绷紧。
豫国和卫国苟延残喘,都在提防着大渊出兵。好笑的是,这两个国家一个国君年老昏庸,另一个国内忙于内斗, 即使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都还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合作也不坦诚, 颇有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感觉。
在这种时候, 大渊只要传出一点风声, 他们都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曾几何时,大渊铁骑还是人人嘲笑的对象。卫国曾经称霸列国时,大军直接压境到其他国境线上, 根本就不把大渊放在眼里, 还得乖乖送来质子。
然而现在, 今时不比往日。
一反常态的, 对战事及其热衷的大渊在年节过后, 竟然沉寂了一段时间。就连驻守在其他驻地的军团也没有继续扩张的意图, 叫人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渊不动,其他两个国家更不可能动了。
豫国如今国内吵得不可开交, 名将武安君上书豫王, 请求出战。然而豫王已经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不愿意冒险做这亡国之君, 于是请战的请求被屡屡驳回。
与此同时, 大渊终于有了些新消息。
据说去年于函谷关一役里以身殉国的三皇子,奇迹般地归来了!
消息一出,举国皆惊。
对于敲锣打鼓欣喜若狂的大渊民众, 其他两位国家就是忧心忡忡了。
大渊重武,本来会打仗的将才良兵就多,现在骁勇善战的三皇子又回来了,还是在这种要命的关头,简直就是不给他们活路啊!
旁的不说,大荒上的军队,哪个听到大渊三皇子和北宁王的名头,不闻风丧胆,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先下一半士气的?
在这一片消息里,几位夺储正烈的皇子反倒保持诡异的静寂。
从宗洛入住羽春宫到完全恢复视力不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们大多还在呈观望状态,结果今早上朝时渊帝连发数道圣旨,转手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