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成安约莫辰时四刻起来的,他进去时宅子里十分安静,云哥儿夫夫还在房里酣睡,院子里只有云哥儿一人。
宁成安这次过来,最难过的当属云哥儿。
他二哥不仅给他带了半车平菇,几样蔬菜种子,还带了些干货。有木耳、梅干菜、干笋等等,山云小馆又能上些新菜色了。
云哥儿酒量还不错,尽管昨晚多喝了几杯,也没喝醉,今日一早起来又是个生龙活虎的小哥儿了。
他这会儿已经在翻前院的空地了。
“云哥儿,你怎么起来这么早?山云小馆不是巳时末才开门吗?”宁成安揉了把脸,睡眼惺忪地同他幺弟说话。
“虽是开门晚,但许多食材都得提前准备一下,过会儿许婆婆他们便要过来了,我得去给他们开门。”
自家的小弟弟如今也有了些当老板的样子。宁成安既为他骄傲,又心疼他一个哥儿,小小年纪,便要操劳这些事儿。
宁成安找了把锄头过来帮忙翻菜地。
“这里想种些什么菜?”
云哥儿捋了捋额角落下的头发,“种些大白菜和萝卜吧,二哥你是不知道!这府城的青菜卖得可贵了,咱们馆子里消耗得又快,我自己种一些也能省点儿成本。”
宁成安笑了笑,“种是可以种,但自己要量力而行,别把身子累坏了,为了省点儿菜钱不值当哈!”
云哥儿点了点头,“二哥,我知道的,你放心吧,宁乘风哥哥请了人帮我切菜烧火,我只需要炒炒菜,轻松了许多哩!”
山云小馆生意那么好,就他一个厨子,能轻松到哪里去?宁成安知道弟弟怕自己担心,也没再多说。
他见旁边菜地里的小米椒长得郁郁葱葱的,便对着云哥儿道:“这小米椒也是你种的?长得很不错啊!”
云哥儿哈哈笑了几声,“这是三哥种的,他可宝贝了,每日上学前下学后都要来看看,打理得很细致。三哥还说等攒够了小米椒,便教我做“火锅”,到时候山云小馆的食客们肯定会讨厌。”
他们说话这功夫,云哥儿也进去了。见这两人一早便在忙活那块菜地,云哥儿便想过去帮忙,却被宁成安笑着拦住了。
“这么小的菜地哪儿用得着三个人,你快去洗漱吧,我看岳茗快把早饭做好了,等你和茗哥儿收拾好,咱们就可以吃饭了。”
云哥儿听了这话便去洗漱了。
吃完早饭后,宁乘风和两个云哥儿又去山云小馆里了,岳茗也拿着绷子和针线匣子跟了过去。
云哥儿还想陪他二哥去外头转转,没想到宁成安还有事儿要忙活,没空闲逛,云哥儿便自己去书房里头温书了。
府城路途遥远,宁成安想着既然来了,不如多带些平菇和药草过来,在府城卖了也能赚些车马费。
如今快要入冬了,天气渐冷,平菇也卖不了多久了,趁这两月多卖点儿钱,过年时便能多给手底下的人发些节钱,让他们也能高难过兴地过个丰收年。
他提前托熟识的行商介绍了府城的商家,这次过来直接去找他们谈便好了,不用像当初那样,一家一家地去问人家收不收他的东西。
宁成安这次过来带了四个汉子,都在外头客栈里住着,宁成安与他们汇合后便带了些平菇和药草出去了。
他们去找的都是有意向购买的商家,那些管事儿的看过货物,与宁成安谈好价格,没什么问题的话这买卖便做成了。
一连三日都是这样的行程,他带来的两车平菇和一车药草很快便卖出去了。府城价钱高,宁成安卖得难过,还同两家铺子签了契据,过年前会再给他们送一次货过来。
三日后宁成安便启程回宁家村了。快到年底了,事情多,他没法在府城久留。
宁成安回去前,宁乘风拿了许多东西给他。
宁乘风给刘桂花和两位嫂嫂买了些搽脸的粉膏和带香味儿的肥皂,都是府城时兴的那种,给康康和萱萱买了些小玩具,还给宁老汉买了药酒。
宁成安有些意外,他那日随口提了一嘴宁老汉的腿疼,宁乘风当时没说什么,却默默记到心里去了。还在他走之前寻了药酒过来,托他带给宁老汉。
云哥儿说这药酒是宁乘风几经周折,费了些功夫才买到的。
宁乘风曾听燕行秋说过,他们府衙有个老捕头制的药酒特别好用,那些陈年旧伤导致的骨头疼痛,用这药酒擦了再按摩一会儿,效果立竿见影。
听说宁老汉是年轻时摔伤过腿,后头一直干活没好好养伤留下了旧疾,年纪大了后一到阴雨天,那腿便隐隐犯疼。宁乘风便特意请燕行秋帮他找那老捕头买了两瓶子药酒,说让宁成安拿回去给宁老汉试试,若是好用,他再去多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