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她们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闲聊。那几位贵妇人对着宁乘风好一顿夸,长公主嘴上谦虚了几句,面上却难掩自豪。
宁乘风并未久留,今日山云小馆第一日开张,他十分忙碌,只帮长公主她们点好中午的菜色,便下楼了。
包间外头都留了一名伙计,随时等候食客们的差遣。这还是跟八珍阁学的,同八珍阁不一样的是,山云小馆的“伙计”,不全是小伙子。
云哥儿建议雇一些女子、哥儿过来,专门招待女眷和夫郎们。宁乘风和云哥儿都觉得不错,于是采纳了这意见。所以现在长公主她们包间外头,还留了一名侍女。
长公主过来后没多久,顾行之和顾凭舟父子两也来了,他们分别邀了自己的下属和好友过来。将军府这一家三口,便占了三个包间。
除了宁乘风的家人,还有燕行秋、刘文锦、叶丛,以及云哥儿的几位同僚今日都过来捧场了。
虽然大楚允许官吏的家眷经商,但少有像云哥儿这样,让自家夫郎进去开酒楼的。这事儿在朝中还引起了一些纷争,但云哥儿一副浑不吝的样子,任人家怎么说他也不放在心上。靖元帝又两次给宁乘风赐赏,这让那些不赞同此事的臣子也不敢再有异议了。
云哥儿不仅不避讳自家小夫郎抛头露面开酒楼的事儿,还邀请了屯田司的几位同僚在开张这日过来吃饭。
他的顶头上司屯田司郎中殷子晋今日便过来了。
云哥儿带着殷子晋和他家人去了二楼。将他们安置好再下楼时,却凑巧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对话。
“丁侍读不是说不屑同我们探花郎为伍的吗?怎么今日还纡尊降贵,来他夫郎的酒楼里头吃饭了?”这声音听着满含嘲讽。
“呵,你前日还说那顾家小公子不像话,今日不也来了吗?”另一个声音嗤笑一声,反唇相讥道,“大家都是听到消息才过来的,谁也别瞧不起谁!”
“和气生财,两位大人莫要争执,免得让外头的人瞧了笑话。”这是有人在劝架了。
这包间外头的伙计见云哥儿一直停在这儿,欲要过来问话。云哥儿示意他噤声后,便径直下楼了。
今日来了这么多官吏,云哥儿原以为他们是听说靖元帝给宁乘风赐赏的事儿后,闻风而动过来的,现在看来还另有隐情。靖元帝赐赏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儿了,这些人却是前两日才改变主意过来的。
这两日似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啊,云哥儿有些不解。
他下楼后特意去问了问宁乘风,但宁乘风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不过未等他们疑惑多久,一个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的人,便出现在山云小馆了。
禄公公指着几位宫人抬着的那块牌匾,对着宁乘风道:“顾小公子,这是陛下亲自提了字,命老奴找人订做的牌匾。”
“陛下说了,‘既然这山云小馆有朕的一份,那朕便提个字给他们。’”禄公公笑眯眯地,“陛下今日事务繁忙,特意差使老奴给您将这块牌匾送来,还恩准老奴可以躲躲懒,品尝一下咱们山云小馆的饭菜。”
云哥儿夫夫闻言,先恭敬地谢了恩,又亲自带着禄公公上楼用饭。
禄公公对山云小馆的饭菜十分满意,临走前还给靖元帝打包了一些点心吃食回去。
禄公公一来,云哥儿便知道那些官吏是冲着谁来的了。他估摸着应当是靖元帝给山云小馆赐牌匾的事儿,提前走漏出去了。
皇帝亲自题字,宫里的内务主管大太监过来送牌匾,这可是独一份儿的“荣誉”。靖元帝从未给外头的商铺赐过牌匾,那些皇商都受过这等殊荣,山云小馆这下是“一炮而红”了。
宁乘风万万没想到,他们这间新铺子比原先湘江府城那间大了五六倍,竟然还是得让食客们等位。
禄公公走后,来山云小馆的人越来越多了,山云小馆很快就人满为患了。
长公主她们原想吃完饭再坐着说说闲话,为了给食客们腾位置,也不得不提早回来了。燕行舟他们也是如此,宁乘风和云哥儿的好友亲眷都未多留,用完午饭便走了。
还好山云小馆这次多请了三位厨子,并十来个帮厨,不然云哥儿他们着实应付不来。
即便后厨放了冰盆,但云哥儿和叶兰、孙泥他们还是忙出了一身汗。虽然忙碌个不停,但他们三人都十分难过。
山云小馆生意这么好,也是对他们厨艺的肯定。
这一日歇业后,云哥儿他们是既疲惫又满足。
晚上宁乘风和云哥儿商量后,决定再去请两位厨子。山云小馆不止一间灶房,云哥儿他们的帮厨都是信得过的人,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手艺会被人偷学过去。
他们预算充足,再找两位厨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林家那两万两银票,云哥儿让宁乘风自己收着,但是宁乘风还是放到山云小馆里头,充作公用了。后头牙行的掌事也派人送了一千两银子过来,给宁乘风赔罪。宁乘风转手便捐给京里的善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