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林突现天地门,少年书生寻线索

龙凤双侠 金谷文良 1899 字 4个月前

第四章武林突现天地门,少年书生寻线索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风华茂,红颜少女鬓边俏,此刻的江湖人才辈出,已然是年轻人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这一年是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元朝到今天也已经灭亡了二十年了。其实正当阳春三月,武当山顶,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年正在练剑,只见这个少年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在一身白衣衬托下更显素净娴雅,手中一把长剑似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剑招闪烁无常,这正是武当的绕指柔剑法,这套剑法共七十二路,完全是靠内力将剑压弯发挥出柔软灵动的威力,当年莫声谷凭这套剑法在光明顶上还曾小胜白眉鹰王殷天正一招。

而这个少年正是殷梨亭的儿子殷玉龙,十八年前成昆来武当捣乱时他还只有两岁,当时他随父母去了昆仑山所以幸免于难,当他们赶回来时武当已然换了一番景象,殷梨亭是收到了师父的来信得知两位师兄都已遇难,师父又伤重难愈,要他火速回去接任掌门重整武当之后才星夜兼程赶了回来,当他见到两位师兄以及几十名弟子的尸体的时候不禁失声痛哭后悔自己不该离开没能与师兄们并肩作战使得武当遭此大难。

这时两名弟子搀扶着张三丰走了出来,此时的张三丰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脸上已没有了一丝血色,气喘吁吁地说:“犁亭啊,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用过于伤心,你还要重整武当,责任重大啊,你能幸免于难也是上天不亡我武当要你肩负这大任,不过你性格过于软弱处事太感情用事,缺少主见总是逃避,你要切忌这些缺点啊,现下武当二代弟子只有你一人了,你一定要学会独掌一面,武当遭此大难元气大伤,我也命不久矣,以后武当就交给你了,我看玉龙这个孩子天生骨骼精奇,是练武的好材料,脸又显福相,将来定能成一番大事业,你一定要好好培养他成人,传我的衣钵,弘扬我武当的侠义精神。”

殷梨亭跪在地上哭着说:“徒儿谨记师傅教诲,定不负您老人家厚望,请您老人家放心。”次日,武当举行了接任大典,正式将武当掌门人之位传给了殷梨亭,而张三丰不久也因伤势太重驾鹤西去了。

从此以后,殷梨亭便悉心培养儿子玉龙,将他当成武当未来的希望严格要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殷玉龙也没辜负父亲的教导,把武当的功夫都学得差不多了,身手已不在父亲之下,缺少的只是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磨练,看他刚才的剑法就知日后不可限量。

正在这时候一个中年妇人走了上来,只见这个妇人容貌俏丽,一张圆圆的脸蛋粉嫩中透着一种成熟女人的韵味,皮肤雪白,眉目如画,一双大眼,眸子漆黑明亮,身形稍显丰满,殷玉龙见到叫了一声:“娘。”收起剑跑到了这个妇人面前,这中年妇人正是殷梨亭的妻子杨不悔,:“看你这一头的汗,快擦擦。”说完用手帕给儿子擦了擦,殷玉龙:“娘,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跟爹商量事情吗?”杨不悔:“我们已经商量完了,你爹现在叫你呢,你快去吧。”殷玉龙:“哦,娘,那我去了。”杨不悔:“去吧,别让你爹等急了。”说完看着儿子的背影,脸上浮现出慈爱关心的表情。

殷玉龙一路小跑的来到了正殿前,见父亲正坐在中间的正位之上,这时的殷梨亭两鬓已现斑白,脸上看起来也多了些沧桑稳重,殷玉龙当即停下整了整衣衫走了进去叫了一声:“爹,您叫我来有什么事啊?”

殷梨亭:“玉龙啊,来,先坐下。”殷玉龙走到左边靠近父亲的椅子上恭敬地坐下来准备听父亲说话。

殷梨亭:“为父收到许多江湖上传来的消息,近日一个名为天地门的组织活动十分猖獗,据说他们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如在他们规定的期限内不归顺于他们便会被灭门,江湖中人现在人人自危,像海沙派、巨鲸帮、五毒门、盐帮这一类的小帮派都相继被灭掉了,而崆峒和华山两派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袭击,丐帮更是有一个长老死在他们手上,他们如此疯狂的不断扩张拉拢自己的力量一定有大的阴谋,另外我怀疑当年我武当所遭的大劫也与他们有关,所以为父想让你下山一趟去查一查。”

殷玉龙:“爹,您是说这个天地门跟成昆有关系。”殷梨亭:“有这个可能,所以此次你下山一定要仔细调查,不管是与不是,都可以借此为武林除此大害。”殷玉龙:“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办好此事,如果真是成昆那奸贼,我一定替太师父和师伯们报仇。”殷梨亭:“好,路上要小心,江湖险恶不可冲动一意孤行,遇事要多听多看,不要过早下结论,绝不能自恃武功高强而去做有违侠义之事。”殷玉龙:“孩儿谨遵爹爹教诲。”

殷梨亭:“嗯,下去准备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上路。”殷玉龙站起来躬身道:“孩儿告退。”殷梨亭点了点头,殷玉龙转身走了出去。殷梨亭自从有了这个儿子之后本来是极为疼爱,有可能是这个孩子跟纪晓芙和杨不悔都有关系,更增进了一层莫名的爱,但是武当的一次意外劫难使他当上了掌门之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对待儿子自然显出了一种威严,武当未来都系于自己跟儿子身上,对儿子不

免要严格要求,期间就少了些真正的父与子的沟通,殷玉龙对这个掌门父亲跟多的是一种敬畏,因为有些话父亲可以说但掌门就不能说了,这个头衔使他少了些本该享受的天伦之乐。

殷玉龙回到房间看见母亲在自己房中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心中涌上一股暖流,因为与父亲关系的看似冷淡,殷玉龙跟母亲就显得更为亲近,生活上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以及除了武功之外母亲对自己的一些教导都让他觉得母亲更慈祥更爱自己,而杨不悔从小就跟着母亲漂泊又亲眼目睹自己母亲被人打死,心中深深的知道母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她失去了母亲知道没母亲的痛苦,所以从小就对殷玉龙疼爱有加,从不要求他什么,而母亲也就成为了殷玉龙躲避父亲惩罚的一个安全港湾。

这一晚母子二人直聊到深夜才休息,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从小没离开过自己一步,现在要行走江湖难免要多叮嘱几句,生怕出门在外没了自己的照顾会有什么事发生,而殷玉龙也是不断安慰母亲让她放心,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因为考虑儿子还要一早上路这才不再多说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殷玉龙换了一身书生打扮,仍是一身白色,手上拿了一把扇子,扇面绘了一幅山水图,背面题了一首李白的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背了一个包袱走出房门去跟爹娘辞行。而殷梨亭和杨不悔也已经早早起来,见到儿子前来一起走了出来陪着儿子向山下走去,一路上都是谆谆的叮嘱之言,很快到了山下,殷玉龙转过身来双膝跪倒,磕了三个头后站起身说道:“爹,娘,你们多保重,孩儿走了。”殷梨亭点了点头,:“去吧,记住为父的话,我等你的好消息。”杨不悔走到儿子面前,抚摸着儿子的脸说道:“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江湖不比家里,处处凶险,要懂得保护好自己。”殷玉龙:“孩儿知道了。”说完又向父母躬了一下身迈开大步向远走去。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杨不悔忍不住留下了泪,殷梨亭走过来搂住杨不悔说道:“放心吧,她长大了,我们回去吧。”二人携手缓缓往回走,杨不悔还不时的回头看看,眼中尽是不舍的神情。

再说殷玉龙,离开了武当山就像出笼的小鸟,脱了缰的野马,没有父亲的严厉管教,没有母亲的左右唠叨,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路上走走看看,尽览风景名胜,当真是流连忘返,似乎将下山的任务都抛到了脑后,山下的世界可比山上热闹多了,像他这样从出生到现在都生活在山上,每天的事情就是练武,这对一个天性喜玩的孩子来说当然是相当枯燥乏味了,虽然有时会跟师兄弟下山去办些事,但从没多作停留,也就没机会感受这山外的繁华。

这时机会来了怎么能放过,调查天地门也不影响看风景啊,不能辜负了我这一身的书生打扮啊,我也附庸风雅一次,做一回真正的书生。

这时明朝建立已经十多年了,朱元璋制定实施了诸多政策,废丞相设三司,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一时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心思定,一片欣欣向荣之象,而被元统治者禁止了近百年的科举考试如今又恢复了,众多饱学之士又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儒学之风又刮了起来,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书生打扮的人,殷玉龙以书生的身份行走江湖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对身份的掩饰,不易于引起他人注意有利于自己去寻找线索。

当天晚上殷玉龙找了一家客栈休息准备明天继续上路,他叫了些酒菜到自己的房中,边吃边想我应该从何查起呢?听父亲说丐帮死了一位长老,而丐帮弟子遍天下,消息最是灵通,我可先去丐帮瞧瞧,寻找一些天地门留下的蛛丝马迹,想好下一步的计划当即再没烦恼加之赶了一天的路,还有平时父亲管教很严,不让自己饮酒,这趟下山初次喝酒有些不胜酒力,几杯便有了点醉意,因此便躺下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