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国丈被剥去国公爵位,削去官职,贬为庶民。司徒符因为罪恶深重,已经被押入天牢,准备择日处斩了。
曹国公府这个庞然大物倒下后,依附于他们的官员也被一一发落了。朝中因为此事可以说是大换血了,许多官位空了进去,许多人因此升了职。
这场风波过后,没被波及到的人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
将军府在此事中推波助澜,大家都不怎么意外。让人意外的是,司徒皇后与三位皇子,竟然没有一人进去为国丈说话。
怎么说国丈也是皇后的亲娘,皇子们避嫌也就算了,皇后竟然也眼睁睁地看着国公府被抄家,看着曹国公被贬为庶民。
司徒皇后在靖元帝面前是说得上话的,她这次置身事外,实在让人惊愕。
但无论众人怎么感叹,事情已成定局,也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了。
--
司徒家落败,最难过的要数宁乘风和云哥儿了。
宁乘风这次被冤枉后,心里也有些憋屈。他倒是想自己出去打司徒符一顿,逼他还自己清白,但云哥儿和长公主他们都不放心他出门。
因为这事儿,他又在宅子里被关了几日。
事情尘埃落定后,宁乘风和云哥儿第一时间便在山云小馆大摆筵席,答谢这次为宁乘风出力的伶人,还有食客们。
这些人多数都是女子、哥儿,也有小部分男人。其中那位组织此事的“有心人”,是一位官家小姐,还与宁乘风、云哥儿他们有些因缘。
这位小姐姓庄,家世门第并不高,只是京中一个小官的女儿。这位庄小姐几年前同家人去湘江府清水县探亲时,被一个贼人掳走了。后来几经波折才被救进去。
掳走她的不是旁人,正是“采花贼”一案的主犯任札。
湘江府城离京里甚远,这案子能这么快被朝廷知道,也是庄小姐他娘暗中出力的结果。
庄小姐被救进去时,无意听到了宁乘风以身做饵,诱捕任札的事儿。她大受触动,从那时起,便一直感念着宁乘风了。
后来她随家人回了京里,原以为没机会当面向宁乘风道谢了,没想到没过几年云哥儿和宁乘风也来京里了。
山云小馆开张后,宁乘风的名声便越来越响亮了。庄小姐很快也从旁人口中知道了,山云小馆的老板是将军府的小公子,但大家都习惯喊他岳老板,因为他之前的名字,叫“宁乘风。”
庄小姐又惊又喜,当日便来了山云小馆。
因为家人不许她再提起被掳走的事儿,庄小姐并未同宁乘风说起这事儿。她只是悄悄地支持宁乘风的生意,默默地关注宁乘风。
从她娘那里得知宁乘风被司徒符诬陷的事儿后,庄小姐十分着急。后来见山云小馆的伶人和食客们也为宁乘风不平,她便站了进去,出钱出力,组织大家一起想法子,帮助宁乘风。
虽然以宁乘风的身份,可能不用她们做什么,也不会有事,但她们都不愿意看到宁乘风这样的人被人污蔑。
好在她们这群“乌合之众”也不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的。她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了司徒符作恶的证据,还了宁乘风清白。
大家都十分欣喜。
无意之间种出的善因,都结了善果,云哥儿和宁乘风也很感动。
这些伶人、食客,后来许多都成了宁乘风夫夫的好友,庄小姐更是成了宁乘风手下的得力干将。
第144章 升官
八月。
京里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屯田司的红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这批红薯全都是要送去各地方做种薯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收获的过程中受了损伤,便不好保存了。所以收红薯前,云哥儿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仔细,不要伤了红薯表皮。
屯田司的官员们经过这近一年的学习和实操,也对地里那些事儿熟门熟路了,许多还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不必云哥儿多说,他们也清楚种子的重要性。
云哥儿看着他们日益黝黑的面庞,和渐渐粗糙的双手,心里十分欣慰,这才是他们屯田司官员应当有的样子嘛!
自己都不清楚地里那些事儿,怎么指导地方上的人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