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关于乡试的疫情风波,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结束了。
由于归根到底是食物导致的腹泻,而不是疫病,凌恒的奏折差点没能到达皇上的案头。
能够让皇上看到,也是托了梁巡抚与凌恒这两个名字的福。
皇上看了一眼,冷哼了一声,将折子放到了一旁。
“这凌持之。”
怎么别人都是冲着好事去的,他非要自己给自己揽坏事。
但到底将折子交给下面人“谨慎办理”。
作为对于凌恒这封折子的回应,朝廷下令申饬了梁巡抚一番,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对于乡试考试的风波,或许是因为“虚惊一场”,又或许是因为人性健忘。在考完第二场时,周围人已经没有多少人谈论这件事了。
反倒是因为第一场的缘故,在考第二场时,考场环境改善了许多,考场里发的饭的质量也提高了。
非但给的水清可见底,发的餐食中也有一些烹饪得不错的肉类。
考生们苦中作乐,不由得感谢考官们的慷慨。
“若是这样,第三场我们自己就不用做饭了。”
考生的行李本来就重,更何况做一顿饭还要背上食材和锅碗瓢盆。
但话是这么说,真正到了第三场进场时,宁颂发现大家身上的行李半点儿没少。
“这不是以防万一嘛。”
宁颂的同窗们苦中作乐。
第二场的环境固然好,可谁又知道第三场好与不好。
没人敢去拼这个概率。
共同面对风险,考生们之间的关系融洽多了,就连之前互相看不顺眼的府学学子们,见了也肯互相说几句话。
一行人走过考院,到了入口的地方。
忽然,所有人都噤声了。
在往日空旷的地方,此时摆了一个摊子。摊子上摆放着的是热腾腾的烙饼,摊点上人们头顶上包着白布,有孩子胳膊上缠着白布。
“这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知道了原因。
原来,这些摆摊的人都是第一场丧命的学子的亲属。他们拿到了官府赔偿的一百两银子,互相商量着来摆这个小吃摊。
“我们家里人因为吃食而丧了命,也希望别的考生们不要因此而重蹈覆辙。”
听到这个,宁颂与同窗们都沉默了。
一种怅然的心绪又一次降临在了他们身上。
怀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宁颂在考场上看到了策论题目,心中仍然是疑问。
《大学》里说,读书人的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似眼前铺展了一条亮闪闪的金光大道,只要顺着这条道路,就能做到圣人所要求的那样。
可问题是,在大多数时候,读书人们在第一步、第二步时就摔倒了。
在一些规则面前,他们也是弱势群体。
宁颂一边答着题,一边将疑问埋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