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软肋

文艺生活 薪越 1454 字 3个月前

冯小刚站在一旁,看着程晓东拍武戏。

和李桉不同,冯小刚没有插手武戏的意思,他觉得专业的东西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完成,他说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剩下的工作交给程晓东。

只有和他想法不同的时候,他才和程晓东进行沟通。

换句话说,冯小刚对剧组的掌控欲望不强。

他知道自个不是科班出身,不属于全能型人才,他愿意用合作的态度拍片子,只要提出的意见合适,他就能接受。

可以说他谦虚忍让,也可以说是有自知之明。

当然,他这种态度是对那些真正有本事,能让他心服的人。

他和姜文讨论剧本,让程晓东掌控武戏,甚至把剪辑的权利交给剪辑师。

这种放权正是冯小刚的高明之处。

我可能没你们有学问,懂得多,艺术感强,可我能把你们组合到一块儿,拍出一部让观众觉得还不错的片子。

《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奖,冯小刚的心头火热,同时压力倍增。

他不掩饰自己对于名利的渴望,想在这个行业获得成功,受人尊重。

为此他拍贺岁片,加入导演协会,积极参加电影行业的各种活动,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一步步的向前。

奖项是冯小刚的软肋。

他被定义为贺岁片导演,在国外电影节拿个奖还被嘲讽为乡镇奖。

媒体把他称为大导演,是说电影票房,而不是指他的艺术成就,这一点恰恰是国内演艺圈最为看重的。

张艺谋正是因为拿了很多奖,才在演艺圈混得开。

如果《英雄》也能拿到奥斯卡……

冯小刚不止一次的冒出这个念头,其实,不光是他,《卧虎藏龙》的成功让很多人都有了想法,这很正常。

要是真的不想那才不正常。

林子轩和冯小刚分析过,《英雄》拿到奥斯卡的几率很小,奥斯卡不可能连续把最佳外语片奖颁给华语片,还是同一类型的武侠片。

《卧虎藏龙》的获奖恰恰说明未来几年内华语片获奖的难度大增。