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不着急便罢了,刘桂花和云哥儿还都依着他,见这架势,外头的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了。
其实还有个岳茗也很让大家心动。但他哥哥宁乘风放了话,要等他过了十六再让他自己挑选。
宁乘风这话十分嚣张,也不合规矩。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让小哥儿自己挑的,这像什么话?再说了,嫁得早的小哥儿十六都生娃了,岳茗却才开始挑人家,都成大龄剩哥儿啦!大家实在是不懂这家人都怎么想的。
不过宁乘风凶得很,他男人云哥儿又纵着他,大家敢怒不敢言,不仅不能露出不满,还得笑着应和他。
“正当如此啊,岳茗如此优秀,确实应该等他大了,让他自己选。”
“是啊,岳茗这样的小哥儿,又能赚钱,长得也好看,还愁找不着如意郎君吗?”
“是咱们考虑得不周到,打扰到茗哥儿了。”
……
云哥儿看着宁乘风面无表情地“口出狂言”,几个媒婆明显不赞同,却不得不强笑着附和他。宁乘风毫无所觉,还挺直了身板,似乎有些骄傲,以为自己说服了这些滑不溜秋的媒婆呢!
云哥儿笑得不行,茗宝可真是个活宝。
------
夏收之后宁成安又忙活了起来,成日里往县城跑,在家里难得见到他的影子。
宁成安既要管着药草地里的事儿,又要去县城张罗平菇生意,还打算再建个小厂子专门炮制药草,如今已经成了宁家最忙的人。他每次回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便又要往药草地跑,如此奔波下来,没多久便瘦了许多。
刘桂花和王英眼瞧着他日渐消瘦,都很心疼,纷纷劝他:银子是挣不完的,还是身体最重要。
云哥儿有些不赞同他哥哥的做法,也不忍心看他如此辛苦。
第61章 院试1
宁成安这人做生意力求稳妥,方方面面都想亲自照看着,就怕底下的人不妥帖,他这样做事方式很累的。
云哥儿其实也不太懂生意上的事儿,但宁家其他人更不懂。他二哥做得不妥的地方,也只有他能帮忙提点一下了。
云哥儿思量了几日,终于在某一日的晚上逮到了宁成安,跟他提了些建议。
宁成安是自己亲哥,也不是那度量小的人,云哥儿便有话直说了。
“二哥,你不要事事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你自己累,手下的人也得不到历练。这生意要想做大,人才必不可少,得有人跟你分担。前些日子给咱家送东西帮忙的那些人,都是知恩图报的,娘比较会看人,你可以跟她打听打听,选几个最为可靠的,带在身边好好培养。若是能带进去,你以后会轻松很多。”
宁成安之前也不是没想到要把事情全权丢给手下的人来做,但无论是平菇生意还是药草生意,都是他一点一点做大的,前头为了能将货卖出去,他不知赔了多少笑脸去找人自荐。
平菇生意刚开始铺到县城时,他和宁小河在县城和宁家村之间来回奔波,风餐露宿,就为了省一点儿时间,能让平菇已更新鲜的状态送到主顾手里。他自己每日省吃省穿,就想把银子省下来,打点酒楼的那些管事。
这生意能有今天不容易,宁成安生怕一个不慎,就满盘皆输,把前头的努力白费了,所以实在是放不下心,撇不开手。
不过乘风一向比他聪明有主意,平菇生意也是他建议自己做的,他既这么说一定是有道理的。这些日子让刘桂花和王英担忧,宁成安也很愧疚,既然乘风提了建议,便按他说的来做吧。
宁成安后头便跟刘桂花等人商量了一番,寻摸了几个人品可靠,又勤快的人。宁成安找他们谈了谈,问他们是否有意愿跟在他身边做事儿。
村里人赚钱的门路少,能跟着宁成安帮他做事儿,几乎可以说是小年轻们梦寐以求的好事儿了。
大家都不傻,最开始跟着宁成安一起做平菇生意的宁小河,如今家里已经盖起了大房子,媳妇儿也定下了,是隔壁吴家村最漂亮的小姑娘。宁小河现在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了。
最开始还有人说宁小河傻,放着大酒楼的小二哥不做,偏要去跟宁成安做那前途未仆的平菇生意,那生意八字都没一撇,哪里有做跑堂小二稳当呀,每日都是四十文呢!
如今大家却羡慕起宁小河来,都觉得这小子有头脑有魄力,做了正确的选择。
宁成安挑好人后又带着他们跟云哥儿见了一面,让云哥儿帮忙参谋一下,那几人各自都适合做点儿啥事。
云哥儿和那几人聊了聊,先问了他们想做什么,又把丑话都跟人说清楚了:若是不好好做事儿就会被换掉,让有能力,态度好的人顶上,千万别有侥幸心理,后头有的是人等着。
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云哥儿和宁成安商量了一下,便把几人的活计都安排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