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里描写这段迷路经历是:到处都是差不多的大山,有时候走到另一座大山里也会分不清山里的区别,想调头回去,又会无意中走到了其他的山头里,结果越走越远。
关于迷路这种事,赵斐穿书以前糊的时候,跟的一个剧组在较为特殊的地带拍戏时也遇到过,不过迷路的是自己的经纪人,当时为了尽快找到人,着急下就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完全用对方的思维逻辑从对方的出发点走一趟。
这个办法比较玄学,不算靠谱,且需要两点,一是足够熟悉迷路的人,二是保证自己不会迷路。
又转了一个弯,赵斐手机电量不多了,他直接用脑容量复刻一路上的岔口和所过之处。
然后就需要选择代入的人。
按理说,他最了解的应该就是赵殊然,毕竟穿书前他演的这书的角色就是主角受赵殊然,对方性格他自然摸得透透的,如果没有陆枫,他一定会代入赵殊然的视角去找所谓的彩虹石。
但陆枫在,这个想法直接就被他否了。
和陆枫在一起时,岔路上的很多选择,未必就是赵殊然会做出的。
赵斐开始尝试用陆覃的视角走这趟路。
天快黑了,再找不到人,他们怕是要在山里受冻。
……
此时另一处山路上。
赵殊然实在走不动了,两只脚都起了泡,旁边一个带路的小孩子呜呜地哭着叫奶奶,说要回家,他叹了口气,牵着小孩子哄。
陆枫过来准备背他走,赵殊然没让:“都走不动了,先歇会儿吧。”
陆枫没办法,也坐下去哄那小孩:“天黑前准送你回去。好了好了,等会哥哥背你走,别哭了。”
几个小时前,陆枫原本的计划是和赵殊然划船游水,下水前遇到一群小孩,其中就有几个是淼洼村小学的学生,那些学生自然不知道他们是谁,只当外地来玩的,兴冲冲说山里有彩虹石,他们准备去捡呢。
赵殊然被他们口中的彩虹石吸引,陆枫看他感兴趣,就放下划船计划,跟着那几个小孩一起去。
那时,一直在拍漂亮风景的堂弟,听到彩虹石这三个字,竟也一声不吭地跟上。
结果翻山越岭走了半个多小时,毛都没见着。
那些小孩想一出是一出,说今天太热了,不想走了,转身就要回去。
白白走了这么久,陆枫怎会不甘愿现在回去,叫住里面一个看着最大的小孩,问他们彩虹石在哪,他们自己去找。
那小孩就乱七八糟指了一通,最后指了个大方向,说往哪里走就有,陆枫本来觉得不靠谱,其中一个小孩或许也想捡彩虹石回去,“背叛”了大部队,转身回来跟他一起,还说能帮他们带路。
于是就又重新出发了。
然后就一起迷路了。
最初发现走错路的是陆覃,一张棺材板脸看着陆枫,说他们走错了。
陆枫便问那小孩,小孩说:“我记得是这条路啊。”
陆覃:“……已经不是那座山了。”
几人都不太信,结果转了一圈,还是找不到原来的路。
鬼打墙似的。
这边偏远,手机没有信号,他们也不敢多停留,只是走得久了,这山上又有不少上下坡,到暗色黄昏出现时,几人体力已经透支。
陆覃常年都坚持每日长跑,耐力比他们好些,在他们休息时,去前面找路了。
松树下,陆枫不会哄小孩子,看小孩一直啪嗒啪嗒掉眼泪,实在没了办法,转过身用手扇风。
赵殊然看小孩哭得伤心,就换了一个方向安抚:“你别怕,起码我们不是单独来的,我爸妈还有我哥都在山下,看我们现在都没回去,肯定会上来找人的。”
小孩还是哭:“那他们也迷路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