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信得过谁

朱门风流 府天 1771 字 3个月前

宫官员时时刻刻念叨的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天子天下。

而朱~身体力行教导的却是无武不能成事,只有驾驭了武官,方才不惧于任何对皇权的挑战,方才能够震慑那些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的人。

因此,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导方式,朱瞻基这肩膀上的压力自然是非同小可。况且,父亲这东宫储君的位子虽说早在永乐二年就已经确定,这么多年来即使不说危若累卵,却也得时时刻刻提防来自汉王赵王乃至于皇帝的威胁。于是,神经老是绷得太紧的他便爱上了蟋蟀,最初是为了在那蟋蟀争斗中一舒心头郁闷,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今天气渐凉,蟋蟀渐渐都不喜活动,因此这桩解乏的勾当自然也没法实行,整天闷在东宫面对那些丁是丁卯卯的官员,他也实在没那个致,索常常去西苑散心。这天他带了几个太监刚刚从端本宫出了东华门,后头就传来了个叫唤声,回头一看便发现那是御马监少监海寿,后头还跟着几个锦衣卫,八个小太监一人抱着一个篓子。(更多新章节请到〕

“你昨天才刚刚出宫宣旨,今天看这架势又要到哪家府邸去?这原本都是司礼监的勾当,今倒都是常常派你,到时候司礼监太监的位子指不定就轮到你了。”

尽管心里想过,这种话海寿自然是万万不敢承认的,更不敢把朱瞻基这戏谑当真。此时他连忙陪笑道:“司礼监今只有陆公公一个人管着,他还得提督东厂,有些事情就忙不过来,所以皇上才会挑上了小的。殿下这话要是给别人听见可了不得,谁不知道那二十四衙门的头头脑脑都盯着那个位子,小的可没打算和人去争,能把御马监的事管就知足了。”

于,见朱瞻基然一笑,似乎确实只是在打趣自己,他这才松了口气:“至于今天的差事,其实因为江南又贡了蜜桔来,皇上刚刚已经让人赏了东宫和几位皇孙殿下,余下的除了分赐勋贵大臣的那些,这八篓是送去赵王府和安阳王府的。(手机浏览〕”

年前那场闹沸扬扬的造反逆案,别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而赵王朱高燧这个作俑者也是软禁至今。即便如此,逢年过节的赏赐仍是少不了这位亲王,此次赏赐蜜桔也没什么奇怪的,因此朱瞻基并没有在意。只是,他扬起马鞭正打算走,却不想海寿忽然上前抓住了他的缰绳,压低声又说了番话。

“殿下,有一件事小的得向您提个醒。今天皇上正好和大臣商议过北征,后来又叫了武侯和几位勋贵陪着去御苑骑马射箭,间中正说起是否让您随行的事。锦衣卫指挥佥事张盛赞殿下您文武双全,颇有皇上昔日之风,再加上司礼监陆公公也在旁边撺掇了几句,所以皇上已经决定到时候带您一块北征,而且已经人去知会内阁的几位大人,您可个备。(全部小说超速更新:〕”

这都是有处可查的实话,因此海寿丝毫不怕朱瞻基会认为自己挑拨离间。笑呵呵地行了礼,他便回身招招手,带着人匆匆走了。而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却是大出意料,他分明记得,就在之前去乾清宫请安的时候,朱棣还吩咐过让他在京师生辅佐朱高炽,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还有那个张,那个陆丰,他们究竟是安的什么心?

他究竟能信得过谁?

看到朱瞻基掉转马头,黄润立刻知趣地上前问道:“殿下,可是回端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