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来龙去脉太离奇,夜探王府晓机密

龙凤双侠 金谷文良 2020 字 3个月前

第十章来龙去脉太离奇,夜探王府晓机密

折腾了大半夜,玉龙与凤梧都感觉有些疲惫,回到客栈便各自回房间休息,但由于之前有人心怀不轨,二人休息时也都提高了警惕,商量好明天起来后再一起研究一下昨晚的事情以备下一步计划。

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送走了昨晚的月亮,迎来了今朝的第一缕阳光,殷玉龙起来后叫小二把饭菜送到自己房中又叫醒了凤梧,二人边吃边聊昨晚的事情,张凤梧:“玉龙哥哥,你说他们还会来吗?看昨天的形势,他们似乎对我们很了解,我们才刚进入长沙境内就被人盯上了,来者不善啊。”

殷玉龙:“你说得对,我们身处明处,早就被他们盯上了,因为我之前曾破坏过他们的行动,他们必定把我当成他们的眼中钉,他们在暗处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对我们动手,昨天胡乘风放过我们一方面是忌惮张师兄的武功,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的一次试探和警告,只要我们还活着他们就不会完全放心,张师兄毕竟不在中原,他们也不会太过在意,昨天我跟胡乘风比武,他的功夫很厉害,特别是他的轻功,能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别人身后,天地门中可算得上高手如林,实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要时刻提防了。”

张凤梧:“你分析得没错,可是我们也不能总躲着,那样他们会更嚣张,我们也必须让他们尝尝苦头,他们虽人多,可没我们灵活,我们可出其不意对付他们。”

殷玉龙:“凤梧妹妹,我越来越佩服你的聪明了,我自愧不如,所以我决定今晚就去潭王府,距离五月初五少林大会还有一个月时间了,我们也应该为除去武林这一大害做些事情。”

张凤梧:“好,至少我们要搞清楚他们的底细和目的,也算我们不虚此行,不过我有些不明白胡乘风说他是青翼蝠王的徒弟,可他为什么会给天地门的卖命呢?”

殷玉龙:“这点我也有些想不通,虽然说原来的明教现在已成为朱元璋的大明朝,原来明教的成员也走的走,死的死,所剩无几了,可也不应自甘堕落,为祸武林啊,我外公杨逍不也隐退武林了吗,这也没什么不好啊。”

张凤梧:“这只是你的想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几个人能抵得住诱惑呢?明教不存在了,可他为什么会不在了呢?朱元璋建了大明朝,可他又是如何成功的呢?明教的人走的走,死的死,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想的太简单了,你跟我爹一样总是把人想得太好,我娘说过我爹之所以不愿再做教主,一方面是一开始做教主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内心深处本就不愿做,另一方面是朱元璋设计陷害了我父亲,故意在我父亲面前演了一幕戏说明教中人对我父亲心存怀疑,要除掉我父亲,因为我娘的关系,我爹迟早会叛教,我爹心灰意冷不愿背负这种罪名,只好辞去教主之位交给了你外公,而我娘当时也想与我爹尽早离开就没去深究,也没劝阻我爹。”

殷玉龙:“照你的说法这一切都不是偶然,都是计划好的,因为你爹武功太高,靠武力打不过你爹,只好先将你爹用计逼走再逐个对付其他人,我外公当时是因为朱元璋在教中地位日益高涨,屡立战功,许多人都愿意服从于他,而明教一心对付元朝统治是要取而代之,而我外公身为江湖中人不愿参与这些政事,就与很多明教的元老人物隐退了,这样实际权力就全都在朱元璋控制之下了,这样说来朱元璋早有野心啊。”

张凤梧:“应该是这样,现在朱元璋都做了皇帝了,还不能证明他的野心吗?那么他是怎样对待明教元老的呢?”

殷玉龙:“许多明教中武艺较高的像我外公,韦蝠王和五散人等,其中我外公是归隐了,韦蝠王不知去向,五散人在对抗元朝和陈友谅的时候死的死走的走,现在也不知怎么样了,而明教教众此时都在跟随朱元璋征战,没有了那些江湖人物的左右,朱元璋就依靠明教的势力及他手下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几名谋士和大将的帮助下很快就取得了大胜,明朝建立后也算得上是四海升平,起码百姓都有了安居乐业的机会,不再受战争之苦,也算朱元璋做了个好皇帝,不过他为人却有点太多疑狠毒,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据传都是被他逼死的,刘伯温也怕被害才辞官远走的,现在他还建立了情报组织锦衣卫,时刻盯着文武百官,谁也不敢对他多说什么,否则一朝不慎就人头落地了,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才觉得朱元璋这个人不简单,真可谓深谋远虑,步步为营。”

张凤梧:“如此说来很多人对朱元璋的为人都心存怨恨,我们现在知道了也不算晚,分析清楚了这来龙去脉就不难猜测胡乘风投靠天地门的原因了,天地门肯定会广泛收罗被朱元璋迫害过的人,至于天地门收罗这些人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只有进一步调查分析才能知晓,起码他们对付各门派眼前的计划应该是控制武林,那与王府有什么勾结今晚探过王府应该就清楚了。”

殷玉龙:“没错,有野心的人什么事都干的出来,这过去的事看似离奇,实则早有预兆,如果天地门也想像朱元璋一样先控制武林势力再反抗朝廷那受苦的可就不仅是江湖了,朱元璋为人虽不怎么样,

可有他做皇帝,天下起码还是太平的,一旦推翻必将再陷入战乱,那将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赶往长沙潭王府。”

二人分析讨论了将近两个时辰,现在出发恐怕到达潭王府所在地时天已经黑了。果然,天刚刚黑他们二人也赶到了,许多店已关门了,他们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客栈,把饭叫到房中二人用过饭后休息了一会,便换上了夜行衣,殷玉龙:“凤梧妹妹,你一定要去吗?那里是王府,肯定戒备森严,如果他们真与天地门有关系,里面必定埋伏了许多高手,丐帮赵护法进去还没等听到什么就被发现了,可见里面的危险。”

张凤梧:“玉龙哥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不用担心我,没准到时候我还能给你出些主意呢。”殷玉龙:“好吧,到时候千万不可逞强,有什么危险的话你就赶紧先走,不用管我。”张凤梧:“嗯,没问题的,走吧。”二人把门反锁,从窗户跳了出去,一路施展轻功飞奔,不一会功夫来到了潭王府前,潭王府是朱元璋的第八子朱梓的府邸,是他非常宠爱的妃子阎氏所生,阎氏曾是陈友谅的妃子,后被朱元璋抓住强纳为妃,可当时阎氏已经怀孕,他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将来为陈友谅报仇,这一切朱元璋一无所知,当然殷玉龙更无从知晓,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达,差不多有二十岁了,因为母亲受宠,所以朱元璋封他在长沙为潭王。

潭王府共有四门,分别为端礼门、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专门都有充当仪仗护卫的仪卫司衙门,叫做司门口;右面建有藩城堤以保障王府免受湘江洪水的淹浸。现在的八角亭、走马楼、藩正街等地名,都在藩王府内,是潭王出巡、驻足的地方,他为了尽情享乐,在府内营建花园,园内堆有“紫金山”,开浚有万春池,后来民间俗称四方塘,这在当年都是粉白黛绿曼舞轻歌之所。殷玉龙飞上王府围墙,见到潭王府如此富丽堂皇,房屋林立,二人都不知该去哪间探听,要是一间一间找下去估计天都亮了,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张凤梧叫了一声殷玉龙:“玉龙哥哥,你看那是谁?”

殷玉龙顺着张凤梧手指的方向看去,说了一句:“胡乘风,跟着他。”两个人上了房,压低身子,高抬脚轻落步,一路跟着胡乘风进了王府中间最大的院子,这个院子守卫的人并不多,除了各个出口有两名士兵把守外,其他地方并没有人,只是每过一段时间会有巡逻的一队士兵从此经过,再看胡乘风来到了院子东侧的一间房子的门口,跟守门的士兵交谈了几句,其中一个士兵进去了一会,出来后胡乘风就进去了,殷玉龙和张凤梧赶紧来到这间房子的房顶上,掀开瓦片向里观看,只见胡乘风进来后见到书案后坐着的一个二十岁左右穿着华丽的年轻人后跪倒说道:“属下参见王爷。”

原来这个人就是八皇子潭王朱梓,看来他与天地门的确有勾结,王爷说道:“起来吧,胡总管,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胡乘风:“回王爷都已办妥了,太子奉皇命出巡,走的不是预定线路,他临时更改了,至于何时到达此地尚不清楚。”王爷:“不清楚也没关系,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动手,那样会连累我们,你查清楚他要途经的地方,盯着他寻找好除掉他的机会,何时动手我会通知你。”

殷玉龙听到这里不禁一阵寒噤,他们要谋杀太子,难道这八王爷想取而代之,这就是他勾结天地门的原因吗?胡乘风投靠他就是借此对付朱元璋吗?抬头看了看张凤梧,二人都像是即明白但又更糊涂了,只好接着听下去。胡乘风:“是,王爷,属下立刻吩咐下去。”

王爷朱梓:“江湖上有什么动静吗?上次破坏我们行动的那个小子怎么样了?”

胡乘风:“江湖上都传五月初五少林要召开英雄大会,商量对付天地门的事情,至于那个小子我去警告过他,跟他交了下手,此人武功不可小觑。”朱梓:“那你怎么没除掉他?”

胡乘风:“我当时却想过要除掉他,不过我仔细一想,除掉他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王爷您想一想。”

这时朱梓站了起来,背着手走着,面对墙上的画,听着胡乘风的分析,胡乘风接着说,:“王爷,那小子名叫殷玉龙,是武当掌门殷梨亭的独子,我们下一步还要收服武当,不可先招惹他们,倘若先杀了他,必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影响我们现在要办的事情,还有他身边多了个小丫头,居然是当年闻名江湖的张无忌的女儿,张无忌此人武功高强,当年江湖难逢敌手,他和殷玉龙同出一门,倘若我们杀了他们,张无忌必定不肯罢休,所以当时我只是警告了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消停一阵,我们势力庞大,凭他也掀不起什么浪来。”朱梓:“嗯,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胡乘风:“是,属下告退。”

胡乘风退了出去,殷玉龙正要起身,突然发现屋内的屏风后面走出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