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窗口很简陋,五个排在一起帐篷,中间打通,前面对着群众那边还没掀开,只放了桌椅,平均一个帐篷口两张桌子四张椅子,旁边有牌子写着某某医院某某科室某某医生,叶一柏匆匆看了看内科居多,外科就只有三个窗口。

除了济合两个,还有一个普济,普济……还真巧啊。

叶一柏这边心里暗道巧合,另一边郭颉和老师一走进帐篷,就看到了站在旁边叶一柏。

主要是在一群四五十岁中年男人中间,叶一柏实在是太显眼了,年轻,长得帅,还有旁边那些个时不时偷偷往他那个方向看30340小护士,让人想忽视他都难。

“叶医生!”郭颉兴奋地朝他挥了挥手,“老师,他就是我跟您说叶医生,那天晚上都亏他了,不然那群警察能把我们医院给拆了。”

郭颉一边跟旁边中年医生说着一边朝叶一柏方向走来。

“叶医生,你也来义诊啊,上次忘了问你,你是哪个医院,你老师呢?没有一起来吗?”郭颉显得有些兴奋。

民国西医少,外科医生更少,加上民国百姓相对保守治疗理念,义诊中来更多是内科医生,郭颉一个外科,专攻又是那么不可说方向,跟那些同龄内科医生共同语言总是少了些,因此他看到同时外科叶一柏,就极为高兴了。

“我老师要上课。”叶一柏边说,边对着郭颉身边中年医生点点头。

郭颉老师约莫五十岁左右,在这一波义诊医生里算是年纪大了,且从时不时就有人主动打招呼情况看,这是一个极有名望医生。

“萧医生好。”叶一柏跟着其他打招呼医生一样称呼道。

萧医生温和地笑道:“郭颉都跟我说了,上次事真是麻烦叶小友了,我当时刚好有点事出去,如果当时没有你出手,耽误了病人治疗,那我就难辞其咎咯。”

“萧医生客气,治病救人,本分而已。”

几人说话间,一阵清脆铃声响起,一个面容严肃女护士按着从自行车上拆下来车铃,用一口地道上海话说道:“九点嘞,各位先生都做好,我们开始嘞。”

说着几个护士上前将桌子前帐篷掀开,帐篷外面站着几个安保人员连忙把两边帐篷固定住。

“早上不是说济合人会过来?都开始了还没见人呢。”

“别想了,他们能每个月送物资已经很好了,那些个洋人医生,除了数得出几位,哪个不是眼高于是济合。”

“听说济合床位,都是要两三个月前预定,农工商局副局长拖了好些个关系都没预定上。”

随着护士们掀帐篷动作,帐篷里医生陆陆续续都到桌前坐下了,见最旁边济合桌子还空着,就不免又议论声传出来。

萧医生和郭颉也到普济医院所在位置处坐下,见叶一柏还站着,郭颉不由奇怪道:“叶医生,开始了,你到你位置上坐下吧。”

郭颉环顾一周,两个医生一张桌子,一共二十个位置,除了济合,都坐满了?

那叶医生坐哪?

郭颉想着是不是红十字会医院后勤弄错了,要不和老师商量下让叶一柏跟他们一起坐吧,就在他这么想时候,叶一柏坐下了。

叶一柏动作让帐篷里声音就是一静。

一个看起来二十岁左右年轻华国人,在济合医院医生位置上坐下了?

就好比一群学校去招生,到了地方发现居然华清燕大招生办牌子也竖在那,众人暗搓搓关注华清燕大30340动向,突然发现一个看起来像学生模样人大咧咧地在华清燕大位置上坐下了。

这让其他人怎么想?

“小伙子?你没坐错位置吧?”有人忍不住开口道。

“哦,没有。”叶一柏一边检查红十字会医院准备东西一边回答道。

因为同时外科缘故,普济萧医生和郭颉位置正好在济合两张桌子旁边,“叶医生,你是济合呀?济合还招华人医生?今天就你一个人来吗?”

叶一柏检查完药品器械,眉头微皱,这么些东西哪够用,幸好他们自己也带了些。

“我只是实习医生,我上级医师现在在和红十字会医院对接这个月捐赠物资事,应该快到了。”

我只是实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