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听先生指教。”
“这大雍朝的天下是世家之天下,这些高门大户最看重什么名望。”
郢青遥:“难道以主公三代公卿的名望还不够?”
东方冉不客气道:“不够,在名望上,萧占有一个北宫将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比拟的优势。”
“什么优势?”
“皇帝。”东方冉道,
郢青遥心中微微一沉,此人果然眼光刁毒,主君也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派遣紫湄潜入宫中,控制皇帝。
“北宫将军实力再强还是大雍的臣子,陛下即便是个傀儡,也依旧是九州唯一的天子。皇帝在谁手中,谁就掌握了国祚正统。如果将来北宫将军与萧开战,名义上萧就是奉天子以讨不臣,都尉以为天下士人会站在哪一边?”
郢青遥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中别有意图:“看来东方先生已有奇谋。”
东方冉看了一眼那画轴,“我料萧和谢映之现在都不在大梁,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
郢青遥脸色一骇,“你要抢皇帝?”
东方冉笃定道:“久闻铁鹞卫是天下一等一的军队,不知是否名副其实?”
***
从桑野郡出发北上,走官道,五天就可以抵达大梁。
半年前,萧专门仿照秦直道,修了一条从大梁到江陵的高速公路,方便南北物资流通,利国利民,同时也算是假公济私了。
眼看已经到了正月初十,还有六天就要开朝会了。可谢映之却似乎一点都不急着回去,一路走一路领着他拜访襄州的士族名门,顺便游山玩水。有时候萧觉得他好像在遛狐狸,而且乐在其中。
经过大半年的屯田新政,沿途万顷良田,流民得以安家乐业,春耕即将开始。加上广原岭匪患已清,官道上往来商贾络绎不绝,一派繁荣的景象。
他们还顺道还拜访了居住在庸城的田夫人,康远郡的土豆侯爷,萧吃饱并打包了香喷喷的糕点,土豆侯爷还送给了他一座矿。
这几天下来,襄州从士族到民间,对萧的普遍印象从‘杀伐果决心狠手辣’,变成了‘长得漂亮,好说话,不挑食’。
他们在高门大户的轩堂里把酒言欢,侃侃而论天下大势,也会在平民百姓的宅院里,谈笑风生着日常琐事,柴米油盐。
萧是发现了,谢映之什么都懂,和谁都能谈得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兴致。
萧瞠目结舌地看着他一袭烟色青衫飘然进了下厨,颇有兴趣地帮着主人家生火煮饭。
“把桑木屑置于火中,火生得旺。”谢映之似颇有经验,一边随意挽起衣袖,往炉中添柴火。
萧不禁盯着那小臂看了一会儿,从腕骨到肘部,肌骨匀秀,线条优美,却又丝毫不显文弱,那是可控弦执剑的手。
谢映之见他眼睛一眨不眨,失笑道,“我少时曾随父兄隐于南山两年,春夏读书耕种,秋冬习剑狩猎。”
萧不由心中微微一凛。
他从不认为谢映之是什么弱不禁风的文人。他身上从来没有陈腐的书卷气,反倒有一种山林水泽间的气息,空灵通透,表里澄澈,率性潇洒。
沿途旅游之时,他指点农人耕作,萧就看出他熟谙农事,没想到他还亲自躬耕过。
除此以外,萧推测他应该精通骑射与剑术,只是这些在强大的玄法面前,没有用武之地罢了。所以才从来没见过他佩剑控弦。
萧不由脑补了一下,觉得实在和他谪仙的印象相去甚远,于是作罢,心道,这个人到底还有多少他不知道的?
晚饭就留在农家吃了便饭,屋主人叫做周大壮,本是流民,来到这襄州赶上了萧的屯田新政,终于在这乱世安居乐业。
周家有兄弟二人和年迈的老父母,弟弟周大武去当了兵,不在家。周大壮留在家里种地,照顾父母。
因为他力气大,又勤劳肯干,今年地里收获丰盛,除了缴纳的官粮,还多出了一百石的谷子。去县城里换了银钱,打了一对金镯子做订婚礼,开了年后娶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