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生之夺嫡 片马天空 2906 字 3个月前

“学生竭尽所能,一定不会辜负员外和先生的厚望。”慕容近竹大喜,脸上却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

当他下午,慕容近竹就由私塾的学生摇身一变,当上了授课的先生。

第12章 修葺茅屋

王彦军见慕容近竹又瘦又矮,昨天还是自己的小师弟,今天自己竟然要管他叫老师,很是不服气,见他上了讲台,便存心刁难道,“慕容老师,柳先生教的《千家诗》我全忘了,能不能现在教教我们。”

慕容近竹明白,这些学生年纪至少都比他大两三岁,今天他要不好好露一手,以后就更难服众了,于是微微一笑,“《千家诗》、《声律启蒙》还有《三字经》,随便你们说出书中的任何一句,我都可以闭着眼睛往下接。”

“去,吹牛皮不打草稿。《声律启蒙》柳先生才教了冬韵,你要真能背出来,以后我就服服帖帖的当你的学生。”王彦民冲他做了个鬼脸。

“大家听好了。”慕容近竹背着双手,学着柳先生的模样,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

大家逐字逐句的对着书本核实,果然是一个字都不差,这才相信他的确没有吹牛。

“背书其实再简单不过了,难的是要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并且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算是入了门。”慕容近竹摆出一副老学究的样子指点起大伙来。

王彦军见文的难不倒他,存心欺负他长得瘦小,又提出要跟他掰手腕比试力气。

慕容近竹却笑笑说,“君子不逞匹夫之勇。”一口回绝了他。

王彦军还不肯罢休,弟弟王彦民拉住他劝道,“大哥,刚才父亲和柳先生都交代了,要咱们一定要尊重这位小先生,把他惹急了,万一他告到父亲那里,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王彦军这才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彦军同学一定是想着将来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有这样的理想很不简单,咱们的确应该从小培养尚武精神。”慕容近竹并没有将王彦军一棍子打死。

王彦军听他表扬自己,尾巴顿时翘到了天上,拍拍胸脯说,“还是老师了解弟子。”

“这样吧,明天的课就改在室外好不好?”慕容近竹想起自家屋顶的茅草还没盖好,何不趁机让他们来帮忙。

“好好好。”小伙伴们立刻欢呼起来,柳先生在的时候,每天闷在学堂里不说,坐姿稍微不标准都有可能挨他的戒尺,现在竟然可以不用在房间里念书,别提有多开心了。

“明天大家带上独轮车、绳子和梯子等工具跟我上山去运茅草。”

众人一听所谓的室外学习,竟然是上山干劳动,一个个顿时又都泄了气。

“大伙别看不起劳动,应该从小养成悯农的习惯。”

第二天,慕容近竹带上十几个学生,将茅草运回家中,七脚八手的把屋顶盖上新的茅草。

这个破旧的老屋算是整饬一新,慕容近竹再也不用担心雨季的来临了。

孟颖姑回到家,见房顶突然变成新的,还以为走错门了。

听慕容近竹把情况说了一遍,她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竹儿,这事万一给王员外知道了,恐怕会责怪你的。”

“娘尽管放心好了,孩儿自有分寸。”慕容近竹老神在在答道。

果然,王员外听两个儿子说起修葺茅屋的事,立刻把慕容近竹叫到跟前,沉着脸问,“慕容近竹,我让你代替柳先生教书,你却带着学堂里的学生满世界乱跑,还去干那些不体面的力气活,成何体统!”

慕容近竹不慌不忙的回答,“我只是想让同学们从小懂得农事,长大之后,即便以后为朝廷为国效力,也会是一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好官。大烈开国之后,太祖皇帝曾在皇城内修建了观稼殿,要求大烈的继位之君都要在每年春耕的时候亲自下田劳作,这又是为什么呢?也正是重视农业,鼓励农桑的意思。”

王员外明明知道他就是想让学生为他整修茅屋,偏偏被他找了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心里虽然有气,也拿他没有办法。

第13章 阁老还乡

白天,慕容近竹在王员外家开堂授课,到了夜间,他也不敢闲着,每当母亲睡去之后,他就开始练习各种拳法和内功。

雅瑶镇上出了个神童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慕容近竹的故事被说书人搬到了舞台之上,传得越来越玄乎,最后连通州太守林若望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并派人到王员外家来探视过他。

这也正是慕容近竹想要的结果,他的名头越响,那些躲在暗处的势力就越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出手加害他的母亲。

掐指算来,离王阁老回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慕容近竹必须在他回到家乡之前,让自己的名字在他心中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