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殿内,桓帝面色面色晦暗:“朕从未下达任何旨意,让你诛杀北宫皓。”
“阿季,你还想加一条假传圣旨之罪吗?”
魏反问:“月前陛下可曾下诏书申斥过北宫达?”
这道诏书天下皆知,桓帝当然不会否认。
他不耐烦道:“北宫达遣铁鹞卫屠仙弈阁,致士人死伤无数,海内震动,故而朕下诏斥之。”
魏道:“北宫达自恃拥兵百万,挟持君上,屠杀士人,皇兄不以其忤逆,宽宏大量,仅下诏以申斥,然北宫达却不思悔改,枉顾天恩,反倒借此机会,遣北宫皓以南下请罪之名,行谋夺疆土之实。又以庞岱出兵雍北,妄图南北呼应,夹击雍襄,危及京畿,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此天下士人所共见也!”
他声音清越,字字明晰,殿外正站立等候的众臣皆听得频频点头。连盛京系的官员们都觉得北宫达欺人太甚。毕竟仙弈阁血案中,盛京系折损过半,乃至于一蹶不振,现今处处受中书台打压。
士人被屠,骇人听闻,最后只一道诏书就过去了,别说是盛京系,雍襄世族们心里谁不憋着一口气。
“陛下曾教导臣弟‘为君者外不能据蛮夷于国门,内不能宾服诸侯。如何为天下士人之楷模,为万兆黎民之君父’。”
桓帝一愣:“等等,朕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彩!”殿外候着的涵清堂主廖原抚掌赞喝道。
魏反应极快,立即顺势朗声道:“陛下英明。”
殿外众人闻言,跟着齐声道。“陛下英明!”
桓帝:“行罢,朕好像是说过这话……”
魏又道:“陛下日理万机,当然无暇顾及平时对臣弟的只言片语,一时忘了也是正常。”
桓帝顺梯往下爬:“对,是朕一时忘了。”
“但陛下所说,字字句句,臣弟皆谨记在心。”
这话说得中听,桓帝还未来得及假模假式地自谦几句,就听魏紧接着又道:“当年秋狩,皇兄也曾说过,北宫皓倨傲无礼,屡犯天颜,若再不惩处,则皇家天威何在?”
桓帝大惊:“朕何时说过这话?”
魏静静道:“陛下大概也是记不清了,但臣弟都记得。”
桓帝这才猛然反应过来,被套路了!
但既然刚才他亲口承认了,他说过的话,自己会有‘日理万机’记不清之时。那么到底他曾经有没有流露出杀北宫皓的意思,时隔日久,这就说不清了。
君无戏言,皇帝出口即是口谕。
但魏可是‘字字句句,谨记在心’的。
魏西陵和卫宛相视了一眼,明白了。
北宫皓的死事关系甚大,魏不过是个未加冠的皇子,以他的身份担不住。幕后必有主使者。
所以魏今晚当着皇帝,当着殿外的诸位臣工,先陈述北宫达忤逆不臣,轻慢皇室,屠杀士人,谋夺疆土之罪行,然后套了皇帝的话,使桓帝成为这幕后的主使。
如果有皇帝口谕,那么此事就是臣子犯上,君要臣死。
北宫达虽然愤怒,但于法理上有亏在先。他就更没有发兵的理由了。幽燕世族是不会支持他犯上作乱的。
但是这样明摆着坑了皇帝一把,对于这位心胸狭隘的陛下来说,必耿耿于怀。不知道会用怎样阴毒的手段来报复。
果然,桓帝阴恻恻道:“阿季,朕知道你是误杀北宫皓,但他毕竟是北宫达的世子,如今北宫达势大,朕若对你毫无处置,恐怕此事难以平息。”
“陛下,晋王乃玄门弟子,我作为师长,亦有疏于管教之责。”卫宛道。
魏一诧,他没想到卫宛会出面维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