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路军最先与叛军接触,慕容大运接到前方大营的战报,立刻亲率轻骑抄了左路军的后路。
左路军的两万人马,在叛军的伏兵与慕容大运援军的合围之下,一触即溃,前方的败兵纷纷溃退,将后队人马也给堵住,一时兵败如山倒,互相踩踏,死伤了大半。
慕容大运故意放开一道口子,让败兵溃逃,顿时漫山遍野都是哭喊逃命的声音。
等骆钰杰率领的中路军与右路军汇合在一起,左路军的败兵已经到了眼前。
骆钰杰见势不妙,也顾不得贪功了,当即下令安营扎寨,可是溃兵源源不断的涌来,将队形都给冲散了,根本无法稳住阵脚。
骆钰杰大怒,挥剑斩了几个逃兵,大叫道,“谁敢再后退半步,这就是下场。”
将士们这才不敢随意逃窜,战战兢兢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这时,四面的山峰上忽然插满了红旗,战鼓阵阵,接着传来喊声,“你们已经包围了,投降者免死,否则曹力就是你们的下场。”
喊声在山间回荡,更加令人心惊胆战。
中路军与右路军的将士先是经历了曹力的先锋军惨败,紧接着又目睹了左路军的溃败,此时四下里喊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叛军。
前方又有败兵逃回,纷纷诉说叛军势大,起码有二十万人马,顿时军心摇动,有些士兵不顾将令,开始逃跑。
一人开始逃,便有更多的人跟着逃,骆钰杰挥剑乱刺,无奈人人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凭骆钰杰和几个亲兵的力量,根本无法挡住潮水般涌来的人群,反而被人潮挤得人仰马翻,不住往后退去。
这时,山峰上又有箭雨射来,虽然射程太远,到了跟前都没有什么力道,大都坠落在树林中,偶尔有射在身上的,也根本伤不到人,但对军心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那些手提鬼头刀压阵的亲兵终于被冲开一道口子,军士们纷纷向南逃去。
林间忽然又传来一阵呐喊声,火光闪动之处,滚落一大堆人头,很多将士认出了那些首级是自己熟悉的战友,这下一个个更是吓得心神俱裂,前队发疯的往后逃,将后队的队形全部冲乱。
骆钰杰见势不妙,也加入到了逃命的队伍中来,将士们一见主帅都开始逃命,更是个个争先恐后的逃命,这一下,五六万人马堵在狭窄的山道上,不等慕容大运上前追击,便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慕容大运站在高处,看见骆钰杰的大军已乱,手中令旗一展,大军开始发动追击,山谷中哭爹喊娘的声音传遍几十里。
骆钰杰由几十名亲兵护卫着,一路逃出五十多里路,听不到身后的喊杀声,这才停下,点算人马,身边只有不到五百人了。
等在原地不断的收拢败兵,最后跟随而来的也不过只有五千多名,骆钰杰大声哀叹道,“悔不该当初不听曹力的话,以至于落得今日之败。”
说着假惺惺的挥剑往脖子上抹去,左右的亲兵急忙将他的宝剑抢下。
骆钰杰哭道,“从帝都出发,带了七万人马,如今只剩下五千人,让我如何去见父皇!”
众将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整顿军马,吸取前面的教训,总还可以抵挡一阵的,如果就这样逃回帝都,只怕皇上追究下来,军法从事,比现在的下场还要惨。”
骆钰杰早已心寒胆战,哪有心思再战,“靠这些残兵败将,如何能与慕容大运对敌。大家还是各自逃命去吧。”
将士们见主帅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也都各自逃命去了。
第200章 封疆危日见才难
两天前骆钰杰还遣使报捷,眨眼间败报就传到了帝都,隆化帝一听讨逆大军全军覆没,跌足叹道,“众臣误我,孺子误国!”急令李德群传召众臣到文渊阁议事。
群臣接到谕旨,不敢怠慢,纷纷赶到文渊阁。
李德群将前方战报当众念了一遍。
平日里,众臣拉帮结派搞党争的时候,一个个都伶牙俐齿,想不到骆钰杰和曹力两人领军七万,竟然被慕容大运以不到一半的兵力杀得全军覆灭,此时都瞠目结舌,拿不出什么主意来。
丞相吴文瀚心里直打鼓,外孙骆钰杰遭此大败,他身为举荐人,怎么也脱不了干系,现在只有谨言慎行,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兵部尚书祝凯更是惶恐不安,作为主管军政的大臣,前方战事失利,隆化帝追究起来,他也难辞其咎,何况当时他跟随孟近竹,也力主由骆钰杰担任主帅,因此也不敢再做声了。
还是靖王骆钰昭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意率军迎战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