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听到动静都从家门口探出了头,看着云舟一伙人议论纷纷,没过一会儿便回家翻找老物件去了。

他们不懂这些,也没有古玩销售渠道,与其当废品卖了不如卖给这些人,或许有哪个宝贝挺值钱呢。

第一家不知道是没人还是什么,大门紧闭,敲了一会儿也没人开门。

几人很快放弃,来到了第二家。

这家的院子很大,门半开着,从漆红的大门往里看,能看到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很有格调。

一个老爷子过来开了门,仔细看了他们几眼,尤其在洪海的一身行头上停了停才道,“收老物件的?进来吧。”

这里的老宅子都是挨着的,里面的人也互相认识,治安很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老伴走了,子女也都不在,只把小孙子养在我这里,唉,日子不好过哟。”可能平时没人说话,老爷子和云舟几人聊了会儿家常才把东西拿出来。

“这是我小时候家里流传下来的字画,你们看看值钱不?对了,还有几个瓷碗,有些年头了,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在用,我拿给你们瞧瞧。”

老爷子拿出一个沾满灰尘的木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两个卷轴,又去旁边的桌子上拿瓷碗。

徐泽缓缓展开卷轴,只见是两副山水画。只是从画工和题跋来看,不是什么名人大作,就是很普通的清晚期水墨画作品,最多值几千块。

洪海则在屋子里四下查看,看看有没有其他值钱的物件。

这时候老爷子已经把两个碗拿来了,其中有只碗下面打了两个锔钉,看来确实有一定年份了。

云舟简单看了几眼,将碗拿在手中观察起来。

第46章 晋江正版

云舟手里这只打了锔钉的瓷碗上画的是两只彩蝶徜徉于花海之中,典型的红黄绿三色,色彩明丽,属于五彩花蝶纹,看起来很漂亮。底部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从外表来看,像是清康熙年间的官窑。

但他上手仔细地感受了一下胎质,能明显感受到胎质的粗劣,不像官窑那样胎体轻薄。

碗上的五彩是一种釉上彩,需要在单色釉上先勾勒出轮廓、再填色彩,进行二次入窑烧制,工艺较为复杂。眼前这件瓷器填彩不够精细,有些涂彩超出了外部描绘的边框,如果是清康熙官窑的话,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所以根据他的判断,这应该是民国仿康熙官窑的瓷器。至于底部打了锔钉,或许是老爷子的家人认为这是官窑精品才会比较爱惜。

至于另外那只碗,东西确实有些年头了,只是达不到民国时期,充其量只能算是老一点的物件,没什么价值。

小玉龙张嘴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懒洋洋的从那只五彩碗上吸收了一道灵气,接着便蜷着身子趴在少年的手腕上,尾巴一甩一甩的,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

它的表现无疑更肯定了云舟的判断。

“怎么样?这几件老物件能值多少钱?”老爷子咳嗽了两声,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着他们。

云舟在心里叹了口气,恐怕要让他失望了。

他们和洪海小声讨论了几句,得出结论:这三件东西加起来最多也就一万出头,而且不好出手。

两副没有名气的画和一只打了锔钉的民国仿康熙五彩瓷碗,应该很少有人会买,即使是云舟自己也不会收藏的。

“老爷子,东西确实是老的,只是不算好,都是很普通的物件。”洪海实话实说,“我们要拿的话,最多给您这个数。”

他比了两根手指,“两千块,您考虑一下出不出。”

这是很高的价格了,其他来收货的恨不得往死里压价。

来这里收货说白了就是来捡漏,看见好东西不能说好,好的要挑点毛病、年份久远的往近了说,不然怎么压价、进而赚取利润呢?

俗话说的好,‘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可见这一行的暴利。

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风险。

来乡下淘货收的东西品类大多较为繁杂,其中是真是假、收到后能不能卖出去,后果全部要自己承担。打眼是常有的事,不能和正规渠道的货源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