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北宫达皱起眉,示意他说下去。

江浔道:“作为京兆尹,在下平日办案不少,我勘察过平壶谷一带,平壶谷并无刀兵,说明世子并未在此处遇袭,而是金蝉脱壳前往襄州,袭取黄龙城了。”

这茬又被江浔提起,北宫达有点挂不住面子,尴尬道:“我让他南下京城向陛下请罪,是他自作主张袭取襄州。”

江浔道:“明公,我有一个疑点,我听说是马孚将军率军护送世子南下,马将军乃是俞先生举荐,与俞先生素来交情深厚?”

北宫达道:“他以前犯了军法,是俞先生替他求情,后来又举荐他。”

江浔道:“我还听闻,当年鹿鸣山秋狩,世子被削发后,俞先生几番谏言,劝明公改立三公子北宫敏为世子,所以世子和俞先生素有嫌隙。”

北宫达眉心跳了跳,不悦道:“你暗示什么?”

江浔道:“俞先生和世子有嫌隙,那么与俞先生交厚的马将军为何会率军帮助世子南下夺取黄龙城建立功业?倘若世子夺下襄州,立此大功,俞先生想再劝明公改立三公子,怕是不可能了吧?”

说到这里,他静静看向北宫达:“所以最后,世子身死黄龙城……”

北宫达满面阴霾,目露凶光,“你说是俞暗算的皓儿?”

江浔从容道:“俗话说,利大者疑。敢问明公,世子之死于谁大利?”

“世子若死,除了激怒明公出兵外,于萧将军何利?但若世子一死,对支持三公子的俞先生却是大利。”

“况且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天大雨滂沱,昏天黑地,究竟又是谁杀的世子?”

这一连番发问让北宫达脸色铁青,沉默不语。

其实他不是不怀疑,但是被人点破,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北宫皓死于敌手,也算战死沙场,但若死于自己人的阴谋算计,就如同心上扎了根毒刺。

北宫达阴声道:“但魏已经承认他杀了皓儿。”

江浔道:“铁鹞卫应该另有密报吧?”

这又说中了北宫达内心的疑点。

其实徐放报告的是,他到的时候,只见北宫皓周边的护卫都死了,北宫皓也死了,魏手中有剑,但是没看到魏杀人。而且后来仵作勘察检验,北宫皓除了颈部的剑伤,下颌还有一道羽箭造成的穿透伤。这使得北宫皓的死因扑朔迷离。

江浔道:“左袭将军真的就是去襄州助战吗?”

北宫达眼睛微微一眯。

其实北宫达收到马孚私自率军随北宫皓夺取襄州的消息时,他就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所以他立即派左袭率军南下助战,虽是助战,也是怀疑马孚的动机。

只是最后左袭军被阻在了凉州数日,没及时赶到。

“俞,他怎么敢!”终于,北宫达的手重重锤在案上。

江浔道:“明公息怒,以在下愚见,俞先生虽然害死了世子,但其所作所为却和三公子无关。明公若顺势为之,也是未尝不可的。”

这句‘顺势而为’说到了北宫达心坎里,北宫达不由正眼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这话说得通透,却又点到即止。

北宫达自从秋狩之后,早就有了换世子的打算,之所以迟迟不换,是怕废长立幼,日后有兄弟阋墙之祸。如今俞虽害死了北宫皓,另一方面却也使得他能名正言顺地立北宫敏为接班人。

正如江浔所说,害死北宫皓是俞所为,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北宫敏上位,但根本原因却是俞自己的政治投机,与北宫敏无关。如果顺势而为,立北宫敏为世子,倒是成全了北宫达多年踌躇不前的心愿。江浔挑明了这一层,使得北宫达心中一时敞亮。

江浔见北宫达脸色有松动,目光辗转不定,继续道:“如今世子之位空悬,会引得幽燕士人各方猜测明公心意。所以明公当早立世子,安定人心,至于俞,明公等到一切平息后自行处置即可。”

倘若北宫达再立世子,势必引起幽燕集团内部谋士武将们换血站队,就人人无心再南下征战了。

而另一边,这一番话正说到北宫达心底,北宫达胸中豁然开朗,他认真地看着江浔,叹道:“先生实属大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

江浔闻言心中暗道不妙,这句话一说,北宫达怕是生出扣留他之心了既然不能用,就不让你回去让他人所用。

果然,北宫达又疑道:“江先生为萧办事,为何还要为我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